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你这句话的比喻,不如换成“一分价钱一分货”。因为你这个比喻应该是用在人事或者官场上吧。全画幅相机当然比c画幅好,一个是价格贵,自然就好。一个就是像素高,当然更好。全画幅拍摄的照片无论是在画质上和色彩上,都远远好于半画幅。其外观,材质,体积等等,都比残幅不知好多少倍。不过,有一个半幅机,不仅价格高过几款入门级全画幅相机,而且多年从未跌价过,经久不衰,那就是尼康c画幅d500。

因为这个半幅机,它的模块和处理器是用尼康旗舰机d5上面的,不仅画质好,而且连拍速度每秒可达10张,是一款高速度单反相机,大部分喜欢拍摄小鸟的摄影爱好者,几乎都选择了这款半画幅单反相机。前几天看见一个人写的文章,说这款半画幅单反相机d500已经停产了,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这个相机真的停产了,那真的可惜了,它不仅仅在拍摄小鸟有着强大的优势,而且在拍摄人像上,也是非常优秀的,个人感觉画质几乎好于其它几款入门级全画幅单反相机。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全画幅 又名全片幅,它的英文名叫 Full Frame。其实全画幅对各位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今天这门课是针对摄影初学者而讲,小编将从什么是全画幅(Full Frame),以及它的优缺点让菜鸟们更加了解它。当然菜鸟一般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是所有单反相机都是一样感光元件或感光介质(胶片)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啦,除了Full Frame其实还有APS-C,画幅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了,小编下面就给大家解释这两个种有感光元件区别!

一、因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所以才产生了全画幅(Full Frame)和非全画幅(APS–C)两种不同的单反相机。

市面上一般的DSLR常用的格式是APS-C ,而全画幅作为单反相机的另外一种,它们的最大分别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全画幅和APS-C的感光元件面积比大约是2:1,APS-C感光元件的尺寸不超过24 x 16mm,而全画幅的尺寸为36 x 24mm,跟传统的35mm胶卷一样。APS-C因为感光元件尺寸小,所以视角会变小,常常只能获得镜头成像圈的中心部份,能让成像有零距离般的效果。具体品牌不同,APS-C也是有不同的,像Canon和Nikon的放大率就分别大约为1.6倍和1.5倍,所以当一支焦距18-55mm的镜头套在Nikon的APS-C的相机上会变成实际大约焦距27-82mm。

二、全画幅有六大优点

  1. 解像力高。我们不难理解,在像素相同的情况下,感光元件越大,每个像素点的受光面积也会增大,所以全画幅的解像能力会更高。
  2. 讯噪控制强。因为全画幅的像素点面积大,信号放大器增幅率低,所以在相同光线量下能比APS-C的吸收更多资讯,因此全片幅能更有效控制讯噪(Noise),即使是高ISO时也能有不错表现。
  3. 取景器(View Finder)更大更清楚。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大,这就意味着它拥有令相机更大、质量更好的五棱镜,所以在取景器的成像就变得更大更清楚,相反APS-C就只能”坐井观天”。
  4. 高光溢出较轻微。这里又要科普一下什么是高光溢出?他就是当相机拍摄非常光的物体(比如太阳)的时候感光元件资讯饱和,饱和后整个画面就会从上端至底端形成一条白色条纹,这种情况大家可以观察包含太阳的相片中。但是因为全画幅像素面积大,资讯是难以饱和的,所以高光溢出情况相对轻微。
  5. 暗部层次突出。这个优点其实和高光溢出轻微的原理一样。全画幅像素面积大,所以对弱光较敏感,即使是暗部层次也能显示出来,总的来说就是全画幅拥有较广阔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6. 拍摄超广角不用专用镜头。全画幅因为没有焦距放大的问题,所以一支10mm的镜头套在全画幅上,也能尽用超广角。

三、全画幅的三大缺点

  1. 价格高。上面说到全画幅那么好,价格当然会比APS-C高,那是因为它部份的元件加大了,所以机身和镜头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经调查,现在最便宜的全画幅单反相机也要接近2万元港币。
  2. 体积大、重量高。内部元件大,体积当然不用说也是大,另外因为镜头直径需要配合,它连镜头也一併增大,所以携带比较不方便,这样也对摄影者在体力方面有较高要求。
  3. 长焦没有放大。全画幅和APS-C不同,它没有焦距放大功能,所以一支300mm的镜头在全画幅也只是300mm,但在APS-C下就可以放大1.5-1.6倍!

