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寄老洞听说过吗?以前家里老人活到60岁就要送到山上,建个刚好容下一人坐下的石屋,每天送饭尽孝。送到第三天,老人吃过饭和孩子招手作别,孩子就把门封住,老人就算寿终正寝了。

人以前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经常挨饿受冻朝不保夕的动物了。生存和延续始终是一个物种的第一要务。动物不养老的原因都是因为养老会影响族群的发展壮大。

生产力低下决定了动物没条件养老,目前只有人类的生产力能够兼顾老人

衣食足方能知礼仪。新石器时代人类站在蓝色星球的食物链顶端,结伴成部落,靠狩猎采集为生。

高智商让人类一口气灭绝了猛犸象在内的几十种大型哺乳动物。只有这么高效率的狩猎者,才有足够的能力把部落里的老人养起来。

后来赡养老人、帮扶残疾人成了人类族群文化的一部分。以道德和法条规定下来,让人世代传承。

非洲狮群已经算是非洲草原上最成功的狩猎者了,它们的猎获和人类比,效率还是太低,不能进化出赡养老迈个体的生活习俗。

如果有狮子老到不能狩猎就会被驱逐,评委就是雄狮。雌狮年轻的时候,雄狮叫它们小甜甜,让它们留在自己的领地上,当自己的饭票,给自己生儿育女。

雌狮老到吃的肉比它能打到的肉还多时,雄狮的渣男本色就会暴露无遗,就该叫雌狮老太婆了,还会把它赶出狮群,让她去自生自灭,非常残酷。

不只是老年的雌狮,就是雌狮受伤了也会被重狮群赶走。比如尾巴断掉了,这样奔跑的时候就没有尾巴做方向舵,调整身体平衡,狩猎本领大打折扣,可恶的雄狮也会把它赶走,也让它自生自灭。

雄狮咋这么讨厌呢!天道好轮回,不曾饶过谁。要是一头雄狮稍微老了,会被别的流浪雄狮咬死或者赶走,被赶走的雄狮命运更悲催。速度本就比雌狮慢,大部分都饿死在野外。

动物们大都没有子女养育照顾父母的现象,这是生存压力决定的。不过有个别天生有感恩之心的动物会养育父母,不过这样的动物个体都非常少见,下面会谈到。

不像人类点亮的是智慧树,动物点亮的是技能树,老年个体的经验指导价值不大

人类进化是以智商为主,群居生活,社会结构非常之复杂,经验之谈对族群的延续特别重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靠着过往的经验,可以让子孙种地是多打粮食,狩猎多打猎物,还能躲灾避难。

要是发生族群间的战争,老年人几十年的经验积累,见多识广,可以用各种计策让本族群获胜的概率大大增加。军师的一个战略指导比将军打上几个胜仗要厉害几倍。

动物之间的争斗,用到计谋的地方很少,主要还是靠着天生的本能,比如爪子更锋利、身体更强壮。一般动物的头领就是族群里武力值最高最能打的个体。

人类族群中武力值最高的一般做不了统帅,唯一一个例外是项羽,他算是最能打又是统帅的人,最后十面埋伏身死乌江,留下一个词叫匹夫之勇。

如果一个人类族群把老人都抛弃了,当对方族群给你玩经验和智慧时,那么会被打得很惨的。

其实从人类有文字后,族群之间拼的就是经验和智慧。有大量智囊的族群更容易胜出,毫无疑问有经验的智慧老人是最厉害的,古时候就有姜太公辅助周武王定天下。

在人类社会智慧比蛮力厉害的不是一丁半点。日本人在唐朝时期第一次走出孤岛,在朝鲜半岛的白江口和唐朝军队战斗。日本4万对阵唐朝1万多人。

那时候日本刚进入文明社会,类似咱们的夏朝,什么兵法都没有。咱们这边孙子兵法都存在1200多年了,一会诱敌深入,一会十面埋伏。唐军以伤亡极小的代价,把这4万人全灭了,一个没跑了。整个日本列岛的人都跪服,可劲地学习唐朝。

如果是几只老年狼生活在狼群里,自己没有捕猎能力了,得靠族群养活,给原本就不富裕的狼群带来食物危机。

哪天和别的狼群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能帮的忙就是在旁边给大家加油。打败了仗,它们问你怎么不狠狠地咬啊,用虎牙咬啊!哈哈。不但帮不了忙,还气你

