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布谷鸟有很多别名,比如又叫杜鹃、子规、伯劳等等。布谷鸟不仅仅名字多,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鸟,深得农民的喜爱。那么,布谷鸟神奇在哪儿呢?

布谷鸟非常聪明,和人一样懂节气,是不是很神奇啊!

平时,大家几乎听不到布谷鸟叫声,但是,一到了小麦收割的季节,布谷鸟就担负起提醒、催促农村尽早收割小麦的任务。在过去,还没有机械化的年代,人们收割小麦,都是靠人工拿着镰刀,一把一把的把小麦割倒,往往一块地,小的也得一两天,大的就得一个多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关键是在收割小麦的日子,还不能遇到下雨,一旦遇到大雨,小麦就会烂在地里。

布谷鸟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作为鸟,又不能帮助农民收割,没办法,就提醒农民,抓紧时间赶紧收割吧。

在小麦成熟的日子,布谷鸟每天凌晨2、3点钟就就开始叫醒农民,催促农民早一点下地收割小麦。你不要以为布谷鸟就有早叫的习惯,每当小麦收割完毕,布谷鸟早上居然就不再叫了,白天也不叫,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告诉你一个布谷鸟神奇的地方,布谷鸟还会替农民照看小鸡仔呢。

过去农村有一种大鸟,人们都叫“大老叼”,这种大老叼,专吃农民养的小鸡仔,因此农民都非常憎恨大老叼,就连布谷鸟也非常看不惯大老叼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

但是,由于布谷鸟没有大老叼力量大,单打独斗不是大老叼的对手,聪明的布谷鸟便商量,联合起来对付大老叼。每当大老叼又要抓小鸡仔,只要被布谷鸟遇到,必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只布谷鸟轮番攻击大老叼,直到大老叼知难而退,布谷鸟才算完成任务。怎么样,这么懂事的布谷鸟,难怪农民都非常喜欢。

现在,收割小麦基本上都是机械化,效率高,速度快。你说奇不奇怪,布谷鸟再也不会一大早上2、3点钟就开始鸣叫,好像是它们也知道,现在再也不用它们来催促了。

那么,布谷鸟在农民收完了小麦,又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这时候的布谷鸟并没有飞走,只是非常低调的“做鸟”,并且还要帮助农民捉虫子。像蝗虫、松毛虫、五毒蛾、松针枯叶蛾等等害虫,都是布谷鸟喜欢吃的虫子。

布谷鸟属于夏候鸟,一到秋天,中国的北方就不适合布谷鸟生活,温度低,还没有虫子吃,这时候,布谷鸟就开始向非洲迁徒。

布谷鸟迁徒非常辛苦,它们要飞行12000公里。直到第二年4、5月份,它们又开始返回中原,再次催促农民收割小麦了。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布谷鸟,学名大杜鹃。布谷鸟可以说是一种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鸟类,熟悉在于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有这种鸟,无论是从李商隐的诗词“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还是每年四五月份割小麦的时候,田间、水塘边能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陌生在于布谷鸟是一种非常善于隐蔽的鸟,人们通常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见其鸟,真正见过的人很少。

有人说,布谷鸟是一种残忍的鸟,并且通常只叫几个月,然后就销声匿迹飞走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有没有科学依据,接下来我们探讨下!

首先,我们了解下布谷鸟以及它的习性。

布谷鸟,又叫大杜鹃,很多人第一次看可能会把它们看成是一种憨厚可爱的鸟类,毕竟布谷鸟无论是外貌还是叫声,都是比较讨人喜欢的。然而,如果你从布谷鸟的生活作风为出发点看,你会觉得布谷鸟是一种性情非常恶劣的鸟。

布谷鸟属于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下的鸟类。没错,你没有看错,布谷鸟就是属于那种自己不筑巢,喜欢让别人养孩子的鸟。

布谷鸟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大陆上,在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后,目前已经分化出了四个不同的亚种,分别是:新疆亚种、华西亚种、华东亚种以及指名亚种。其中布谷鸟指名亚种的分布范围最广,从欧洲、非洲、阿拉伯半岛到亚洲都有它们活跃的踪迹。而我国也是布谷鸟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地区。

