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张郃的死,让诸葛亮大呼失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中了司马懿的计。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方面派司马懿率军迎击诸葛亮,此战结束后,曹魏方面损失了一位“国宝级”战将,这个人就是张郃。

张郃,三国初代名将之一,他与张辽、于禁、徐晃、乐进这五人被誉为“五子良将”,曾经的他,连诸葛亮都有些忌惮。

但就是这样的张郃,却死在了一场不起眼的埋伏中,让人觉得倍感意外。

而他的死,不仅让诸葛亮连呼“失误”,并且,也明白了自己中了司马懿提前设好的计谋,算是从侧面给司马懿“帮了一个忙”。

这背后的缘由,还得从司马懿意图篡权时说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出任丞相后,向司马懿第二次下达了征召令,并且,让使者带话给司马懿,如果他还是像之前那样躺在床上装死不来,后果会非常严重。

曹操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之前,司马懿曾经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过曹操的征召。

不过,司马懿看曹老板这次要动真格了,权衡利弊之后,带上自己的行李包袱,乖乖地跟着使者来到许昌,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曹操是相当的惧怕,因此,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表现得十分安分。

但曹操一死,司马懿的安分就到了头,在此之后,司马懿一步一步展开了夺权行动。

到了公元230年时,司马懿已经位极人臣,不仅担任大将军,同时还“加大都督、假黄钺”,更重要的是,在当年,对他地位有威胁的曹真也去世了。

这就意味着,司马懿当时在曹魏的军界中,地位已经是无人能及了。

不过,当时还有一个人,让司马懿颇为顾忌,有这个人在,司马懿就算是有什么不臣之心,也不敢有所行动。

这个人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一个对曹魏忠心耿耿的名将。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当年因为袁绍听信谋士郭图之言,欲加罪于张郃,无奈之下,张郃只得掉转旗帜,投奔了曹操。

在此之后,张郃深得曹操重用,并先后多次跟随曹操征战四方,攻袁谭、讨乌桓、斩陈兰、梅成、击溃韩遂,这些都是张郃曾经立下了功劳。

而在曹操去世后,张郃继续为曹魏发挥着光和热,他强大的军事能力,曾经让诸葛亮在街亭吃了一个大亏,导致后来提起他来都颇有些忌惮。

“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样的张郃,不管是在曹魏的朝堂上,还是在曹魏的军中,都有着无法撼动的声望和地位,并且,他对曹魏也是极为忠心。

但就是因为如此,他成了司马懿夺权之路上的绊脚石。

司马懿要想夺权,那就必须在朝堂上能说了算,并且,在军中同样也得如此,不然,他拿什么去夺权?

但他想夺权,张郃肯定不答应,也不可能与司马懿同流合污,甚至,还有可能杀了司马懿。

因此,司马懿为了将来能顺利夺权,就必须想办法除掉张郃,不然有张郃在,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如何除掉,就成了一个问题,毕竟张郃不是阿猫阿狗,随便找个人杀了就行了。

更何况,即使是司马懿做得再隐蔽,但这么一位国宝级的大将不明不白地死了,难免会有人怀疑,到时候一旦调查,极有可能揪出司马懿。

并且,刺杀这种事情,本身就有一定风险,为了长远考虑,司马懿暂时不敢这么做。

而就在司马懿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除掉张郃时,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消息传来,让司马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在迎击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采取了让周围人都看不懂的策略。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仿佛十分惧怕蜀军,不管诸葛亮如何求战,司马懿就是不应战,但却始终跟在诸葛亮大军后面。

对此,作为在战场上混迹了数十年的张郃,就对司马懿提出了建议,认为当下的状况,理应拒兵固守,以耗蜀军,不应冒然前进还不应战。

而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提议置若罔闻,依旧是我行我素,继续不和诸葛亮正面交战,以至于到了后来,魏军中有将领嘲笑司马懿是“畏蜀如虎”。