四、全画幅和非全幅的差别有多大

首选作为全画幅相机因为其感光原件相对于APS-C非全幅相机的面积要大出2倍以上,所以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全画幅相机的单个像素点也要比非全幅的单个像素点大,并且单个像素点之间的间隙也比非全幅相机大。这样能更好的减少像素点之间的电磁干扰。而在感光原件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全幅相机相比非全幅相机能集成更多的有效像素点,所以全幅相机具有更高像素的优势,能保证良好画质的呈现。

广角照片(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其次在实际拍摄时由于全画幅相机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所以拍摄时不必考虑镜头焦距问题,能拍摄广角镜头本身焦距的视角,而APS-C画幅相机由于感光原件传感器小,要乘以1.6的焦距转换系数,就导致广角端焦距的损失。例如16-35mm镜头在全幅相机上能拍摄的16mm广角视角,在APS-C画幅相机上广角端就只有25mm了。尤其在拍摄风光和多人合影时全画幅相机的视角优势显现明显,能收纳更多景物。

背景虚化效果(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因为画幅大小不同所影响的焦距还会导致景深虚化效果有所不同。影响景深虚化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焦距,而如果想要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相同的视角,非全幅相机就必须缩短焦距来保证视角的广阔,这样就会导致景深变深,大大减少了背景虚化效果。而全幅相机由于可以使用镜头本身焦距,加之更大的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控制更好,能更为理想的对背景进行虚化,从而达到突出被摄主体,增加照片视觉效果的作用。

弱光情况下全画幅相机噪点控制更出色(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全画幅和非全幅相机的差别还在于对噪点的控制能力方面,全画幅相机由于其感光原件面积较大,因此单个像素点的面积也更大。在弱光条件下能得到的有效信号也会更多,能更好的抑制噪声的产生。得到更为干净,层次更为丰富的画面。

五、初学者买还是不买全画幅呢?

如果从价格、支援镜头数量、重量体积等因素考虑,那当然没有必要买全画幅。但如果你追求高画质、低讯噪的相片,而且又拥有好体力,最重要的还是钱包里的毛爷爷充足,那么买一部全画幅绝对是最佳选择。全画幅相机和非全幅相机相比无论在成像质量,还是镜头的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良好的成像,出色的降噪,更大的曝光宽容度都让全画幅相机更受青睐。如果想在摄影方面有更多提升,建议选择全画幅相机,会为你的拍摄带来更多便利。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是一个错误概念。将胶片时代不合理的概念套用过来了。我来仔细解释。请保持耐心看到底。

这年头还有必要考虑为半幅相机配置镜皇吗?原创 91拍照聊相机 2018-03-16 21:15:32

有钱的话!当然要给半幅机配置镜皇!这样半幅机的性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我发现大家把“镜皇”的概念给完全弄混了。而且看了这么多老师们的回答。我觉得大部分没答到点子上。其实这个问题,必须要回到光学设计的原点来解释。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设计一个50mmF1.2的镜头,算是全幅机的“镜皇”吧!

一般的方法,就是从数据库里找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始方案,视角,光圈都符合。但是这个原始方案有可能是1mm的焦距,也有可能是100mm的焦距,也有可能就是接近50mm的焦距。

没有关系,用缩放工具,将1mm的镜头放大到50mm就可以了。

缩放完成以后,打开MTF分析窗口,你会发现1mm的时候MTF很好,而50mm的时候MTF可能降低非常多。

接下来对这个放大到50mm的镜头进行调整和后期优化。直到MTF等一系列指标合乎要求。

DONE。

如果运气好,一次就可以做完。如果运气不好,也有可能得到一个完全奇形怪状的结构。那么再找一个方案,重来。

我自己矫正的MTF还不错吧!

