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是从什么时候被西方嫌弃的?因为什么原因?

西方嫌弃俄罗斯,是骨子里就有的!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个大陆,占地1707万平方公里,亚洲面积占了四分之三,而全国的人口分布又有四分之三生活在欧洲。所以,亚洲人认为他属于欧洲,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属于欧洲,而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人却又不认他,也许正印证了那个玩笑:俄罗斯是“双头鹰”,正好一头盯着亚洲,一头盯着欧洲。

近代以来,从沙皇俄国到苏联时代,再到现在的俄罗斯,与西欧诸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化不断、纷争不绝,二战以后又加入了一个美国进来,三者之间“相爱相杀”,俄罗斯与西欧诸国的关系也是渐行渐远。

沙俄时代的“欧洲宪兵”

1648年,欧洲“诸侯”混战的“三十年战争”结束,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同时也象征着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构建,在这个合约中,涉及到的“主权独立平等、不互相干涉内政、保持势力均衡”等原则一直使用延续至今,而其中的势力均衡则是我们读欧洲历史时经常看到的内容。

“势力均衡”既是沙俄进入欧洲体系的原因,也是之后遭欧洲排挤的根源。

1789年,以推翻君主制度为宗旨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推翻波旁王朝后,拿破仑时代到来,然而,除了当时的法国,欧洲各主要国家仍是君主制,拿破仑的法国打破了欧洲平衡,自然要面对旧势力反扑,在这场争斗当中,是当时的沙俄让盛极一时的拿破仑遭遇了“滑铁卢”,又是沙俄率领欧洲各国一路把拿破仑赶下台让波旁王朝复辟的。

战争结束后,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缔结合约,构建了新的维也纳体系,这同样属于一个倡导“势力均衡”的体系,所不同的是,沙俄因为战争中的表现,正式加入了欧洲体系内部,并成了欧洲君主制度的有力维护者。

维也纳会议之后,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等一些国家陆续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而这个时期的沙俄实力超群,实质上已经是欧洲的隐性霸主。在这些反对君主制度的革命中,沙俄四处出兵镇压,是镇压欧洲革命的主力军,所以也被称为“欧洲宪兵”,这个时期的沙俄,可以说是欧洲事务的深度参与者。

直到1856年,实力下滑的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于英法普奥等国,“欧洲宪兵”的使命结束。

苏联时期的“红色警戒”

我们很多人玩过一款游戏—《红色警戒》,为什么叫红色警戒呢?因为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蓝色代表的是勇敢和忠诚,红色则代表血腥和暴力,所以他们用蓝色代表自己,红色代表了当时的苏联(军事演习中的红蓝军也是如此道理,西方国家和我们正好是反过来的),红色警戒其实就是对苏联的警惕和提防。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沙俄在欧洲的地位一落千丈,自身国内又是问题重重,无暇他顾。尽管没有被彻底赶出欧洲事务圈,但也已经被大国所排挤和提防了,而且由于他落后的政治制度,以及没有跟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节奏,国力衰退严重,又连续吃了好几次败仗,国内统治岌岌可危。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沙俄仍是以协约国的身份参战。但是,在1917年,俄国连续爆发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上台,这种与西方诸国截然相反的政体,本身就有着天然的对抗性,自然也会受到他们的敌视和排挤。

协约国的英法日美等国家更是选择直接出兵或是扶持反对派等方式来围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对各国围剿以及国内的叛乱,在列宁的带领下,新政府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终于在1920年底打败了各股反对势力,彻底巩固了新生政权。并于1922年底建立了“苏联”,这个存在了69年的政权,从成立之初,就成了西欧的梦魇,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曾经的沙俄,此时的苏联,各自都想推翻彼此的统治模式,自然是水火不容的,再加上二战之后苏联实力暴增,野心渐长,甚至在冷战中一度强大到四处出击,欧洲各国对其更是恐惧,也使得苏联再一次到了被欧洲各国排挤的境地。

俄罗斯时期的“不良少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曾经盛极一时的世界一极、欧洲一霸轰然倒塌。继承“衣钵”的俄罗斯也是积极奉行西式“民主”,东欧各国纷纷仿效,积极向西欧靠拢,想着重投怀抱,可是,终究还是事与愿违。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一方面制度上完全西化,向西方希望的样子进行转变,另一方面,也曾经有过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打算,可是,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你能想象到一头大象进浴缸洗澡的情形么?”这就是西欧拒绝俄罗斯加入的最直白的回复。

西欧对于俄罗斯依然有着深深的恐惧感,毕竟在他们看来,俄罗斯的前身都太具有侵略性了。时时提防一个“有前科”的人,这就是西欧国家对于俄罗斯态度上最为形象的比喻。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使得西欧各国再一次印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早就知道他不安好心”,这是西欧各国的普遍想法,即使普京带领的俄罗斯早就放弃了融入欧洲的幻想,经历这次事件后,西欧诸国也是很难再次接纳俄罗斯了。

