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苏轼以浪漫主义情怀,吟唱了这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优美诗句,笔峰明快豪放。他自问自答意境深远优美独特。最后落笔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望。中秋佳节,当然千家万户,万户千家都希望过一个美好的团圆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是多么的向往美好啊!这首诗写进了每家每户,渗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毋庸置疑是压唐的千古绝唱。当然就出现了"余词尽废"之言。谢谢!欢迎留言评论!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谢谢。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第一词?

我认为在以中秋佳节为题材的诗词中,苏轼的这首词,前无古人。首先来看他的上半片,是以景入情,循序渐进,把读者的目光引入到词画中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秋的明月来的非常珍贵,月圆之时可以让人情趣盎然,心为之开朗起来。由此联想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情感引发出来了,那就是把酒问青天,如今到底是何年何月呢?一个假设性的自问。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了苏轼此刻的心情已到达高潮之处,写作手法上比喻,夸张,哲理据在,让人心情为之一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到此处才是词的中心点,也是全词最精华之处。现实的,借喻的,理性的,祝愿的全都集会于此。对亲人的思念,事物上的无奈,时间和空间上无法把握,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轼不愧为千古奇才,【水调歌头】是写中秋思念的佳作,历来的诗词大家都甘拜下风。特别是他那一首【赤壁怀古】更是千古绝唱,让人流连忘返。

苏轼的【水调歌头】韵律讲究,意境深远,用词华美,是宋词中的佼佼者。也令无数文人墨客望而兴叹,自愧不如。

从唐诗到宋词写中秋佳节的作品,如海之浪花,淘尽英雄。但是能与苏轼【水调歌头】相媲美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

艺术成就上苏轼的【水调歌头】达到巅峰之作,这也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什么是中秋词作代表唯一原因。

千古奇才,千古绝唱,千古苏轼。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下周就是中秋节了,写这样的问答正当时。为了便于对照理解,现将此词照录于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能被评为中秋词第一,是因为这首词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没有其他可比的中秋词。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满最美好,故古人多有赞美中秋月的诗文。如白居易的《效陶潜体》之七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中有“一年明月今宵多”之语;柳宗元《钴鉧潭记》中也说钴鉧潭之美景“尤以中秋观月为宜”。但其中最著名的词作,必当属数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该词原序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即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当时苏轼在政治上正处于因反对新法而受排挤打击的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感情深厚,但自从他主动请求放外任至此,已有六年未见子由了。他从杭州调到密州,本以为能和在济南的弟弟子由时时相聚,但现在到密州已有三年,仍未相见,这更增加了他的伤感,但他并没有陷于消极悲观。这首词表现了他由超尘思想而转入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角度落笔,写人望月。由问天入手,继写幻想乘风上天,最后归结为担心天上寒冷难以承受。由此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它,但又难以与之决裂的矛盾心理。而最后的“何似在人间”,则表明作者选定的仍是目前的现实。下片从怀念对方的角度落笔,写月照人。作者把“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现象,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沟通起来,从而领悟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全词涂上一层亮色。只要人长在,情长在,能共赏这一轮明月也就足够了。这使人们在聊以慰藉之后增添了一种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总而言之,词的上片虽有“不能归去”之苦,却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片虽有“长向别时圆”之恨,却以“千里共婵娟”自勉,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超脱、乐观开朗的个性。

这首词以高度的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以及设法摆脱这种境遇的旷达胸怀。作者用丰富的想象与虚实结合的手法超越时空界限,脚踏人间泥,却神驰月宫,忽而人间,忽而仙界,任意驰骋。作者有意连用“仙典”,引用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更增加了全词飘飘欲仙的情韵。这首词把情、景、理三者高度融合在一起,而以抒情为主,景与理都服务于情。如“人有悲欢离合”一句,本是议论,但融化于全词之中不但不觉得生硬,反而让人感到入情入理。

此词以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千百年来被公认为中秋词之绝唱。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说虽然略嫌绝对,但充分肯定此词的成就和影响,则是人们的共识。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每读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胸中总涌动着一股飘逸,洒脱,俊逸,豪迈之气。难怪,人们称东坡为坡仙。这首词意境清新,风格奔放,构思奇特,手法高超,为东坡的压卷之作。胡仔评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原词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片问月传疑惑:写词人把酒问天,营造了虚无缥缈的月宫仙境,引发意欲升天,又有忧虑的奇特想象,富有浪漫色彩。全词首句,发端突兀,如空谷传响,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唐代典籍中有记载。中秋时节,仰头看月,不禁想乘风去月宫,但又怕月宫中太严寒。

