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会心软放过徐达的后人?

朱元璋为何会心软放过徐达的后人?

在杀人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从不存在心软一说;放过徐达后人,只因徐达的忠心足以让朱元璋安心而已!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留下的评价更多的是杀尽开国功臣,不管是跟随他打天下的宿将,亦或是一同起义的同乡,在大明建立后,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杀掉,严重者还有的被族诛,这其中包括李善长、蓝玉、胡惟庸等等,但有一位,不仅得以善终,并且福荫后代,朱元璋都没有对塔以及他的后人进行诛杀。

这个人就是大明开国功勋,魏国公徐达!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徐达的故事,比较多的就是徐达是死于朱元璋赐蒸鹅一说,但根据史料考究,徐达是死于疾病,并非是朱元璋赐死,并且,徐达的后人,包括儿子和闺女,也都在建文帝时代和朱棣时代,身居高位,因此,足以说明,朱元璋确实对徐达一家给与了不一样的宽容和恩赐。

那么。徐达何德何能,让朱元璋能够另眼相看,躲过了明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呢?

1、徐达与朱元璋是同村,自小的感情颇深

徐达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说白了,就是一个土里抛食的农家汉子,元末的天下动荡,在最开始,与徐达的关系并不是很大,直到末日,儿时的玩伴朱元璋前来邀请。

朱元璋在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后,逐渐实力壮大,于是就萌发出打造自己的嫡系团队的想法,于是,在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乡召兵,22岁的徐达欣然前往,一来招兵的是自己的儿时玩伴,二来当兵毕竟比自己在家重地好得多。

在加入起义军后,徐达在军中颇为勇敢,身先士卒,在滁州一战中,冲锋陷阵,深得朱元璋看中,在随后的几场战役中,徐达愈发有勇有谋,逐渐进入了朱元璋的核心团队。

在整个明朝建立的过程中,徐达无论是在东征张士诚,还是北伐元朝,以及后来的收复燕云十四州,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数场的关键战役中,徐达表现得沉稳冷静,并且不居功自傲,深得朱元璋的欢心,因此,朱元璋对徐达啊,向来是关爱有加。

2、识时务的开国功勋

徐达作为大明的开国功勋,但从来没有再朱元璋面前表示出任何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是徐达能够善终的原因之一。

相传,某次朱元璋召见徐达下棋,徐达的棋艺还是比较高超的,但每次朱元璋召见都故意输给他,这次朱元璋命令他必须赢,徐达无奈之下,最终赢了朱元璋,但最后棋盘上剩余的棋子,却走出了一个“万岁”的字样。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徐达的识时务,在他看来,面前这个曾经的儿时玩伴,已经是九五之尊,不应该抱着儿时的那种感情来衡量今日的反应,因此,他深刻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角色,所以,在必要时候,就要表现出来这种恭谦。

大明初期,很多被杀的官员,尤其是淮西一派,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他们面前的这个曾经的玩伴,已经非同日而语,还在肆无忌惮,却不知道,已经反了朱元璋的忌讳,才被逐一清理掉的。

徐达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在必要的时候,以示忠诚,最终换来的,就是自己和后世的荣华富贵。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但都无一例外的证明徐达确实是对朱元璋忠心耿耿,不然也不会在数次重要的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

只能说,徐达确实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那么,徐达的子女们结局又如何呢?