从外观上看,布谷鸟体型和鸽子大小差不多,体长大约32厘米左右,翅长则在21厘米左右,上体呈现暗灰色,腹部以灰白色为主布满了横斑直到尾部。每到春天开始的四五月份,布谷鸟会从亚洲的南方各地甚至是从南半球遥远非洲的莫桑比克等地飞回北方特定的区域来繁殖后代,这时它们会发出“布谷~布谷”的两节音叫声。

布谷鸟是一种益鸟,经常出现在田间森林里,它可以帮农名伯伯解决各种虫害,消灭一部分害虫,不过现在的农作物农药用得多,布谷鸟也可能面临被毒死的危险。

为什么布谷鸟四五月份后就不叫了,飞走了吗?

一些细心的人或许可以发现,布谷鸟的叫声一般只有收麦时的那几个月可以听到,之后就恢复了安静,布谷鸟就像集体失踪了一样,不见踪影也不闻其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布谷鸟飞走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南北迁徙的鸟类基本上都是一个种群同一个时间段全体迁徙的,但是6月份这段小麦收完的时节,有些小布谷鸟显然没有长大,还在享受着“继母”的哺育!

况且,夏季的北半球生存竞争明显没有南半球大,在这里度过夏季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布谷鸟在6-9月份是没有飞走的,直到9-10月份它们才陆续向南迁徙。而6-9月这段时间我们之所以见不到,是因为这3个月的空档时间布谷鸟都去一些当地偏僻安静、食物丰富的角落休养生息,为秋季长途南迁备足营养。

而布谷鸟这个时间段不再鸣叫了,是因为布谷鸟的求偶期已经过去了。向来独居的布谷鸟自然不会再和伙伴交流。各自忙自己的去了。因此,布谷鸟在我国算是一个“过客”,是一个有个性的短暂的“旅居”者,不过这个旅居者却在我们国家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每年4月份左右准时来呼朋唤友繁殖后代。

到了秋季布谷鸟南飞的时候,布谷鸟会飞到哪里去呢?

或许有些小伙伴还有疑问,布谷鸟这种没有国界的“游牧民族”,冬天都是在哪度过的,是在东南亚、南亚等热带地区吗?其实布谷鸟比你想象的它们去的地方还要更远。外国学者特里·汤森德就对我们北京的布谷鸟做过一次迁徙路线的观测。

首先,他和助手一起在北京抓了一些布谷鸟,在其中合适的5只布谷鸟的背上装上了太阳能电池的微型卫星追踪装置,于是一场鸟类迁徙大跟踪就开始了。不久后就得到了如下这幅迁徙路线图。其中一只叫“飞扬”的鸟和另一只叫“惊天雷”的布谷鸟让大家大开了眼界,它们从北京出发,穿过数个国家,飞行了几千公里,最终分别到达了非洲的索马里和肯尼亚,并在非洲到处飞行,最远到达了非洲的塔桑尼亚。

而另外一只则达到了印度南部的海边并在那里停了下来。还有两只则没有飞出中国北方就在中国消失了,应该是已经失去了生命。所以说,布谷鸟的南飞比我们想象的辛苦且远多了,不少杜鹃都飞到了非洲去过冬。

布谷鸟真的残忍吗?

“鸠占鹊巢”大家应该听过,意思是斑鸠不喜欢做巢,常常喜欢强占鹊的巢穴。当然这里的鸠指的并不是会做巢穴的斑鸠而是喜欢强占巢穴的红脚隼(sun)。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布谷鸟比红脚隼还要把这个成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布谷鸟是根本不会自己做窝,并且从不自己养孩子的。

每到繁殖季节,布谷鸟就聚集在芦莺、喜鹊、伯劳、雅雀等雌鸟单独孵化和育雏的鸟类繁殖地旁边,然后就一边吃东西一边观看雌鸟们的动态。一旦雌鸟外出时,布谷鸟就会立即飞到对方的巢内,将对方的蛋叼走一两颗,然后用10秒钟左右的样子迅速的产下一颗颜色、大小差不多的蛋。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宿主发现了。(下图红色标记为大杜鹃蛋)

而且据鸟类学家调查发现,布谷鸟其实从小就是很残忍的鸟类。因为布谷鸟多年的寄生生活已经让它们进化出了一种手段,首先是布谷鸟的孵化期要比其它诸如喜鹊、伯劳等雀类要短,只有10天左右;其次就是幼鸟有一种天生的排挤本能,它们一出生就会用自己的背把宿主的蛋或雏鸟全部拱出巢外,独享寄主妈妈的爱。而这时亲鸟却浑然不知,花费大量的时间独养别人家的孩子,直到长大离开它们,不知道亲鸟气不气呢?