那反过来说,我要设计一个给奥林巴斯、松下用的25mm F1.2镜头。很简单,将1mm的原始方案放大25倍即可。或者找到一个50mm的原始方案,缩小到25mm即可。

缩放完成以后,打开MTF分析窗口,你会发现50mm的时候MTF一塌糊涂,而缩小到25mm的时候MTF肯定明显提高。如果缩回到1mm的时候,可能300线对/mm都分辨的很好。

但是,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做了一个等效的缩放。放大,会放大镜头的像差,缩小就会缩小镜头的像差。而镜头的结构其实没有一点点改变。

详细的教程我贴在《91拍照》网,照相机原理课程中。大家可以慢慢看。还有视频。

大家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如果还没有明白,我再点拨一下。

从实质上讲:一个50mm的镜皇和一个25mm的镜皇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MTF表现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原理上25mm的要比50mm的提升一倍的分辨率。

这点可以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理解。

两者接收物方的光能相等,半幅机的传感器面积小,所以单位面积获得的能量就大近似一倍。实际上奥林巴斯和松下的传感器的单位能量比全幅机要高1倍多一丁点。这就是造成了分辨率可以提升一倍的结果。

但是由于传感器小(或者说现在的M43像素还分割的不够密集),造成实际的分辨率仍然等效于全幅机的镜头。

我再接着点拨一点:一个针对全幅机设计的50mm“镜皇”,和一个针对M43半幅机设计的25mm“镜皇”,不仅仅在视角上等效,在分辨率上也同样等效。事实上由于M43像素还分割的不够密集,加上还有防抖系统在工作在干扰成像,所以实际分辨率确实比全幅机低那么一丁点,不过也就那么一丁点。

全幅机装上50mm“镜皇”能拍摄清晰的,一个针对M43半幅机设计的25mm“镜皇”也能拍摄清晰。全幅机装上50mm“镜皇”无法拍摄清晰的,一个针对M43半幅机设计的25mm“镜皇”也无法拍摄清晰。

这个理论,我已经测试过了,并在多次公开授课时展示过测试结果。

结论:M43半幅系统,必须使用针对M43系统专门设计的镜头。如果买了M43的镜皇,装上去,就是镜皇。但是如果把全幅机的镜皇装到M43上,根本就是大了对折,让M43传感器的性能打了对折。这就是我不停地在给自己的M43相机购置镜皇的道理。

同理,也适用于APS系统。

松下G9配合200mm镜皇的效果就是这么厉害。这幅图是最中心放大抠下来的。

我来补充解释一下几位老师错在哪里:

1.24-70mm F2.8,85mm F1.2等等大光圈镜头都是镜皇级别的,没错。但是它们是针对全幅机设计的,是全幅机的镜皇。但不是M43和APS的镜皇。您搞错了。大错特错。

2.AF-S VR Zoom-Nikkor 70-200mm f/2.8G IF-ED等大光圈镜头都是镜皇级别的,没错。但是它们是针对全幅机设计的,是全幅机的镜皇。但不是M43和APS的镜皇。您搞错了。大错特错。

3.佳能入门级单反相机700d配了个大三元的镜皇——24-70毫米2.8镜头。24-70mm F2.8是镜皇级别的,没错。但是它是针对全幅机设计的,是全幅机的镜皇。但不是M43和APS的镜皇。您搞错了。大错特错。

唯一一位见解正确的是:这位老师

佳能17-55/F2.8:约5000元

尼康17-55/F2.8:约9400元

腾龙17-50/F2.8:约2700元

这三只头,确实算是针对APS设计的高级镜头。

但是佳能、尼康从来不把心思放在APS机身上,不仅机身较低级,而且这三只镜头的性能未必是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还不如买全幅。

我个人自己用佳能APS,接全幅专业镜头,是因为不想再花钱了。

但是上述观点,完全不适用于富士。富士的镜头是针对自己的APS系统专门设计的。性能极其出色。值得购买。

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系列的高级镜头也同样如此,非常推荐。

还是这句话,只有用镜皇,才能将本身这个系统的最佳素质充分地榨出来!