文化传统差异大

除了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以外,还有几个原因也是西欧一直拒俄罗斯千里之外的缘由。

一是民族不同。俄罗斯人属于斯拉夫人,在西欧人眼中,斯拉夫人属于蛮族,一直没有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可,即使同一时期的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已经“洗白”进入了欧洲主流,斯拉夫人的俄罗斯却是一直被排除在外。

二是宗教信仰不同。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虽然说起来东正教与天主教都属于基督教,但两者之间却又矛盾很深,都以正统自居,就像《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剑宗”“气宗”一样,大家水火不容,矛盾非常严重。

三是侵略性强。历史上的俄罗斯,曾经也只是弹丸小国,鼎盛时期国土面积曾经达到过2200万平方公里,即使是现在,也还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体量。从弹丸小国到国土面积第一,这中间伴随的就是侵略,即使是苏联时期,这种侵略性也是不减。而西欧都是小国,体型上比俄罗斯不知要小多少倍,再加上俄罗斯庞大的军事体系,使得他们对俄罗斯存在深深的恐惧感。

结束语:

国际关系的背后,永远都是实力在作祟。

以前的沙俄,能够进入欧洲关系圈,也有一个关键点在于他当时的实力不强,还不足以对其他各国形成压倒式的威胁,所以接纳他没有问题,只要存点戒心即可。

可到了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时代,情况却不同往日,至少他的军事实力太强了,讲求势力均衡的西欧各国,无法接受一个如此强大的俄罗斯来打破平衡。

西欧靠紧美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在于有俄罗斯的存在,否则没有美国,他们不敢想象俄罗斯会怎么对待自己。

所以,从历史、民族、信仰等多方面考虑,俄罗斯想融入西欧,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不被接受,俄罗斯却也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国家,在欧美的制裁中一路走了过来,尽管脚步并不轻盈。

这样的国家,您怎么看呢?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是从什么时候被西方嫌弃的?因为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就非常尴尬了。

世界上大概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俄罗斯一样人厌狗嫌了。在欧洲人眼里,俄罗斯是真正的东方国家;而在亚洲国家眼中,俄罗斯又是典型的西方国家。

但两头不被待见的俄罗斯,在彷徨中一直有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像欧洲一样瞧不起亚洲,坚决自认为是欧洲国家。

而结果就是,西方世界更加厌恶俄罗斯,比恨铁不成钢还恨的那种。而这种讨厌,从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沙俄帝国诞生时就开始了。

那么,为何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如此看不惯呢?静夜史认为至少有以下原因:

1、宗教冲突

今天的西欧国家乃至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信仰天主教和新教,而俄罗斯则信仰东正教。

虽然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都有着同样的起源,但就和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一样,耶稣去世后,信徒们因为教义理解等因素出现巨大分歧,并最终在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和希腊正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

因为基督教的分裂,这些信仰天主教的国家和东正教的国家逐渐势不两立。

1453年,以东正教为国教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末代国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后,他的弟弟带着两儿一女逃到逃到罗马,女儿是索菲亚·帕列奥洛格公主长大成人后,罗马为借助俄罗斯力量抵御奥斯曼土耳其,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公主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随后伊凡三世自诩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号称“第三罗马”,并将国徽定为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双头鹰。到伊凡四世时期,这位大公自称“凯撒”,加冕为沙皇,沙俄帝国由此诞生。

自称“第三罗马”对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而言是攀了高枝,却让俄罗斯成了天主教世界的天然敌人。

尽管后来的天主教又发展出新教,但对俄罗斯的敌视仍不曾停止。而不仅仅是俄罗斯,信仰东正教的巴尔干半岛地区一直以来也不被西方世界接纳,他们成为欧洲最落后的地区。

所以,俄罗斯被嫌弃,和宗教冲突密不可分。

2、种族矛盾

虽然宗教足以让两个国家和民族势不两立,但并不意味着不同宗教信仰的两国不能和平共处,比如我国和巴基斯坦。

所以,俄罗斯不被西方接纳,一定有比宗教冲突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种族对立。

1236年开始,蒙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二次西征,横扫整个东欧,俄罗斯大公们几乎被屠杀殆尽,而其后建立的金帐汗国更是统治了整个东欧平原长达250多年之久。

250年对于人类历史只是沧海一粟,却深刻改变了俄罗斯的民族结构。因为这段屈辱的殖民史,被蒙古人混血同化的俄罗斯人被西欧国家认为是白皮蒙古人,在心底予以排斥。

而俄罗斯在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后,确实继承了蒙古人噬土成性的扩张特性,这使得俄罗斯周边国家深受其害。