正如刘石老师所说,这虽是一篇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作品,但绝不是一篇容易理解的作品。其中,起舞弄清影,多数人理解为,是词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实际上,应该是嫦娥在月宫中,寂寞的舞动着身影。为什么这么说?你看,此前的引子已经告诉我们,欢饮达旦,那是热闹场面,苏轼当时是密州知州,宋朝官场有节日聚会欢宴的习俗,怎么可能一个人在哪里凄清地跳着舞,那不太搞笑了吗?如果真像教课书中说的,我这个潇洒的单身狗,在这里跳舞,多自在,天上怎么比得了。那是兼怀子由吗?与下面的哀怨不和谐。如果是嫦娥在哪里寂寞长舞,就容易理解的多了,你为何要偷吃灵丹,去凄冷的月宫,还不如在人家呢?

下片怨月表哲理:写词人慨叹人生好事难全,自我排遣后,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月已西斜,转过朱红色楼阁,洒落在矮矮的门窗上,照得有心事的人彻夜难眠。月亮啊!你应该没有什么怨恨吧!词人把月亮当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了,为何偏在我骨肉分离的时候,那么圆?就这一句话,成就了一幅绝妙佳对:北宋时,有人出一上联,乃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无人能对下句,石曼卿知道后,随口吟道,月如无恨月长圆。

人生好事古难全,道尽人生至理。人生总是要经历坎坷的,《易经》也说,无平不陂,没有一味地平坦大道,总是要有曲折。一位诗人也说过,幸福只有短短一瞬,痛苦却长长一生,只要我们看的开,就能拨开云雾见晴天。

最后两句,也已经成为表达对亲人祝愿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了南朝谢庄的诗句,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这首词情绪复杂,而艺术高超,词中交织着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既想建立功业,又与官场不合,既想在京城,又请求外放,一时难以自持。词中包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短暂与永恒的思考,有对人生的迷茫,对亲人分离的郁闷,有自我排遣的旷达,更有对亲人祝愿的豪迈,不愧为千古中秋第一词。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题主说到《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是出自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中:“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出处是寻着了,可是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容寒柏陇臥子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和了解细细说来,看能不能尽力完整的回答题主的问题和各位看官的疑问。

【一】此词的由来和背景

这首词苏东坡创作于丙辰中秋(就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太守(现在的山东诸城)。

当时的苏轼与弟弟子由己经六、七年没见过面了,在中秋赏月夜思念其弟苏辙写下此词。咱们也欣赏一下,全词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此词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十分明显。因为苏轼在政治处境上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又遇上中秋佳节,不由产生抑郁惆怅之感。

❶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是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两句脱化而来的。接下来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看好像是赞美月夜,但也有不知道当今朝廷上情况怎样的含意。

还有后面几句,从“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也是指的政治遭遇。又想回到朝廷去,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后来自己又觉得做个地方宫也挺好,只要奋发图强,做一方地方官同样也能为国家出力。想通了后,他仰望明月,不禁跳起舞来,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❷词的上半部分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半部分主要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好。苏轼抛开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向北来到山东,原就是为兄弟之情。但是到了山东密州后,仍然不能与弟苏辙时常会面。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半部分的主要抒情内容。

下片开头的“转朱阁——照无眠”,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了。后面的“不应有恨——此事古难全”,表达了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离分别的情况下共资中秋美好的月色。

最后一句,再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回归到积极乐观。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三】此词蕴含的意义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

当自己心中没有欲念的时候,就是在圣域、在清境里。但凡欲念一起,清境、圣域便通通不见了。

同时,这也是儒家“无入不自得”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让人心安理得。这也是我们阅读此词时,应该明白和获得的哲理。

【四】另注:

在《水浒传》的“血溅鸳鸯楼”一回中,也曾写到八月十五妓女唱到这首词,可见当时传唱之广盛。历代读者选阅苏轼的诗词文章时,也总是选到这一首的居多。

著名歌手王菲,也曾唱过此词为歌词内容的歌曲,让苏轼的这首词更是广为年轻人所知。

以上,就是寒柏陇卧子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薄识。如果各位还满意的话,请<关注>寒柏陇卧子。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文玩收藏、邮票知识、诗词对联、谜语谚语等方面,大家关注后可以看到我的其它文章、微头条与问答。
糖糖糖糖糖糖糖炒栗子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