但是镜皇的定义,必须加以纠正!

发了这份文章后,有些朋友有疑问。所以,我将某次测试的图片再发布一下。

2017年某日,在上海郊区做了两次小测试。

目标证明一个道理:

全幅机装上50mm“镜皇”能拍摄清晰的,一个针对M43半幅机设计的25mm“镜皇”也能拍摄清晰。全幅机装上50mm“镜皇”无法拍摄清晰的,一个针对M43半幅机设计的25mm“镜皇”也无法拍摄清晰。

所以,要使用视角等效的镜头来对比。

这里使用的器材是:

佳能EOS100D 佳能100mmF2.8微距

奥林巴斯EM1MK2 奥林巴斯45mm F1.2

我这里为什么只用EOS100D而没有用我的5D2呢?是因为这个100D的对焦精度更高。单反机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对焦不准。这是一个原理性的缺陷,所以每台单反机的对焦都有上下差异。在这里,我挑选了我测试后对焦比较准的那台。

没关系,今天,我比较的就是光轴上的成像。就是镜头中最中心的那一部分。所以用APS相机代替没有问题。只要焦距接近等效就好。

从完全对等的角度分析,我应该使用90mm的全幅机镜头。但是,我没有。所以用了100mm。从焦距上,EOS占了10mm的优势。不要小看了这10mm,它可以让EOS获得更多的物方细节。

也就是说:整个比赛是在对M43系统略有不公平的情形下展开的。

拍摄对象是马路对面的靶子,距离大约40米。

佳能EF100mm F2.8中心区域。 光圈F2.8。

奥林巴斯45mm F1.2 光圈F1.2。

这里我都使用它们的最大光圈,因为设计镜头时,最大光圈是原始设置参数,最考验镜头的成像水准。

结果,大家几乎平手。不能说谁好谁坏。佳能EF100mm F2.8能够解析分辨的目标,奥林巴斯45mm F1.2 也完全可以解析分辨。不要忘记,物理焦距上两者毕竟相差了55mm。

我们接下来换个场合再比较一下。靶面距离推远到200米。

这次换到这个场地再PK一下。

佳能EF100mm F2.8中心区域。 光圈F2.8。

奥林巴斯45mm F1.2 光圈F1.2。

大家看到靶面上的小字(店家的店名)传递到CMOS上的结果:佳能EF100mm F2.8不能够解析分辨的目标,奥林巴斯45mm F1.2 也不能解析分辨。

但是2次比较,两者的噪声水平相差非常轻微,可以说难分伯仲。

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在光学软件上获得结果,和在实际中发生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针对像场尺寸经过专门设计的等效焦距的镜头,在全幅机、在APS-C相机、在M43相机上的分辨率和解析度,完全等效。

你还有资格说:底大一级压死人吗?

大家知不知道在摄影圈内部有一群非常高的高手,他们是在玩电影镜头转接的,是将小像场的电影镜头转接到大尺寸的传感器上,这样虽然拍摄的画面有一圈黑影,但是中心部分可以获得非常高的解析度(接近或者超过传感器衍射极限)。

假设:你能够将奥林巴斯45mmF1.2转接到EOS上用,你会发现,EOS的镜头,在中心部分,根本就不是M43镜头的对手。

我再来补充解释一下像素。像素多少,只和打印输出的尺寸是相关的。目前,分辨能力达到什么程度,主要还是由镜头来决定的。目前CMOS的排列密度决定了,目前CMOS的分辨率远远大于镜头。