虽然俄罗斯鲸吞了整个西伯利亚,甚至对我国北方领土趁火打劫。但无论是沙俄、苏联还是俄罗斯,始终将外交重点放在欧洲地区,这样可以实现俄罗斯西化的目标,让俄罗斯更加“欧洲”。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西方人对俄罗斯更加讨厌。尤其是苏联时期,不惜一切代价向西方输出无产阶级革命,使英法等国厌恶苏联甚过纳粹德国。

3、现实纠葛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抵触,与其说是嫌弃,不如说是惧怕,因为俄罗斯太大了。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虽然在世界近代史上多数时间发展滞后,但巨大的体量使得俄罗斯一直令他国不敢小觑。

这样的体量,在以小国为主的欧洲国家中,实在太过显眼。这意味着俄罗斯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不可能屈尊人下。

而西方国家却不需要这样的领导。自二战以来,是美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迅速恢复了元气,美国还组建了“北约”对抗共产主义阵营。这意味着自二战以来,共产主义制度的俄罗斯就被排除在外。

尽管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改旗易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叶利钦为融入西方更是低三下四。但俄罗斯相比于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样的小弟还是太大了,加上恐怖的核武库,西方国家怎敢接纳?

最重要的是,苏联解体后,失去苏联制约的波兰、斯洛伐克以及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小国为防止俄罗斯卷土重来纷纷加入北约以求自保。在这样的情况下,拉俄罗斯进群,是要俄罗斯在北约内部欺凌那些受害者吗?

所以俄罗斯不受西方世界待见绝非偶然,因为宗教、种族及现实利益等的激烈冲突,昨日的俄罗斯人神共愤,今日的俄罗斯两头讨嫌,未来的俄罗斯也将在西方国家的鄙夷和不屑中被继续嫌弃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是从什么时候被西方嫌弃的?因为什么原因?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他们的“精神王国”——基督教,一个是他们的“世俗世界”——君主制国家。不管哪个时期,俄罗斯都在这两个方面被西方嫌弃着。

另外,从古至今,西方国家都有深深的“种族主义”,他们在种族上对很多国家是排斥的、嫌弃的,包括俄罗斯。再加上现在西方的老大美国要拿俄罗斯续命,这种隔阂就更加深了。

一,罗马帝国时期就嫌弃斯拉夫人

白人被分成很多人种,实际上他们都是“欧罗巴人种”,古代以部落社会的形式,生活在欧洲大陆上;不断地迁移、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种族。罗马帝国兴起后,罗马人是高高在上的,在他们眼里,其他种族都是“蛮族”,最有名的“三大蛮族”就是: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

欧洲人在罗马帝国时期,也接受了这种定位,在他们眼里,“伟大的罗马是文明的”,即使过了黑暗的中世纪,他们还把罗马视为神圣和伟大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欧洲帝国诞生,都以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为最高追求。拿破仑这样,希特勒也这样。

日耳曼人打败罗马帝国,建立了横贯欧洲的法拉克王国。日耳曼人很有意思,他们打下罗马的城邦后,自己不愿意管理,而是交给罗马人去管理。但对于同是“蛮族”的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他们就不客气了,抡着大斧子把他们打到天涯海角,凯尔特人跑到海边,躲到岛上。

斯拉夫人打仗非常勇敢,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团结,在和日耳曼人的战争中,他们总是输在内部的争斗中,这是一个悲剧。被打败后的斯拉夫人四处逃散,分裂成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所以,从欧洲历史上那些“蛮族”之间的争斗来看,在罗马帝国时期,斯拉夫人就被嫌弃了,俄罗斯人就是东斯拉夫人,所以,当然包括俄罗斯。

二、东正教不被欧洲见容

西方国家对基督教有着非常深的迷恋,即使到今天,基督教在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要,美国白宫还有巫师呢,“圣经”是西方人必读的经典,居家必备的宝书。在无神论者眼里,这其实就是迷信;但在信徒眼里,这是一种“崇高、尊贵”的精神信仰。

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一开始也不被人接受,耶稣的信徒们四处传教,被打得到处躲藏。后来帝国统治者发现,民众“信教”以后,变得顺服,宗教有利于统治;于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得到快速发展,教会变得富有、教皇变得权力很大,可以制约皇权。

有钱、有权,必然内卷,教会也不例外,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出现了。

新教的出现,是因为底层民众痛恨罗马教廷对所谓“异端”残酷的镇压、厌恶下级主教对民众无所不在地搜刮;到十四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要求“改革教会”的呼声,进而与动荡的政治局势结合,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出现了“新教”。

东正教的正式名称是“正统大公教会”,实际上他就是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出现的,他们主要在东罗马帝国,称“东罗马正教会”,认为自己是基于“正统派神学”,强调自身是正统性的宗徒继承教会。