下次带着老狼一块狩猎,终于把一群羊围在了包围圈里,狼王信心百倍,狼兵们个个跃跃欲试。羊群中传发出阵阵绝望的咩咩声……

最后头羊突然发现包围圈有几只老狼很脆弱,一声令下冲了过去,一头顶得老狼屁滚尿流,包围大阵顿时失效,羊都跑了,那个冬天这群狼都饿死了。

有个别动物有照顾父母的举动,当然这只会发生在食物充足的时候。

自然界就是这么神奇,除了人类,别的动物几乎没有长时间食物充足过,能保证自己活下去就已经很难了。要是食物充足的话,很快就会被新生命填满空间,陷入动物版本的“人口陷井”。

就我的观察,目前唯有狗这种动物存在着子女照顾父母的现象,并且非常少见,就连灵长类的猴子都没有这个习惯。大概是狗子跟着人类一万多年,食物没别的动物那么紧张吧。

前段时间不是有窝小狗,狗妈妈在栏杆后边,栏杆外面主人喂小狗,有两只小狗竟然叼着香肠跑过去喂狗妈妈吃,让人惊叹不已。

我发小家养过一只柴犬,下了七八只小狗,最后就一只活了下来,他们家一直养着大狗。我们上高中那会,老狗眼睛都看不清楚了。小狗就在隔着一个过道的另一家生活。

小时候大狗去看小狗,总是看到它的狗盆空空的,以为它没吃的,总是把骨头和肉叼给闺女吃。自己家主人拦都拦不住,它偷跑出去也得给小狗送去。大狗老了,狗闺女知道把狗盆往它跟前推,这是我唯一见过小狗长大后知道照顾老狗的案例。

写在最后:

动物老了没有生存能力,它的子女是不知道养育照顾它们的,哪怕是群居动物它们也不会。这是因为动物的生产力太低下了,生存压力大,不会形成照顾老年个体的习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这也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动物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观察许久,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乌鸦反哺的现象。和动物们比人类真幸福!

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大多数动物的父母和子女并不会长久生活在一起,因此自然也就谈不上子女养育照顾年老的父母了。

图示:猛禽金雕幼崽,在成年后就会被赶走,啃老在动物界是不可能存在的

为什么子女和父母不长久生活在一起呢?

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子女一旦发育成熟有了独立生活能力,就会被父母驱逐,或者父母就会离开,留下子女们独自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如果父母和子女长久呆在一处,那么最后的结果那多半就是大家都一起饿死。

图示:长臂猿夫妻

以灵长类为例,长臂猿夫妻独自过日子,不和其它长臂猿厮混在一起,小长臂猿长到亚成年就会被父母赶走,让它们自己寻找生存环境,也去寻找自己的配偶,组建成一对对新的长臂猿夫妻,长臂猿这个物种也因此得以世代延续。在这种物种延续策略之下,父母和子女之间并没有什么长久的亲情可言。

图示:豆瓣9分以上神作推荐,BBC纪录片《王朝》

即便是群居的非洲杂色狼,雌狼在成年后,也会离群而去,并试图建立自己的群体和王朝,如果女儿和母亲的领地相邻,甚至还会发生女儿侵略母亲的领地,将母亲驱逐的事情,更不用谈赡养母亲这样的事情了。这在BBC的纪录片《王朝》中有记载,而观看此段情节的观众在弹幕中劝告那个逆女不要太过分!但面对大自然的残酷,有时候只能保持沉默,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存策略,这其中绝大多数都违背人类的生存策略和道德伦理。

当然自然界中也存在子女中的一方和父母长久相处的群体。

图示:形成母系社会的东非狒狒

有些动物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模式,比如灵长类中的狒狒、黑猩猩等等,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子女中的一方常常会留在群体中,另一方在成年或亚成年阶段会自己离开群体或者被驱除,根据是雄性还是雌性被驱除,动物学家将这些社会分类为父系社会或母系社会,人类就是典型的父系社会,女儿嫁出去,儿子留在家中。如果反之,是儿子离家出走,女儿留在家中招上门女婿,那就是母系社会。

当然,动物们这么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近亲繁殖,至于为何形成了父系或母系社会,可能是进化的偶然,毕竟无论是驱除雌性(如黑猩猩和阿拉伯狒狒)还是驱除雄性(如狮子和东非狒狒),都能达到防止近亲婚配的目的。