分辨率有2个因素决定,1个是CMOS的分辨率,1个是镜头的分辨率。

目前的现实是CMOS的分辨率已经大于镜头的分辨率。

用索尼A7R2来举个例子。

每毫米CMOS上有220个像素。

如果我是镜头的设计师,先算出最高的解像力要求是110线/mm。这个时候镜头发挥CMOS的全部分辨率。但是同时也会发生衍射。所以实际要求降低50%。索尼A7R2的配套镜头设计到50线对/mm就可以了。

索尼目前内部是执行这个标准,但是对外只公布30线对/mm的效果。

我个人猜其中理由,可能是50线对/mm的评价结果并不好看,至少公众看不懂。

所以,目前大体上各家厂,在镜头的设计上至少与机身保持了一致性。

这也是富士的设计团队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再推出高像素机身的一个理由。不是做不上去,而是镜头的能力只能到这里了。限制了CMOS划分的进一步提升。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CMOS的无限划分,无助于相机性能的提升。

大家已经注意到了EOS5DSR是非常失败的一个尝试。原因就是高像素。

在同一块靶面上划出更多的像素,严重削弱了光电管获得光线能量的性能。同时,过小的像素尺寸导致任何微小的振动都会使画面模糊不清。同样的振动,同样的位移量,小像素走过的距离更远。不是吗?

尽管EOS-5DSR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实际拍摄效果仍然不如EOS-5D3。

我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用同样的镜头,不同的索尼机身。左侧是高像素机型,右侧是低像素机型。

100%显示,结果是低像素机型的反差大于高像素机型。原因是:

第一幅图片告诉我们:相同尺寸传感器,低像素的,意味着每个像素获得的能量更多,画面反差更大

各自缩图到25%显示,结果还是低像素机型的反差大于高像素机型。

各自缩图到适应屏幕大小显示,结果还是低像素机型的反差大于高像素机型。

第二、三幅图片告诉我们:缩图比例越大,画面失真越大,反差随之降低。

但是无可否认,缩图具有显著的降噪效果。但是要取得合理的降噪效果,而不失真,主要取决于缩图的比例。一般缩小25-50%是一个合理范围。

这个理论也从侧面告诉我们:

为什么像素目前不可以大幅度提高?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这个问题问的好!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好?我来把全、半画幅分开来讲你就懂了。

什么是画幅

首先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画幅”!画幅就是单反相机中CMOS的尺寸,就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全画幅的CMOS有24mm✖️36mm那么大。半画幅有可以称之为“残幅”,毕竟你不是全画幅...半幅的CMOS是多大呢?

23.7mm✖️15.6mm

是不是相比全画幅来说小了很多?有的朋友会说:为什么设计出了全幅还要再生产半幅?

因为半幅便宜

半幅的相机相比全幅来说,便宜的力度不是一点点,好比70D,70D在京东上面最便宜的套机只要6000不到。这样的价格不是很友好的欢迎新手来玩单反吗?最主要还是有市场的。

半画幅的优点与缺陷

1.价格上半幅吸引了不少菜鸟入门

2.半画幅单反相机比全画幅单反相机轻了许多

3.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半画幅吸引人们购买,玩够了不过瘾肯定想试试全画幅

4.细节方面没有全画幅处理的好

5.高感光度情况下噪点比全画幅多

镜头配套

各位朋友都知道全画幅与半画幅镜头是不同的,半画幅有专用的半画幅镜头,全画幅有全画幅镜头。全画幅的镜头有很多都是佳能镜头中的牛头,而半画幅镜头中呢?一眼看去基本全是狗头。这样的对比,半画幅怎么可能比得过全画幅!

更多关于器材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我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我要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了解的功课有很多,简单说一下吧

为什么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全画幅比半画幅画质好?

谢邀。这个问题算是摄影界老问题了,不过依然有许多新玩摄影的人会有此疑问,也无妨,我帮大家捋一捋。顺便提下,很多段落是直接从我以前写的文章里粘来的,不要介意,想看更多摄影相关内容可以看我们的微信号:君峰徕卡。

好了广告完毕,开始正文:

“底大一级压死人”,摄影界的这句话已流传已久,“大底”指什么?“底大”真的能带来多少优势?