那么,对于张郃的提议,在当时是不是不正确呢?不是,相反,他的这个提议,就当时的局势而言,非常的正确。

诸葛亮远道而来,所携带的粮草等物资也十分有限,为何他要不断向司马懿求战,就是为了速战速决,最大化扩大战果。

而司马懿这边,如果坚守营盘不出战,是能极大消耗蜀军的补给的。

但司马懿不战确实不假,但在他不战的同时,却又跟在蜀军后面,也就是只前进却不交战,这样一来,固守营盘消耗蜀军的目的不仅达不到,还会让魏军上下士气受到挫败。

因此,张郃才建议,不要这样只前进而不交战,不然就会“坐失民望”。

这一点,相信司马懿也十分清楚,但是他却始终不听,依然继续前进而不交战,这才被魏军将领讥笑他是“畏蜀如虎”。

如果要是这样一直下去,最多魏军此次与诸葛亮之间的交锋以毫无战果结束,张郃也不至于命丧沙场,但是在不久后,司马懿又固执了一次。

诸葛亮退还岐山后,司马懿当即下令,让张郃带兵追击撤退的蜀军。

司马懿的这个命令,让久经沙场的张郃极不赞同,他当场向司马懿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心思想就是四个字,“归兵勿追”。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原话为“归师勿遏,穷寇勿追”,意思是不要阻拦正在撤退的敌人,更不要追击陷入绝境的敌人。

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如果追击撤退和陷入绝境的敌人,就会导致敌人为了突围,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样一来,就会给己方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而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提议,再次拒绝,坚持要张郃出战,不得已之下,张郃带兵追击到木门谷,结果,在这里中了蜀军的埋伏。

最终,张郃被蜀军的乱箭射中右膝,不久后便阵亡沙场。

如果司马懿不坚持让张郃带兵追击蜀军的话,那么张郃也不至于死得如此窝囊,可以说,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很大关系。

而这,正是司马懿想要的结果,借蜀军之手,名正言顺地让张郃死掉。

只有这样让张郃死掉,才不会有任何对司马懿不良的影响,更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说,按照当时的情况,张郃选择不出战,有没有可能逃过此劫呢?

大概率是没有的,司马懿敢这样安排,他必定是留有后手,不管张郃答不答应与出战与否,他都会死掉。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司马懿是这次迎击诸葛亮的主帅,也就是说,他是大军中的最高指挥官。

既然是最高指挥官,那么就有对麾下将领的节制权,而张郃若是在司马懿发出出战的指令时拒绝出战,那么,临阵抗命这个大罪,就在等着他。

要知道,临阵抗命,在古代军中基本上是顶格的罪名,而司马懿作为主帅,对于临阵抗命的部下,是有处斩的权力的。

若干年后,许褚的儿子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小错,就被主帅钟会给斩杀于阵前,还美其名曰为“严肃军纪”。

即便是司马懿考虑到张郃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时半会不敢在军中杀掉他,但罪名绝对会给他摁瓷实了,到时候回去之后,有的是理由来整治张郃。

而作为张郃而言,他是部将,没有不去出战的道理,即使是他知道司马懿的命令是错的,但出于军纪,他也必须得去。

因此,当时的张郃绝对是陷入了两难之地,不出战就是临阵抗命,而出战的话,则是犯了兵家大忌。

更何况,对方是诸葛亮,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诸葛亮在撤退时绝对不会没有防备。

所以,出战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即使是知道失败,张郃也得出战,毕竟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因此,带着悲壮且复杂的心情,张郃选择了出战,也许当时他会想,战就战,自己好歹也是久经沙场,万一说不定有机会赢了呢?

但结果是,张郃一头扎进了木门谷,蜀军则是有条不紊地对其展开伏击,最终张郃战死。

而在得到张郃战死的消息后,诸葛亮大呼失误,明白了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稀里糊涂地给司马懿当了一回“工具人”。

当然,能让魏军损失一员大将,对于蜀军肯定是有利无害的,诸葛亮之所以会说失误,是因为他深为了解曹魏朝堂上的局势,并且他也希望,能让曹魏朝堂上能多一点内耗。

只有这样,蜀汉才能有发展壮大的充足时间,同时,曹魏内耗,也能减少其整体实力,从长远来看,张郃活着,要比死了用处更大。

而今张郃意外死了,司马懿在曹魏朝堂失去了忌惮,也没有了能制衡他的人,就会逐渐势大,这对于蜀汉而言,并没有太多好处。

诸葛亮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得曹魏,而不是司马一家独大的曹魏。

因此,诸葛亮才会觉得中了司马懿的计谋,帮助他除掉了张郃,虽说对方损失大将是件好事,但诸葛亮考虑的并不是眼前,而是更长远的将来。

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引言

张郃的死,意味着五子良将中最后一颗将星也从此陨落。

同蜀汉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相似,在曹魏一方,也有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郃一个无人组合。