对于母系社会来说,为了防止父女乱伦,通常雄性动物只会在群体中呆几年的时间就会被其它雄性赶走。而在父系社会中,为了防止母子乱伦,雌性动物则常常更换群体。所以无论父系还是母系社会,要么有长久的父亲,形成长久的父子关系,要么有长久的母亲,形成长久的母女关系,如大象群体,雄象成年后会被驱除,除了交配期,大象群体中不会有任何成年雄性,交配结束成年雄性大象也会离群,但不会有长久父母子女关系。

图示:埃及狒狒又称阿拉伯狒狒,这是一个父系一夫多妻制社会,儿子们成年后在父亲身边组成群体,有类似人类家族的雏形

在这些群体中可能会形成某些类似人类父爱或母爱的感情,但动物们限于自身能力,也很难照顾年老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因为年老的父亲常常会被儿子们篡权,这一点就和人类的王朝差别不大。在阿拉伯狒狒的父系社会中,没有哪个老父亲能得以善终,虽然它子孙满堂。

  • 那么在这些群体中,子或女会赡养年老的父或母吗?并不会。

在这类群体中,年老的父或母,常常会离开群体独自死去,比如年老的雌狮或受到重度创伤的雌狮,可能会把自己还幼小的孩子托付给自己的妹妹们照顾,自己找个地方养伤或者安静的死去。在这方面大象群体有最多的传说,年老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的雌性大象,会告别象群,踏上找寻大象墓园的传说之路。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大象墓园,只不过年老大象会离群独自死去的事实是真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多数动物群体,甚至包括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狮群,也缺乏照顾自己年老的姐妹或母亲的能力,大自然如此残酷,任何不合时宜的温情,都可能让群体覆灭。不过,对于这类形成了相应社会模式的动物,唯一能确定的是等级地位,通常长辈,在丧失生存能力之前,在群体中会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存在按辈分排列社会地位的雏形现象,倒和人类社会有两三分相似性。

图示:灵长类动物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形成壁垒分明的等级。通常高等级雌性的后的会自动获得更高的社会等级,在母系社会中拼妈是常态。

最后有必要提醒一句,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衰老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图示:迟暮的雄狮

在动物园中的多数动物,其平均寿命通常比野外同类多活1/3到两倍左右!当然这是指那些管理良好的动物园。这里只说成年的动物,至于那些连成年都长不到就死去的野外动物不论。即便是食物链巅峰的猫科动物,其幼崽能活到成年的概率在大自然中也低于1/3,其它动物的数据就更加等而下之了。而大多数野外的成年动物远未到衰老,就已经因种种原因丧命才是常态,衰老在大自然中不是常态。

2016年,一篇发表在“ 科学报告”上的研究证实,动物园中的多数哺乳动物预期寿命通常比其野生同类的寿命更长。首先,所有食肉动物,在圈养中的寿命都比在野外长。这种效应在野生寿命短,死亡率高的小动物中最为明显。生活在动物园对寿命较长且死亡率较低的物种的寿命和死亡率影响较小。

动物园饲养的约84%的哺乳动物,在动物园中的寿命高于野生动物。对生命节奏快,寿命短,死亡率高的物种来说最为明显。毕竟在动物园里,这些动物受到保护,不受食肉动物,食物竞争和恶劣气候的影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动物园里就一定比生活在野外更好,尤其对群居动物而言更是如此。

总之在大自然中,能够有资格衰老的动物并不多,这其中雌性大象可能是佼佼者。大多数动物无论是群居的还是独居的,早在衰老之前就会被其它动物给吃掉,又或者被大自然的环境变化给淘汰,比如在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中,每一次冬天每一次大雪都意味着许多动物的死亡。

另外,大多数动物并没有能力照顾衰老的父母,反之父母其实也没法照顾过于衰弱的子女,无论幼年动物动物还是衰老的动物,终究得靠自己生存,父母的照顾也是有限的,它们并不拥有人类这样无微不至的技术,能够将本无法在大自然中存活的孩子成功挽救回来,这样的奇迹完全依赖于人类的技术进步,而不仅仅是人类的伦理。

欢迎关注,谢谢点赞

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动物老了,没有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照顾它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几种的动物年老后的生存方式。

乌鸦

乌鸦反哺是我们从小学就学到的一则孝敬老人的故事。它主要是说小乌鸦在成年后,会照顾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乌鸦,就像当初老乌鸦照顾小乌鸦时一样。

其实,这里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首先,乌鸦的寿命大都在13年左右,而且它是终生一夫一妻制的动物。每年乌鸦都会生产,每一窝蛋需要半个月左右的孵化期。雏鸟孵化之后,由乌鸦夫妇共同抚养1个月左右,此时的雏鸟才会有生存能力,这时,雏鸟就会飞走自己筑巢。