Leica M10 的全画幅传感器

01

全画幅的定义

说起全画幅,徕卡还可以很骄傲地说“当初这个尺寸还是我定下来的”,奥斯卡·巴纳克灵机一动把一张胶片的尺寸定到了24x36mm,设计出了便携的135相机,也就是 Ur-Leica。

而数码相机接收光线讯号的元件便是感光元件,相当于胶片相机的底片,全画幅的数码相机实际上是说感光元件尺寸与135胶片的尺寸相同。

Leica SL 全画幅感光元件

02

APS-C 画幅的定义

自然,像APS-C(也被称为半画幅、残幅)、M4/3 之类的感光元件尺寸是比全画幅小的,至于有多小,APS-C 尺寸约为 23.6x15.8mm,可以通过一张图直观看到区别,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面积大致只有全画幅的43%:

03

底大一级真的压死人吗?全画幅与APS-C有哪些不同

当然我们这里讨论广泛意义上的,现在科技发展很快了,旗舰的APS机型也可以媲美全画幅,不必纠结于某几款产品的高下。

● 成像质量

在画质上,全画幅具有一定优势。

全画幅有更好的细节,经得起放大和打印,在“100%放大”或者打印个30寸照片时,这种优势会比较明显;

更好的高感和宽容度。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高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拍摄演唱会现场、剧院,或是在傍晚等弱光情况下拍摄;而全画幅能够表现的反差也更大,质感更细腻;

另外,全画幅的色深,也就是色彩表现力,较之半画幅也更加丰富。

● 景深:

前几天小编也跟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细说原理,直接说结论,全画幅相机搭配镜头带来的景深效果更浅,也就是背景虚化的能力更好。

● 镜头群:

两者各用不同的镜头群,也谈不上哪个更有优势,但是半画幅的机身可以转接全画幅的镜头,全画幅的机身没法转半画幅的镜头;全画幅的发展时间更长,所以机身有很多老镜头群可以选择,还能玩老胶片机的镜头。

不过说到这里,全画幅倒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考虑镜头的时候不用换算系数(谁叫全画幅自己就是个标准呢)。

Leica M-D 262+50/1.2

体积重量:

一般来说,因为感光元件更大,所以全画幅的相机体积和重量也会比半画幅的机身更大,半画幅相对更轻便一些(当然也有例外啦);全画幅的尺寸会稍大,外观更加专业。

Leica M与Leica SL

价格:

当然了,因为全画幅相机的种种优势,价格自然也是比较高的。

04

谁更需要全画幅相机

综合上述所说,首先最需要全画幅相机的当然是专业摄影师,拍摄婚礼、拍摄人像等等,都需要更好的细节表现能力和高感、景深效果等,再者,你拿一个便携的小相机去拍客片、估摸着人家也不乐意,全画幅拿出来才能显得你“很专业”;

Leica SL+24-90镜头

对画质有较高要求。前面也说过,全画幅相机的高感、宽容度、色深、细节都会更好,所以喜欢把照片放大看、或是打印出来的朋友当然更适合使用全画幅的相机;还有喜欢风光摄影、夜间拍摄、体育摄影或者舞台摄影的摄友,全画幅更能满足你的需求;

Leica SL+24-90 ISO3200 f4.5 1/100s

Leica SL+24-90 ISO12500 f4 1/640s

喜欢拍摄大光圈、浅景深效果。半画幅当然也能拍出很好的浅景深照片,但恐怕不能满足“大光圈党”的需求,还是全画幅更合你的胃口;

Leica M+50/1.0,by Moaan

想要长期玩摄影的爱好者。追求更快、更好、更强是人的天性,小编见过很多入了半画幅后依然心心念念更新全画幅的朋友,与其把心思放在更新装备上,还不如一开始就入台全画幅的相机安心拍照;

以及不差钱的摄友。“买你能承受的范围内最贵的”,这一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律,常常被摄影爱好者们拿来回答新手小白求推荐相机的提问,如果预算允许,建议还是一步到位。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