不管什么“教”,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相互间残杀毫不留情,刀刀见骨,新教一开始在英国被天主教压制得如同邪教,被砍得人头滚滚;东正教也和罗马教廷截然对立,都说自己是基督教最正宗的根苗。而民众也在不同的宗教中被裹挟着相互对立。

而俄罗斯选择的是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延续,俄罗斯整体皈依东正教,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余荫,也全盘接下了“天主教”对“东正教”的仇视。公元1095年,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为了抵挡伊斯兰入侵,向罗马求援,招来了“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打着宗教的幌子,实际上是罗马教廷在贪婪地扩张和掠夺,为了维持东征军队的战斗力,教廷对军队犯下的虐杀、掠夺、奸淫等罪行不管不问,甚至鼓励,说这是“神圣的掠夺”;尤其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君士坦丁堡,天主教对东宗教的烧杀、迫害达到顶峰,从此双方结下“血仇”,东正教地区对西方天主教痛恨不已,而西方对东正教也嫌弃万分,这当然包括俄罗斯。

三、蒙古入侵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嫌弃更多一分

公元1242年,蒙古征服了俄罗斯诸公国,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附近建立了金帐汗国,一直到1502年,金帐汗国灭亡,蒙古人一共统治了俄罗斯二百五十多年。在这二百多年里,蒙古人和俄罗斯人有许多融合,特别是在血统上的融合。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这段历史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西欧各国几乎都是日耳曼人的后裔。日耳曼人能打,即使血统融合,也是日耳曼人融合别人,父系都是日耳曼人;但俄罗斯人恰恰相反,父系上大多能追寻到蒙古人那里。以至于俄罗斯现代学者都说:俄罗斯族人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也无关。

“撕开一个俄罗斯人的脸皮,你会发现一个鞑靼人(蒙古人)”,这既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嫌弃态度,也是西方“欧罗巴人”对东方“蒙古人”的一种恐惧和偏见。西方经济越发达、文化越发展时,他们的恐惧和偏见就会变成“看不起”,甚至歧视。介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则首当其冲,他们在西方眼里,已经不是“蛮族”斯拉夫人了,而是野蛮可怕的鞑靼人。

四、拿破仑在俄罗斯的失败,加深了西方对俄罗斯的恐惧

欧洲西方国家为了维持国家间的秩序,他们一直尊“神圣罗马帝国”为祖,谁能称霸欧洲,得到“皇帝”的称号,都能得到西方人的尊敬与崇拜。从本质上来说,在“维也纳体系”没有建立之前,拿破仑的主张和希特勒没有太大区别。

拿破仑在欧洲所向披靡,一统天下,1812年,他率领法兰西大军打进俄罗斯,两年多时间,六十万大军消失在白雪皑皑的俄罗斯,直接导致法兰西帝国的颠覆,也让俄罗斯军队首次打进欧洲的中心——巴黎。

沙俄在欧洲简直像开挂了一样,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让黑海中立化、支持了多瑙河流域小国家的独立······,这都是欧洲强国不能容忍的;但拿破仑灭亡,欧洲的“反法同盟”国家不得不在维也纳会议上对沙俄让步,给俄国人可以随意干涉欧洲事务的地位和权力,从而确立了沙俄在欧洲的“宪兵”地位。可想而知,西方国家那个时候多矛盾、纠结,就对俄罗斯有多嫌弃。

五、苏联的建立,让西方对俄罗斯在嫌弃的同时,又加上一份恐惧

沙俄灭亡,苏联建立,西方国家视苏联为洪水猛兽,他们联合出兵,打算把苏联扼杀在摇篮之中。苏联为了平息外部压力,一方面在外交上和各国周旋,另一方面,末代沙皇全家被杀,断了这些国家把沙皇再次推上王座的念头。

没有了宗教,西方国家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世俗的王权,西方国家长久以来的历史便变得不能自圆其说。欧洲王室基本都是亲戚,他们惺惺相惜,兔死狐悲;他们恨死了这个新政权,在本来的嫌弃基础上,有多处几份恐惧。

冷战时期,在美国的带领下,西方国家和苏联全面对抗,终于,苏联解体了,但这也只是消除了西方国家一点迫在眉睫的恐惧,对俄罗斯的嫌弃丝毫没有改变。尤其是英国,简直把俄罗斯恨入骨髓,不管俄罗斯怎么变化,他们都不能满意,这是历史,没法子。

现在的美国,继续在苏联解体后收拾俄罗斯,一方面他是西方的头领,要把西方国家聚在一起,另一方面,这也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事,让欧洲不至于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带领欧洲和美国对抗。所以,保持对俄罗斯的压力,让欧洲和俄罗斯走不到一起,是美国保持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美国不会让欧洲统一强大

不管世界怎么变化,西方对俄罗斯的嫌弃,从时间上来说自古就有;这种嫌弃的原因是全面的、根深蒂固的,看不到消除的迹象。

像極了小丑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