结语:

布谷鸟每到4-5月份收割小麦的时候就来到我国,并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提醒农民伯伯收割麦子,并且还帮助消灭害虫,布谷鸟对农民来说,其实是一种益鸟。但是从其繁衍的习性上来说,布谷鸟又是不知不扣的恶魔,布谷鸟剥夺了其它鸟后代生存下去的权利。直到9月份,布谷鸟繁衍期结束,才再次飞向南方地区过冬。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因为布谷鸟的寄生习性,就去贬低、讨厌它们,这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大自然赋予了它们这种权利。换句话说,布谷鸟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其它鸟类的野蛮繁衍。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这种布谷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大杜鹃,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人之初,性本善。”而杜鹃鸟却是性本恶,他将自己的卵产到别人的鸟巢里,而且小杜鹃一破口而出,就将其他的卵奋力的踢出窝外,没有长毛的它就懂得了这样的生存道理。

看到这样的鸟刚出生的时候,就奋力的将其他的卵给踢出鸟窝,在我们看来,这真的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是在自然界这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布谷鸟迁移

我们在割麦的时候,一直听到这样的鸟在鸣叫“布谷,布谷”,如果是谐音的话又好像是“割麦,各垛”。他们一般是五月份迁移到北方,在5~7月份的时候开始繁殖。一般更早的是在4月份,等到10月份左右基本上就迁移到南方去了。这里的南方并不仅仅是我们国内的南方,我们发现布谷鸟迁移的距离非常的远。有可能到达非洲,跨越了上万公里。因此一般是在4月份来,10月份以后就走了。

布谷鸟为什么鸣叫?

布谷鸟在交配的季节就喜欢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异性的鸟类,起到一种传达信息的作用。一旦交配完毕之后,在短期时间内就会出壳,当然他们自己又不会孵化,10月份左右才会飞往温暖的地方,听不到他们的鸣叫能考虑到是交配季节已经过去,或者是没有注意,但是他基本上就在我们的身边,10月份左右才会走。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朋友,您好,这个问题,老胡子来答。小时候,老胡子一直在农村长大,那里是鸟的天堂。感谢您的这个题,让老胡子再一次走进幸福的回忆。

这个题,很简单。

下面,老胡子用一个小小的篇幅说一下。 那,咱开始——

首先,让老胡子带您体验一下,那时候鸟的天堂里是多么的幸福。小时候,就这个季节,割麦子的时候。老胡子跟着家人到麦地里割麦子,经常地,就会听到一声:“布谷——布谷——”,很多时候,不知道声音来自哪里,但是不远,好像虚无的空气中,有个神灵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关注着你,它累了,一张嘴,就“布谷”上咳嗽一声。偶尔的,也能够看到,从麦地里直起身,朝着声儿放眼,就会有个灰影儿,“嗖”的飞去。老胡子近距离的看布谷鸟,只有一次,一只布谷鸟躺在一个刺槐树下,死了,僵硬了......布谷鸟很大,灰色的,像一只大鸡一样。老胡子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晰,就是因为它的大。不过,有一个现象,还真跟这个题中说的一样,一般过了割麦子期间,就听不到了......

布谷鸟为什么等割了麦子就不叫了?在没看到这个题之前,老胡子还真没有存疑过。四十多年了,竟忽视了在生命中这么美好的一段生活里,竟有着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人就是这样,因为忙碌,习惯了忽视。为了明白这个问题,老胡子查了一些资料,原来:布谷鸟是候鸟,每年4-5月份就迁来,9-10月份就又走了。在这短短的四五个月里,其中的5-7月,是它的繁殖期。在繁殖期内,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唤,原来是它发出的求偶的声音。繁殖期一过,它就又老实了,其实,也有叫的,只是不那么频繁了。

好了,收割完小麦,布谷鸟就不叫了。答案就这么简单。对了,最后,老胡子捎带着再解释一个问题:有人说早上,也有人说晚上,听到布谷鸟的声音不吉祥,其实,哪有的事。鸟叫,就是它想叫的时候就叫,那些奇怪的说话,只是人跟着瞎琢磨罢了。

朋友,这个问题,明白了吧?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每年的六七月份,在田野上我们就会听到“布谷~布谷”的鸟叫声,这就是布谷鸟发出的叫声,尤其是在麦收前后,这种叫声最为频繁,到了7月,麦收结束后,这种声音我们就很少听到了。那么,布谷鸟在麦收结束后,为何不叫了呢?它们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时常听却不常见的鸟类-布谷鸟

什么是布谷鸟?