根据史料记载,徐达共有四子四女,这其中,除了三子徐增幅早卒之外,其他几个均有不同程度的成就。

长子徐辉祖,在徐达死后,承袭魏国公爵位,但因为在靖难中反对朱棣,本应有罪,但朱棣念其是他的大舅哥,故而将其削爵及禁锢家中,直到永乐五年,方才逝世。

次子徐膺绪,史料中对其并未太多记载,但其世袭指挥使,在靖难期间也没有受到牵连,永乐十四年(1416年)逝世,属于自然死亡。

四子徐增寿,这是一个比较悲催的人物,在靖难期间,因为公开支持朱棣,被建文帝所记恨,最终在靖难胜利前夕,朱允炆将其斩杀,朱棣登基后,为表封赏,对其后代批示世袭定国公。

徐达长女,就是我们熟悉的徐皇后,明成祖朱棣的发妻,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被朱元璋指婚与朱棣,在经历了靖难之役后,成为了一国之母。

次女徐妙青,在十七岁时,被朱元璋封为代王朱桂的妃子。

三女徐妙锦,这个是个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的人物,据传朱棣十分爱恋这个小姨子,但徐妙锦却不为所动,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尼来躲避来自帝王的热爱。

四女并无史料,但根据推测,应该是安王朱楹妃子。

通过以上徐达子女的记载,可以看出均得到了善终,并没有因为明初的政治牵连造成后世子女们的悲惨遭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朱元璋对徐达还是蛮不错的,至少没有诛杀本人以及祸及家人。

徐达作为明初的开国元勋,在明初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能后得以善终和福荫子孙,首先是其对朱元璋的忠心不二;其次就是他能够审时度势;其三就是能够低调行事,不出风头,所以,才能让徐家能够传承。

朱元璋为何会心软放过徐达的后人?

众所周知,朱元璋本为布衣,在40岁称帝,登基以后,都这样传,朱元璋几乎杀尽了大明的开国功臣,唯独徐达的子孙。

仔细看看,

徐达(蒸鹅之说经不起推敲)

常遇春

李文忠(病死迁怒医生,封建时代很正常,不能说明被杀)。

刘伯温(哪有慢性毒药使人吃后,跋涉数千里回家,病痛半年而死,刘基是自然死亡)

沐英

邓愈

汤和

其实,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大多是正常死亡,而朱元璋杀的都是那些贪官污吏,膨胀之人。

在《明史 徐达传》中有“洪武诸功臣,惟达子孙有二公,分居两京 ”也就是说,在协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中,只有徐达的子孙承袭魏国公和定国公。其他的功臣,大抵都是被朱元璋杀的杀了、贬的贬了。其后人,当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因此,有人说,朱明王朝恩泽徐达子孙,盖因徐达之忠也。

其实,明朝第一代开国武将与朱皇帝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而徐达本身根朱皇帝是同村的。也就是说,没有显赫的背景,无需防备。对于徐达而言,对朱元璋也是知根知底,要叛乱也不需要建国之后。再简单一点,徐达不是当皇帝的料,这一点朱皇帝是知道的,所以徐达以及其子孙安全很多。

徐达和朱元璋都是濠州的,徐达本人宽厚善良,精通兵法,屡战屡胜,是明朝开国的大功臣。而且徐达为人低调、谦逊,不居功自傲,忠心侍主。

朱元璋对徐达也很信任,两个人关系不错,

朱元璋曾评价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然而,徐达依然是莫名地去世了。明史记载相当简单:“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民间有朱元璋赐徐达烧鹅的说法。这一点,似可信,但无依据。

  徐达背生毒苍是事实,朱元璋赐死之意,却是后人想像的。徐达英年早逝,后人当然是要浮想联翩的。以朱元璋的无赖为人,这是不奇怪的。徐达去世,朱元璋甚为悲痛,明史说:“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以徐达之功,大明王朝当然要厚待徐达之后的。徐达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辉祖、添福、膺绪、增寿。其女也分别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长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两位封侯晋公之子,却根本没有好下场。这两个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 “靖难之乱 ”。一个因忠诚而被囚致死,一个则因亲情而被杀。

最后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小儿子徐增寿官至左都督,也卷入 “靖难之乱 ”,两个人因此死亡,他的次子徐添福也早早夭折。仅有三子徐膺绪曾授尚宝司卿、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等职,得以善终。

朱元璋为何会心软放过徐达的后人?