雏鸟筑巢的位置大都离父母很近,这或许它们会照顾父母的唯一证据了。因为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现任何乌鸦反哺的真实的案例。

但是,从古至今的流传并不是空穴来风,虽然乌鸦反哺的真实性还有待于考证,但是,既然是被流传至今相信肯定有着比较高的可信度。

狮子

通常情况下,群居动物更容易发生子女照顾年迈父母的事情。而狮子就是如此,不过狮子却有些特殊,子女对母狮和雄狮的待遇截然不同。

01 雄狮

狮子是群居动物,而在狮群中往往只有一头雄狮,它就是狮王。狮王有着绝对的交配权,但是狮王的成王之路确实充满了坎坷。从2岁起,狮群中的小雄狮就会被赶出狮群独立生活。雄狮不得不独自的捕猎和生存,这使得小雄狮能长大的几率大大的降低。当长大之后,它必须要挑战其他族群中的狮王成功才能拥有自己的狮群。

这时,老狮王,也就是这个狮群所有成年母狮的丈夫,所有小狮子的父亲就会被赶出狮群。而这时,竟然没有一位“亲人”出来帮忙。在老狮王战败流浪后,也不会有子女去寻找它照顾它。

它再次开启流浪的生活,此时年迈的雄狮已经不太具备自己捕猎的能力了,而且随时还有被鬣狗群和野狗群围攻的危险。

所以,狮子的子女是不会照顾年迈的雄狮的。

02 母狮

在狮群中,母狮们担负着生育和捕猎的职责。也就是说狮群中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都是由母狮们来完成的。而且在狮群中,当有母狮生育完后,所有的母狮都会轮流的照顾小狮子,就算是没有生育过的母狮都要哺乳小狮子。

任劳任怨,一心为子女的母狮自然也得到了回报。

一个狮群的成员更替,大都是雄性的更替,而母狮则是会一直待在族群中。当母狮老了,牙齿退化严重时,它的女儿们(儿子们都被赶出了狮群)就会帮它们带回食物。

猎奇君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关于年迈母狮的。一头母狮已经老的牙齿都快掉没了,它跟随年轻的母狮外出捕猎,当猎物轰然倒地时,年轻的母狮们并没有一拥而上分享劳动果实。而是先过去把猎物的皮毛全部撕开,然后扯下一块肉来送到年迈母狮的面前。

这正是狮子们的正常习性。它们的女儿们会照顾年迈的母狮,而雄狮一般都会被替代,自生自灭。

不会照顾父母的动物

在大自然中,动物们远比人类要冷血无情的多,虽然现在许多人已经越来越动物化了,但是大部分的动物,尤其是喜欢独居的动物它们的后代大都不会照顾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些动物连自己的幼崽都不照顾,比如卵生的一些动物,鱼、乌龟、青蛙等等,它们的后代不需要自己的父母抚养,而长大后的它们甚至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更别提照顾了。

综上,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动物是不会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的。因为这正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个表现。但是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群居的动物更容易有照顾自己父母的存在。

你还知道哪些会照顾自己父母的动物呢?

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动物一生都在为生存与繁衍奔波,“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正常戏码,衰老意味着“弱”,则为“鱼肉”,在动物世界中衰老是罕见的,也是不受待见的,人类是个例外。

动物会不会赡养父母,分为两种情况:

1.子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小海龟出壳自己游回大海,很可能它们一辈子也不会见到自己的父母,即使见到也只是“陌生龟”。很多鱼类、两栖动物通过甩子产出后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结尾是它们找到一只青蛙就认为是妈妈,事实是这只青蛙大概率不是妈妈。

2.即使知道父母是谁,还存在分离与不分离两种情况。近亲繁殖与资源共享对物种来说是灭绝性的打击,物种都会演化出规避策略。

雌狮会对幼崽全方位保护,教授生存技巧。当然雄狮成长到亚成年,母狮又会翻脸无情,将它们逐出领地。雄狮出走后需要击败其他领地的雄狮才能获得交配权,一生很难再与父母相遇,因此雄狮不存在赡养父母的可能。

当雄狮衰老,外来者会打败它,抢占领地,同时享有“后宫家眷”,而幼崽直接杀死。老雄狮要么在竞争中死亡,要么孤独的流浪,最终没有能力狩猎饿死,或者遇到鬣狗群被杀死。

雌狮子比较容易善终,但也只是相对来说的。雌狮默许雄狮之间的竞争,甚至任由外来的胜利者“杀婴”,这也是一种规避近亲繁殖的策略。一般来说雄狮可以在族群中统治几年,如果没有竞争,当雄狮在族群中呆到了女儿成年就会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这种情况常在单一雄狮统治五年以上的狮群中发生。