布谷鸟只是人们根据鸟的叫声起的一个俗称而已,其实真正的布谷鸟其实是杜鹃属下10种鸟类的统称,它们都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不过,在我国杜鹃属下的鸟类只有四种,所以严格来说,布谷鸟是四种杜鹃的统称。

第一种:普通杜鹃。普通杜鹃是一种中型的攀禽,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欧、亚、非三个大陆上,一共有4个不同亚种分化,其中在我国最常见的就是普通杜鹃中国亚种了,我们一般称它为大杜鹃,它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布谷鸟。

从外观上看,大杜鹃的头、颈、背部有着黑褐色的羽毛,羽毛的边缘略带白色,形成了鳞状斑,腹部羽毛多为白色,上面有着黑褐色的横斑纹。

第二种:四声杜鹃。四声杜鹃也是一种中型的攀禽(平均体长32厘米),它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是它们的主要分布区。从外观上看,它与大杜鹃非常接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四声杜鹃的羽毛边缘没有白色,而是黑褐色的。除此之外,在叫声上,四声杜鹃与大杜鹃也有不同,它常常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而这也是它四声杜鹃名字的由来。

第三种:杜鹃。中杜鹃要比前两种杜鹃体型小一些(平均体长21厘米左右),它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亚洲,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从我国西北到东北,再到东南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其叫声与大杜鹃类似,只不过声音相对要小一些。

从外观上看,中杜鹃的整个背部羽毛呈灰褐色,羽毛的边缘略带点蓝白色,腹部的毛发以银灰色为主,带有黑褐色的横斑纹。

第四种:小杜鹃。小杜鹃的体型介于中杜鹃和大杜鹃之间,平均体长25厘米左右,它的主要分布区在亚洲和非洲,其中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以及西南地区。其叫声与中杜鹃接近。

从外观上看,小杜鹃的背部羽毛主要以暗灰色为主,羽毛的边缘略带点蓝褐色或者蓝灰色,腹部羽毛多为白色,有着较宽的黑色横斑纹。

以上就是在我国分布的四种布谷鸟,这四种布谷鸟的习性大致相同,都是在繁殖期会在其他鸟类的巢中产卵,然后由被寄生的鸟孵化并且养育后代的,而且这四种布谷鸟的主要食物就是鳞翅目下的各种昆虫,而这些昆虫大都是农业害虫,所以它们对于我们来说是益鸟。

不过,就是这种巢寄生的繁殖习性容易为人诟病而已,但反过来想一下,这就是不同鸟类不同的生存方式而已,这也是生物互相牵制的一部分。

布谷鸟为何在麦收前后叫得欢,麦收结束后叫声就戛然而止了?

在四种布谷鸟中,除了少量四声杜鹃在海南岛为留鸟外,其他的都是夏候鸟。所谓的夏候鸟就是鸟类夏季在A地繁殖,然后秋冬季飞往B地越冬的鸟类,那么这种鸟类对于地区A来说就是夏候鸟。

由于布谷鸟在我国多为夏候鸟,所以每年的4-5月份它们就会从越冬期来到我国进行繁殖。当布谷鸟们大量地来到繁殖地后,它们就开始在田野上叫了。

叫声对于鸟类来说是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但是四种布谷鸟均为独居型鸟类,所以它们平时是不会叫的。但是到了繁殖期,这种独居的习性就会出现一个弊端,那就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同类异性繁殖。

于是,在繁殖期,布谷鸟们不得不用频繁的叫声来吸引同类的异性,这个叫声会一直持续到繁殖期结束,而这个时期恰好与人麦收的季节吻合,而麦收结束后,布谷鸟也不需要再用叫声吸引异性了,回归了原本独立的生活,这样我们自然就听不到叫声了。

布谷鸟不叫之后,去了哪里?