不邀自来:

我们现代人对于明朝的了解,是基于清朝修史后的《明史》,清满人,作为外来侵略者而言,他们不同于元朝忽必烈的统治。元朝蒙古皇族的统治是通过绝对的力量上来统治,对于文化方面没有压制性的修改,这也导致了以侵略者身份建立的大元王朝只经历了数十载。

清朝不一样,或许有了元朝的前车之鉴,作为侵略者的他们,是先从文化入手,大肆修改史书,对于清有一丝不好的历史,都抹掉,把明朝的皇帝都刻画成昏君,从此来奴化神州大地的百姓。来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正文: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统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赋税。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并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俭朴、工作勤奋,在南京的皇宫内,没有设立“御花园”,只有“御菜园”,其中种满蔬菜,使得皇宫自给自足。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清贫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力得以迅速康复,官员贪污率极低,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误区:清修《明史》里面记载朱元璋滥杀功臣,实际上朱元璋时期功臣被杀率低于30%

1、谋士:刘基、朱升、李善长、胡惟庸、王广洋、宋濂、方孝孺等;

2、武将: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李文忠、沐英、胡大海、傅友德、朱文正、冯胜、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

徐达:毒疮吃蒸鹅死,无稽之谈。恐怕那个鹅是用三氧化二砷蒸的吧?

胡惟庸当丞相时,想结交徐达,徐达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贿赂徐达的看门人福寿,让他对徐达图谋不轨,福寿揭发了他,徐达也不予追究,只是时时向朱元璋进言说胡惟庸不能胜任丞相之职。后来胡惟庸果然被处死,朱元璋为此更加重视徐达。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阴侵犯上将,朱元璋心中憎恶。徐达在北平患了背疽,稍好一点时,朱元璋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携带他的亲笔信前往慰问,不久应召返回京师。次年二月,徐达病逝。朱元璋为此停止临朝听政,发丧时悲恸不已。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其子孙三世都为王爵。赐葬锺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都位列第一。徐达应该算是朱元璋那么多功臣里面,最得朱元璋信任之人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朱元璋评价徐达

常遇春:战死

汤和:善终

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招降乌斯藏诸部。洪武十年,病逝于寿春,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李文忠: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享年45岁

沐英: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大兴屯田,劝课农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云南逝世。享年47岁

傅德友:蓝玉案牵连,枉死。。。

胡大海: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将蒋英邀请胡大海前往八咏楼,视察士卒演习,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马时,有苗将钟矮子跪于马前称“蒋英欲杀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蒋英以铁锤打死,次子胡关住同时被杀,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后,杀死蒋英,血祭胡大海,并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朱文正:江西之平,朱文正居功多。朱元璋还京后,大大地赏赐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朱文正有功,却未封赏,发怒,遂失常度,任部将掠夺其下妻女。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文正骄侈觖望,朱元璋遣使责骂。朱文正惧怕,李饮冰又上奏朱文正有异心;被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去世。作死;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时年八岁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由此可见,朱元璋并非忘恩负义之辈

冯胜:冯胜平时在打谷场的地底下埋了许多个大腹小口的瓦瓮。“蓝玉案”发生一年余以后,其亲戚向朱元璋控告冯胜私埋兵器。此后,朱元璋召冯胜饮酒,说:“我不管这件事。”冯胜返回后自杀身亡。其义女、女儿冯秀梅、冯文敏同时被害[来源请求]。成化十一年祥符新昌坊建有“冯胜祠”。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追封他为宁陵王,谥“武壮”枉死

耿君用:濠州(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后随朱元璋渡江,任管军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在救援宜兴时,与张士诚交锋,士诚弃镇江,移兵潜袭宜兴,君用不及防备,城陷力战而死。余众由其子耿炳文继续领导。

耿秉文:朱元璋死了他都没死,这个不多说了。

郭兴:洪武三年,担任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后封功,因为郭兴不守纪律,只封巩昌侯。次年进攻四川,攻下汉州、成都。后跟从徐达镇守北平,并同陈德在答剌海口大败元军。后在临清练兵,十七年去世,年五十四。赠陕国公,谥宣武;病逝