蜀汉一方乃是人们所熟知的五虎上将,而曹魏这一方的五人则被人誉为五子良将。所不同的是,五虎上将是演义小说中给的称呼,而五子良将则是历史上给出的明确称谓。

别管是如何的称呼,总而言之,在张郃死后,名动一时的三国初代名将也基本凋零了。本来还有一个赵云可以与张郃做“惺惺相惜”之状,然而赵云也在公元229年病逝。

不知这两对昔日亦敌亦友的名将组合,在地下相逢之时会有何感慨。

分析

记得看《琅琊榜》的时候,在誉王萧景桓叛乱之后,纪王叔曾感叹过一句“原来这天下竟然是他的”。是啊,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人能想到天下最后竟然是萧景琰的。

其实,司马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恐怕当时的人们无法想到,最后的天下竟然落到了司马家族的手中。

想那时,群雄割据。魏蜀吴三方争霸,谋臣勇士层出不穷,而司马懿在众星璀璨之时,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他。

早年的司马懿不过是曹丕手下的一个幕僚而已。放眼天下,名望、地位远高于司马懿的比比皆是。可大家一个“不留神”,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天下姓了司马。

想要划江而治的孙家梦想落空,试图匡扶汉室的蜀汉最终被灭,至于那个早早就篡汉自立的曹氏一门更是让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司马家想要夺权,那就必然要把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内部力量扫空。而忠心耿耿的张郃又怎么能不成为目标呢?

  • 来自内外的忌惮

张郃于曹魏而言,虽非宗室,但绝对是重臣。

这是曹操留给曹丕,曹丕又留给曹叡的国宝级别的战将。张郃有多强呢?一句话告诉你: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是一个能够让诸葛亮忌惮的人。忌惮并非不如,以诸葛亮之智计自然不会被张郃所压制,可他毕竟是统帅,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不能直接对付张郃。

当时的蜀汉能够对抗张郃的恐怕也只有一个魏延了,然而魏延也是勉强应付那种。所以,对蜀汉一方而言,除掉张郃是绝对有利的。

忌惮张郃的并不只有诸葛亮,还有一个人比诸葛亮更忌惮张郃,那就是司马懿。

公元230年,司马懿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

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同是这一年,大司马曹真病故,这对于司马懿而言绝对是一个喜讯。因为曹真的病故,意味着在军界,司马懿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但他还需要顾忌一个人,那就是张郃。从地位上而言,司马懿此时在军界的地位不是张郃可以动摇的,但张郃对曹魏之忠贞,以及张郃本人的领兵能力,和他在曹魏军队中的威望,这些都会对司马懿未来的“谋权”产生威胁。

不管这个威胁是大,还是小,按照司马懿的性格都要提前把他化解掉。可是张郃手握重兵,不是轻易可杀之人。所以,司马懿就要借蜀汉这把刀。

  • 张郃之“死”

张郃是“必须”要死,因为他的存在,于内威胁到了司马懿的终极布局,于外是蜀汉北伐的最大阻力。

但张郃是不必死的,从他本身而言,他看出了他将“陷入”死地:

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

在军事层面而言,张郃清楚的看出了蜀汉的劣势,而且明确的提出了对付诸葛亮的方案。可张郃他毕竟只是一代名将,他不知道的是,他将陷入政治层面上的死局:

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不明白张郃是正确的么?当然不是,司马懿很明白张郃是对的。但他就是要逼迫张郃作战。把张郃交到诸葛亮手里。

此时的张郃是两难之地,出兵作战,则会被诸葛亮所败,可不战,司马懿就有借口杀掉张郃。畏敌不前,临阵抗命,这都是很好的战场杀将的理由啊。

两难之境的张郃,选择了战。因为战虽然会中计,但还有胜的可能。而不战,张郃则必然会被司马懿以军法处置。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战的张郃最终命丧沙场,死于乱箭之下: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 诸葛亮中计与否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死后,诸葛亮感叹到:

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这句话中的“误”,很容易让人多想。这到底是错误呢?还是失误呢?