被困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狮群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受环境的限制,狮群无法执行规避策略,导致狮群剑走偏锋,“一锅大乱炖”,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它们只能走向灭亡。

成年的雌狮子可以一直待在族群中,只要族群中存在幼崽,无论是不是她们的子女都会帮忙照顾。也就是说,当狮子幼崽出生,它其实有好几个妈妈。雌狮子成年后会反哺年迈的“妈妈们”,但是大多数雌狮同样活不到老年。顶级掠食者长期捕食不到猎物是常有的事,年迈的狮子更容易饿死,而且老弱病残会拖累族群,被对手优先输出。

食肉动物在捕食食草动物时也会专挑老弱病残下手,当你是“食物”的时候,没有衰老可能。老虎与狮子类似,不过东非大草原可以养育出大量的食草动物,而山中的动物密度较小,老虎需要拥有更大的领地,老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东北虎虽然拥有王者之风,但终有力不从心时,它们预感到自己生命快要终结,通常会找到一处群山之巅,安静地老去,它们的子女都有自己的领地需要管理。

大象认为自己时间快要到了就会离开族群,去往神秘的祖先埋骨地长眠。狗也有类似的情况,它们似乎能感觉到时间临近,安静地躲在角落等待。一些散养的狗,年迈时会突然失踪。有心的主人外出寻找时发现它们会出现在经常玩耍的地方,或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安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狗是延续了狼的特性,强壮的狼可以统领或跟随狼群,但当它们衰老就会被驱逐,有的狼感觉到自己不行了也会自行离开族群。孤狼难以生存,何况是年迈的孤狼。生命的最后,它们为了躲避其他野兽的袭击,通常会找一块隐秘而又安全的地方独自“离去”。因此“狼性”也不存在赡养,非洲杂色狼甚至会出现出走的子女与父母相互争夺领地的情况。

有没有感性的动物家庭?

人类就是,人类也是动物,但人知其父母,动物只知其母。动物或许也想对父母不离不弃,但环境不允许。想象一下,被天敌围追堵截时,强壮成年的个体会保护种群中的老弱病残吗?如果总是老弱病残逃走了,成年个体牺牲了,结果就是物种灭绝。长期演化告诫它们,自私地逃跑留下繁衍的火种才是种群的希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面对强敌,保护幼崽的母亲。同样是为了延续种群,因此常说母爱伟大。雄性争斗更多是为了领地或者交配权,母系社会则相反。

最后

动物大多难以善终,在有限资源中,强者获取能量,弱者供养它人,动物世界是一场永久的淘汰赛,即使存在感性的动物想要赡养弱者,那么它也会被拖累成弱者,这是反繁衍的,因此动物多数不会赡养父母,或者说在淘汰赛中没有能力赡养,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在动物世界,大部分动物作为子女并不会照顾年老的父母,只有在极少数物种中会出现与人类社会类似的“赡养”行为。

为什么动物不会赡养自己的父母?

对动物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赡养父母”、“孝顺父母”的意识,或许这听起来冷酷无情,不过动物界本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地方,对所有动物来说,一切行为只为了生存和繁衍。我们不能以人类社会的道德习俗来臆测动物的行为,而是要基于自然法则来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首先,对动物们来说,寿终正寝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可以用“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形容。在动物界,每天都会上演无数场生死搏杀,正常情况下动物还没等老死就被捕食者或竞争对手杀死了。除此之外,疾病、饥饿、人类猎杀等也是让它们断送性命的危险因素。老实说,动物们能活下来就已经很难了。以狮子为例,野外狮子的平均寿命只有10年,八成左右的狮子活不过两岁,成年率仅三分之一。

其次,为了保持自己物种的生存竞争能力,一般动物在成年后都会被父母驱逐出门,独自闯荡。子女和父母分离后,此生几乎不会再有重逢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赡养了。

金雕的幼崽在成年后会被父母赶走

此外,在动物迟暮之时,往往能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近,它们更愿意选择离开群体,一个人孤独地死去,重回大地的怀抱。

最后,对于动物来说还有一点很现实的考量,那就是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它们一边要争夺有限的资源,一边要逃避天敌的追杀,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根本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精力照顾老人。如果真的学着人类赡养父母,可能最终的下场不是因为食物不足而饿死,就是因为跑得太慢被团灭了。