郭英:因郭宁妃是他的同胞妹妹,因而备受朱元璋恩宠。靖难之役时,跟随朝廷大军征讨燕王朱棣无功。永乐元年(1403年)逝世,追赠营国公,谥威襄。善终

周德兴:洪武十六年,周德兴之子周骥伙同右军都督王诚之子王庸等入宫为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周骥被揭发同宫女乱搞关系,以“帷德不修”罪名,父子连坐诛死,命收其公田。子不教父之过,该死

由上面可以知道,跟随朱元璋打仗的15名有显赫战功的将军,就2名是因为,“蓝玉案”枉死的

文臣:

刘基: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64岁),刘基不良于行,但仍和京官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

后世传:朱元璋派胡惟庸毒害刘基。。。我真的觉得是一派胡言

如果是因为医不好,就是医生的谋害病人,我觉得现在很多医生都该死了

朱升: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葬于今天的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

72岁,善终

李善长:胡惟庸案发生,受牵连而处死者甚多,但李善长仍然如故。此时御史中丞空缺,李善长暂时管理御史台事务,多次向朱元璋提出建议。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而怀恨在心。

李善长算是最枉的一个功臣,奈何忠义两难存

胡惟庸:害人精,真的该死

王广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不算冤死

宋濂: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因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年七十二。临终正坐敛手而逝,时有夔州的官员都前来赠赙哭祭。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华阳城东。

一说宋濂于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导致此祸。

枉死。

统计了一下,23名朱元璋年代比较重要的功臣,实际上因为牵连枉死的,也就4人

我不知道后世史书为何刻画朱元璋为一个卑鄙小人。

为君者一生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缺被后世人刻画成一个残暴弑杀功臣的昏君、、、

朱元璋为何会心软放过徐达的后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徐达自己的都是寿终正寝的,更别说他的后人。

野史说,徐达是得了背疽,吃了朱元璋御赐的烧鹅,这次毒发毙命。

当时说得背疽的人,不能吃烧鹅,不然就会发病。

所以,朱元璋是故意害死徐达。

然而,稍微有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

首先,我们要明白背疽是什么病。

背疽主要是两种疾病,一种是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这是 一种细菌感染形成的化脓性炎症。

然而这种疾病本身是不致命的,放在今天最多也就是切开引流及每日换药,最多吃几片抗生素。

而这种疾病,基本是老年人免疫力降低的一种表现。

古代没有抗生素,有了细菌感染主要靠自愈。年轻人免疫力强,很容易自愈。但像徐达这样50多岁老年人(当年就是老年人了),免疫力差,就不容易迅速自愈。

所以这个背疽,徐达得了大半年始终没有好。

但背疽本身肯定不致命,不会是,但却能说明徐达的身体已经很弱了,活不了多久。

另一种,则是一些严重慢性疾病的表现。

常见的是严重的糖尿病,肿瘤之内,出现浓重只是一种表象,其实病情已经很严重。

大家注意,徐达并不是得了背疽立即就死的,而是持续了差不多1年。

这恰恰说明,背疽并不是什么急症。

而如果朱元璋真的有意干掉徐达,为什么还要等这么久才下手?

而且,送一只烧鹅有什么用?甚至吃鹅肉反而会增强徐达体质,说不定把病治好了。

另外,在所有官方的历史中,包括满清黑明朝的历史中,都没有这种介绍。不但《明实录》里没有朱元璋送鹅的记载,连《明史》里也没有。

基本可以肯定,这是无稽之谈。

况且,徐达是个聪明人,早在1381年就已经借口有病而隐退,没有丝毫权力。

而徐达是1385年去世,之后退隐了长达4年之久。

既然徐达已经放弃权力在家养病,身体很不好,那还有什么威胁?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

为你倾城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