认为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的,自然会觉得这是错误。实则不然,这个误应当是失误。诸葛亮的意思是,我今天要的是司马懿,可失误了之射杀了一个张郃。诸葛亮是在感叹自己成果不够大。

但这些,也只不过是小说家演义出来的话,并非历史原貌。从现有史料上看,诸葛亮当时没有觉得自己中计了。当然,事实上诸葛亮也没有中计。

毕竟张郃是曹魏大将,是对蜀汉威胁最大的曹魏统兵将领,诸葛亮肯定是想要拔除掉张郃的。所以,从蜀汉一方而言,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张郃,谁死都是让诸葛亮开心的。

但如果从司马懿的角度而言,诸葛亮是中计了。

诸葛亮中了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通过诸葛亮的手,名正言顺的除掉一个障碍,司马懿果真是诡谲狡诈之辈。

或许,有人会说,从根上讲,诸葛亮还是中计了。因为张郃不死,司马懿不会做那么大,曹魏在内部会有损耗。以发展的角度看,张郃之死对蜀汉不是最有利的。

在小编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张郃无论是否在此战被诸葛亮所杀,都挡不住司马懿日益做大的趋势,同时也改变不了蜀汉最终败亡的命运。

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靠的不是几个人就能影响的。蜀汉的综合国力不够,纵使曹魏会在司马懿与张郃的内斗中有耗,可还是要远超蜀汉的。蜀汉败亡的命运也根本改变不了。

结语

张郃之死,司马懿的路径之上再无阻碍。其余之人,想要对司马懿造成实质威胁基本不可能。

至于说诸葛亮中计了?从蜀汉的角度出发,他没有中计,射杀张郃对蜀汉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战果。

只不过,从司马懿的角度看,诸葛亮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其实,在张郃之死这件事上,于诸葛亮也好,于司马懿也好,都是胜利者,失败的只有张郃一人。

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能够射杀张郃,无疑是幸运的。

幸运的射杀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无果,撤军。

司马懿令张郃追击。

张郃以“归军勿追”反对,司马懿不听,无奈之下,张郃只得发起追击。

张郃追到木门时,蜀军登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的膝盖中箭,阵亡。

如果说这次射杀没有幸运成分,那是侮辱张郃这位久经沙场老将军了。

首先,张郃会中伏,本身就是件幸运的事情。

张郃虽然反对发起追击,但既然受命追击,前敌指挥权就由其自己把控。

何处要提前搜索,何处要快马加鞭,何处可以迂回,当然由前敌将领决定!

张郃“识变数,善处营势,料地势战阵,无不如计”,可不是会轻易中伏的家伙。

从《魏略》记载:“蜀军登高步伏,弓弩乱发”看,这是一次阻击性质的伏击战,与当初刘备、黄忠“一战斩渊”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作战,能杀敌将,是要运气的。

何况:张郃没那么容易死!

当初,张郃与张飞在宕渠大战,失败。

张郃几乎被打了个精光,弃马,带着10几个人走小道逃走了。

木门之战,张郃也只是膝盖中箭,原本不是致命伤。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一处原本不致命的伤要了张郃的命!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夏侯渊阵亡,其尸体是由刘备军安葬的,而张郃阵亡,其尸体是带回了魏营。

也就是说:张郃并非一头扎入诸葛亮“拦头、断腰、截尾”的伏击圈,而是遭遇了一次伏击阻击战,并在阻击战中受了原本不致命的伤,只是因各种原因(年事已高)死亡了。

如此,诸葛亮还有什么理由不感觉幸运呢?

张郃的威胁大于司马懿

演义中,诸葛亮后来感叹:原本要射一马,不小心射了一獐。

这一说法,只见诸演义,不见于其他任何正史,甚至野史。

其实,除掉张郃,是蜀汉多年梦寐以求的。

当初,斩夏侯渊后,刘备就“惮郃易渊”:杀夏侯渊有什么意思,要杀就杀张郃!

可见:杀张郃,也算是先主“遗志”之一!