所以,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环境里,如果想要保证物种延续,动物们谈不起孝道,更难有长久的亲情可言。不过,在一些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中,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照顾年长个体的行为,比较典型的是虎鲸和大象。

动物有条件的“赡养”行为

虎鲸和大象都是家族性群居动物,社会属性较强。人们发现在这两种动物的族群中都存在子代照顾年长亲代的现象。不过这种“照顾”和人类社会的赡养完全不同,是一种有条件的行为。存在这种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性动物的生存非常依赖经验和知识,而在同类中,年长的个体往往掌握这方面的信息最丰富,它们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食物、哪里比较安全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危险。这些经验和知识的延续无疑可以提高物种的竞争力,对于物种延续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年长雌性对族群延续的积极作用叫做“祖母效应”。

年长的雌性虎鲸在整个虎鲸家族中发挥着照顾子孙和传授生存经验的重要作用。作为整个家族中的“长老”,祖母虎鲸可以凭借丰富的生存经验带领家族找到食物,并且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后代继续使用。不仅如此,它还负责孙代的教育工作,言传身教自己在深海中的捕猎技巧。虎鲸采用“强直静止”的手段制服大白鲨的知识,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虎鲸用身体撞翻大鲨鱼,使其腹部朝上,停止挣扎

作为族群中德高望重的存在,其他虎鲸成员会自发地尊重和照顾祖母虎鲸。为了适应它的身体状况,其他虎鲸会做出一些友爱的行为。比如当年老的虎鲸游不动的时候,整个鲸群就会聚集在一起合力将其身体托起后继续前进,不让它下沉。

大象也是具有社会行为的群居性动物,一个象群由年长的母象为首领,管理一个多代同堂的家庭。母象祖母在家族中同样担任着照顾、教育孙代和传递知识的工作。因为年长母象对家族的独特贡献,象群会刻意照顾它,为它在族群中留有安身之地。在年长母象身体情况不佳时,其他成员还会用象鼻安慰和爱抚年老的母象,陪它聊天,甚至一直守在它身边。

结语

赡养父母是社会文明演化的结果,动物界并不会演化出这种道德意识。现实地讲,对于动物来说赡养亲代是一件不划算的事,只有在对自身物种延续产生价值的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且这种行为的出现都隐含着一定的交换条件,不同于人类无偿的爱。

动物老了没生存能力时,它的子女会养育照顾它吗?

问:如果动物老了以后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其子女会不会赡养它呢?

养育子女是动物的本性,而赡养父母则是人类「独有」的文明。虽然题目中提到的是「它」,但人属于动物,那刺楸就把人类介入讨论的范围吧。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味知识。

人和动物有区别,人类知其父与母,而动物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当父母老了而没了劳动力,其儿女会赡养照顾他们,直至善终,在去世后其儿女和后子孙还会在过年、清明时去上坟祭拜,感恩和缅怀先辈,但动物可以吗?

一、动物不照顾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动物哺育下一代是不变的自然规则,抚养幼崽是先天的本能,其对幼崽的爱不输人类,因此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而人类却有「易子相食」的故事。动物长大之后就脱离了母亲的庇佑,在自然界要生存,就要躲避天敌和寻找足够的食物,整天都为了生存而奋斗,很难像人类一样在道德和精神层面上养育照顾老的。如果照顾老的,而在自然界生存又那么困难,别说延续后代了,活下去都可能不太现实,因此有了雄狮将老狮子赶出狮群的现象。另外,群居动物还好说,起码年轻的和老的生活在同一群体中,可能存在养育和照顾的现象,而独居动物即便是想养育和照顾老的也不太可能。

二、动物也有照顾老的例子

其实,某些动物会照顾老的,流传盛广的就是乌鸦反哺的故事,但真正见过的人很少,也许这只是一个寓言故事,毕竟人类对动物的认知也存在着错误,比如现在人类发现鸳鸯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忠于爱情。

三、在照顾父母方面,人类也有做得不好的

人类也有不赡养父母的,刺楸之前见过一个古装剧,剧中某个地方,父母老后动不了就会被送到活人坟墓室中,儿子和媳妇每天送饭并封一块砖,直到完全封死。而如今,这种陋习虽然没有了,但某些父人老了后,也有儿女也不管不问的现象,甚至几个兄妹间互相推诿,无人管的境况也很凄惨。

以上就是刺楸动物老了之后其子女是否会赡养照顾它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梦-千城 分类:情感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