虽然在麦收后我们听不到布谷鸟们的叫声了,但是此时的它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悄悄地在田野里捉虫子,这种生活一直会持续到每年的8-9月,也就是说从布谷鸟不叫,到它们真正的离开还有1-2个月的时间是待在繁殖地的。

到了秋季,布谷鸟们不得不离开了,这倒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在非热带的环境中,到了秋季气温开始下降,主要以昆虫为食的布谷鸟会面临食物匮乏的情况,所以它们不得不迁徙,这一点与燕子的迁徙是一样的。

当然,不同的布谷鸟迁徙的路线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以我国最为常见的大杜鹃为例。大杜鹃在我国大部分是夏候鸟,也有一部分是旅鸟,对于旅鸟来说,它们对于我们只是个过客,不会过多地停留,而对于夏候鸟来说,它们每年的9-10月份开始迁徙。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我国的候鸟会迁徙到南方或者是东南亚地区越冬,但是根据鸟类学家的研究发现,大杜鹃从我国出发后主要的目的地是东非,也就是说大杜鹃要跨越万里飞往热带的非洲去越冬。

鸠占鹊巢的布谷鸟

上面我们简单的说了一下布谷鸟的繁殖方式,它们属于巢寄生性的鸟类,简单的说就是自己不筑巢,趁着其他鸟类的繁殖期,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鸟帮助自己孵化和养育后代的一种繁殖习性。

不同的布谷鸟选择的寄主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们通常会选择卵的形状与颜色与自己接近的鸟类,比如小杜鹃的卵多为白色或者粉白色,所以它们通常会选择柳莺、鹪鹩等卵差不多的鸟类;大杜鹃通常会选择大苇莺、灰喜鹊、伯劳、雅雀等鸟类寄生等等。

其实,不仅仅是成年布谷鸟有心计,它的孩子也很有心计,为了让鸠占鹊巢更加的顺利,布谷鸟的卵要比它寄生的鸟类的卵早一步孵化,然后刚孵化的小布谷鸟会无情的将鸟妈妈的卵推出巢外,然后剩下自己,以满足喂养需求(布谷鸟还不会飞就比成年的寄生鸟大很多了,所以食量也很大)

总结

布谷鸟是杜鹃属下四种鸟类的统称(对于我国来说),它们除了少部分为留鸟外,其他都是夏候鸟,而它们每年飞到我国繁殖的时间就在麦子马上要成熟以前,为了吸引异性它们会一直鸣叫,等到麦收后,布谷鸟的繁殖期基本结束,也就很少听到它们的叫声了。

但是,此时的它们并没有走,而是默默地在田野里抓害虫吃,直到8-10月(不同的布谷鸟时间略有不同)才会出发去越冬地,而这四种布谷鸟的主要越冬地是在遥远的非洲。

布谷鸟等收割完小麦,就不叫了,是迁移走了吗?

布谷鸟在我们北方麦区分布很广泛。这种学名叫做杜鹃的烏每年4一5月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发出”麦稍打垛,麦稍打垛…。”的叫声。提醒农人们,辛苦一年耕种的小麦快要成熟了。赶快做好收割的准备,把小麦收到家中。把麦秸砌成垛,做为煮飯的柴禾。在农历4一5月旷野里到处都能听到布谷乌的叫声,白天黑夜那里都能听见。小麦收割完毕的六七月,就再也听不到布谷乌的叫声了。

孩子们是很喜欢布谷鸟的叫声的,随着叫声,端午节就要到了。收完小麦农家的小孩们也可以吃几天白面面条了。因为喜欢,就经常询问农村那些博学的老爷爷。

老爷爷告诉我们,布谷鸟的学名叫杜鹃。它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它个头很大,而且很懒,经常把蛋生在别的鸟的窝里,还把鸟蛋扔掉。但是他又吃掉很多害虫,是益鸟。

布谷鸟只有在发情期才会发出叫声,用来招呼异性布谷鸟。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小麦快熟的季节。等到7月以后,它就不叫了。等到10月,它又飞回遥远的南方。

布谷的叫声给一代又一代的农村人,留下亲切的记忆!

张启峰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