诸葛亮北伐期间,张郃也制造了很大威胁。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原本顺利,可惜街亭一战,张郃破马谡,蜀军功败垂成。

因此,“自诸葛亮皆惮之”,张郃早已是蜀军的眼中钉!

相比之下,司马懿当时还真没表现出太大的威胁。

司马懿此前或在洛阳,或坐镇荆州,长时间没有主持、参与对蜀作战。

直到张郃阵亡的这一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才因曹真去世,被派来指挥。

然而,在这次作战中,司马懿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如张郃。

或许是由于初次与蜀军交手,司马懿全程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

张郃劝司马懿应分兵扰敌后,不要一味只跟着蜀军跑却不逼近,否则会失去人望。

司马懿不听。

结果,魏军将领自己受不了了,坚决请战,司马懿按压不住,值得进攻,结果卤城一战大败!

战前,张郃建议司马懿留兵在雍、郿,保护后路,司马懿未采纳。

事实证明,卤城之战后,诸葛亮与李严商议“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往还黄土”,也认为断其后道是唯一摆脱相持的方法。

尽管因各种原因,诸葛亮的上计未实施,不过从“无恃敌之不来,恃我有以待之”的角度看,张郃的军事眼光无疑更为高明。

总之,从第四次北伐时的情况看,无论是攻守,张郃都比司马懿的威胁为大。

所以,要说诸葛亮杀了张郃觉得吃亏,那是贬低老将军了。

那么,诸葛亮是不是中了司马懿“借刀杀人”之计,帮助司马懿除掉了一个强有力的权力对手呢?

所谓的“借刀杀人”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说司马懿为了篡夺曹操家天下,提前除掉张郃这个曹魏忠臣。

这个说法···又太看得起张郃老将军了。

张郃还真不是司马懿的竞争对手。

早在夏侯渊战死时,郭淮等人就推举张郃代理控制局势。

要论资历、能力,张郃早就可以担任魏西北方面的总指挥了。

可是,曹操临时让张郃过度一下后,西北方面又交给了曹家人。

曹丕时期,张郃、徐晃跟着曹真、夏侯尚,张辽、臧霸听命于曹休。

曹睿时期,张郃又在荆州、雍梁之间来回跑动。

曹真去世后,曹睿对司马懿说:“西面的事情只有你才能胜任!”一样没有张郃的份。

也就是说,尽管张郃战功卓著,在军中的威望早已经足够,但他始终不能成为都督一方的人物,始终只是被定位为一员将领。

相比之下,司马懿的地位就高得多了。

曹丕外出征战期间,将司马懿比作萧何,将后勤、朝内之事委托于司马懿,曹丕去世前,将司马懿、陈群、曹真,作为留给曹睿的顾命大臣。

曹丕称帝以后,将大士族作为主要支撑力量。‘

因此,曹魏的权力中心,始终只有司马懿、陈群这样的大士族以及曹真、曹爽这样的宗亲,像张郃这样的人,是入不了围的。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张郃的影响力,影响了司马懿对雍梁军队的控制力呢?

想多了。

曹睿时期,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张郃,在军中的实际控制力都很有限。

魏军主要精锐是中军,一直在洛阳,由天子直接控制!

诸葛亮第一、第二次北伐时,张郃都是赶到京师,率领中军出征的。

同样,司马懿此番前来雍梁,主要兵力也是从洛阳带来的。

司马懿后来夺取权力,也不是通过什么控制地方军队,以下犯上,而是直接在中央政变,控制朝政,掌控中军!

所以,司马懿还真犯不着除掉张郃。

最后,不如看看年龄。

张郃阵亡这一年,司马懿52岁,魏明帝曹睿27岁,张郃至少60岁(张郃出生年代不详,但黄巾之乱时就参与镇压,年龄比司马懿至少大10岁)

尽管司马懿与曹真、陈群都是曹丕留给曹睿的顾命大臣,但曹睿以“明”著称,能够完全掌控局势。

说实话,除非司马懿掐指一算,知道比自己小20多岁的曹睿活不过自己,否则,就不可能处心积虑,为篡夺权力而除掉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老将军。

总的来说,司马懿“借刀杀人”的说法只见诸小说,且不符合基本历史逻辑,只是茶余饭后戏说娱乐罢了。

张郃是蜀军的眼中钉,除掉张郃是蜀汉集团自刘备以来的夙愿。

同时,木门设伏,是一场伏击阻击战,而非伏击歼灭战,其目的是为保证蜀军安全撤退,至于射杀张郃,则是意外收获了!

以意外的方式,除掉心腹大患。如果这算是“中计”,那这样的计多中几次才好呢!

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严格来说,站在蜀国的立场,诸葛亮还真没有中计。

曹魏最后的五子良将张郃,是被司马懿弄死的,怎么弄死的?

这就涉及到司马懿使的借刀杀人之计了,诸葛亮正是这把刀,刀怎么会中计呢?

(《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张郃剧照)

《三国演义》在关于张郃之死这一段,是忠实于历史的,作者并没有篡改。

咱们先看一下真实史料,张郃之死的经过。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史料上说,张郃之所以会死,是在诸葛亮退军后,率领大军去追击,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而导致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怎么会轻易去追击,轻易中埋伏呢?这个疑问,东晋史学家裴松之在鱼豢著作的《魏略》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魏略》里说,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特意命令张郃去追击,张郃不想去,并反驳的对司马懿说:“按照兵法,围城战要用围三缺一战略,以防敌军狗急跳墙,造成己军损失惨重;退而不溃之军也不追,防止敌军随时反戈一击,甚至设下埋伏。”

司马懿并没有理会张郃的反驳,他以军令强压张郃率本部追击,张郃没办法,只得率军追击。

在打仗时,将领不听从主帅的命令,主帅是有直接处决之权的。

按照司马懿用兵谨慎,稳如老狗的性格特点,他怎么会反常的坚持叫张郃追击呢?原来是司马懿为了独揽军权而故意阴死张郃的。

司马懿那天表现有多反常?据史料记载,五丈原之战时,司马懿与诸葛亮军对阵三个多月,诸葛亮迫于后勤粮草压力,向司马懿军挑战了很多次,司马懿都完全不理会;诸葛亮没办法,只能用人身攻击的方法,侮辱司马懿是个贪生怕死的妇女,并叫士兵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

司马懿并没中诸葛亮的激将法,但他的部下被激怒得人心不稳了,于是他和魏国君主合伙演了一出戏,他假惺惺的上表请战,曹睿也配合他,派了辛毗来安抚军心,说是皇帝不让司马懿打的。(这一段诸葛亮激将司马懿的史料,《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没有改动,忠实于历史)

(司马懿穿女人衣服剧照)

从五丈原之战即可看出司马懿用兵谨慎的特点,所以他那天阴死张郃的行为,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孤军冒险去追击敌军,随便派个无足轻重的小将去就行了,又何必一定要派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去?

司马懿都做到一军主帅了,为何还要除掉张郃独揽军权?不阴死他行不行?

张郃,作为曹魏仅存的五子良将之一,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在魏军中的威望,并非司马懿能比的,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得到统帅之权,并不是他一刀一枪奋斗得来的。

起初,司马懿被曹操强令出来做官,押宝曹丕,助他登上世子之位,之后才被曹丕赏识,开始发达;曹丕死后,曹睿上台,司马懿更进一步熬成了三朝元老。

由于司马懿一直活跃在权力中枢,以大将军、加大都督的官职身份,得到了统帅之权。

但这个统帅之权是暂时的,打完仗后是要归还给曹睿和曹真的,司马懿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把手伸进军队,只能先把忠于曹魏的名将张郃阴死了,不然的话,以张郃的能力,司马懿别想染指军权。

那为何又说,诸葛亮没有中计呢?很多人觉得,司马懿施行借刀杀人之计,而诸葛亮配合的射死张郃,那肯定是中了计啊,不中计的话,放张郃回去,让他跟司马懿暗斗内讧,不是更好?

大家要知道,这里两个不同的立场,诸葛亮站在蜀国的立场,张郃、司马懿站在魏国的立场,如果说张郃追击的目的是要投降蜀国,那么诸葛亮就是中计的。

事实上,张郃不可能会投降蜀国,所以他算是蜀国的敌人,诸葛亮是很乐意为蜀国除掉一个有分量的敌人的,这就不是中计了,张郃的死,在魏国来说是个损失,唯一得益的是司马懿而已。

文:梁生

愛与诚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