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根据古今学历对照表!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三本!还考不上研究生了!在古代考上探花才能考上现在的研究生!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是“功名”。

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是“学位”。

功名和学位,是两个概念。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也是两个概念。

大体的区别在于,古代参加科举,只要一个人考中功名,哪怕只是考中最低一级的秀才,那这个人也能获得以下特权。(各朝秀才待遇不同,这里拿明清举例)

一,免除两人的徭役。

在古代徭役很重,什么是徭役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的劳动。而一旦中了秀才,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别人累死累活的干,而秀才却可以在家里下棋喝茶,悠闲自在。

二,免缴公粮。

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须给国家交公粮,而且交得特别多。如果谁家里有个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粮。在粮食短缺,视粮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这一条待遇别提有多实惠了。

三:秀才可以使用奴婢。

在明朝,国家明文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使用奴婢,即是你是地主,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使用奴婢。而秀才却可以。这一条是朝廷为了激励大伙读书,特意授予,让秀才区别于平头百姓的特权。

四:秀才可以免刑。

在古代打官司,老百姓上了公堂,第一个动作就是先给县太爷下跪,再陈述案情。即使是地主,富商也必须下跪。至于犯了法的老百姓,拖到公堂里,衙役们会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皮开肉绽,给个下马威再说。即便一个人是有钱人家,也难免会有皮肉之苦。而如果一个人是秀才,则就可以大摇大摆的站着。就算秀才犯了法,官府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更不能用刑。因为免刑就是秀才的特权。官府要打秀才,须要先呈报省级学政,革除秀才功名之后才能打。(秀才见了七品以上官员还是得跪着)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有特权。

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登长靴,青衫儒雅。而沒有功名的老百姓是严禁这样穿戴的,只有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这个特权。

想想看,老百姓见到七品官必须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

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税,秀才可以不交。

秀才的功名只要不被取消,哪怕犯了法,官府就不能对他用刑。

这是什么概念?妥妥的特权阶级了。

在古代,如果一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官府顾不过来,县太爷会把地方上的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的乡绅,而这个话事的乡绅往往就是秀才。

所以,别看一些戏剧里面总说“穷秀才”,就以为秀才的地位很低下。

实际上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清两朝,秀才的定位是“统治阶级预备队”。与“民”在身份上有本质性区别

只不过,由于古代的官太少(一个县,只有四个人有资格吃皇粮),秀才数量又多,基本没资格当官。有些秀才又不会理财,家庭条件一般。比老百姓强不了多少,远逊于地主老财。所以才显得很寒酸。

但这种寒酸是相对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秀才更寒酸。

再说举人。

秀才想要出仕,还得要去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省考),成为举人。

举人是什么概念呢?很夸张。拿明清举例说。

明朝立国276年,一共录取11万名举人。

清朝入关后268年,共录取15万名举人。

平均算下来,明朝平均每年产生400名举人。

清朝平均每年产生550多名举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两京十三省,平均分摊,每个省一年也就产生二十多个举人。

清朝多一点,但平均下来,每个省一年也不过产生三十多个举人。

每个省又有多少个县呢?至少不下50个。有的省将近一百个县。

这就相当于说,平均一个县,一年出不了一个举人。极端情况下,有些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由于稀少,所以在明清两朝,举人不仅有秀才享有的所有政治特权(范围一样,程度更深。比如秀才只能免两人徭役,举人可以免十几个人徭役和赋税。因此明清两朝有大把的财主自愿把田产放在举人名下),还可以直接出仕做官。

很多搞不清楚情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中前期至清末近五百年,都没有这种情况。

进士从明朝中前期开始,一定能做官,也就是百分之百能做官。保底就是县令。

而举人做官的概率也极大,只是很难出任高品级职务而已。

具体见下表。举人当不了大官,但一些十几年出不了一个举人队伍小县,举人想出仕,当个县令也不是稀奇事。

具体我们可以看《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后,不仅一贯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了范进的狗腿子。

县里的首富张乡绅也跑攀关系,又是给范进提供豪宅,送奴仆、丫鬟,还火急火燎的要跟范进结拜。要不是范进有老婆,估计张乡绅会把女儿嫁给他,结为亲家关系。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范进就是一夜暴富。

昨天的范进,还是个矮矬穷。仅仅只是一日之隔,他便当上总经理,出任CEO(没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能让范进的生活有如此大改变的,仅仅就是因为他考中了举人,拥有了特权。(人脉也是一方面原因,乡试由皇帝钦点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举人的选拔由这些官员说了算。因此考上举人就等于是与朝廷的达官显贵攀上了师生关系,前途无量)

当然,由于举人不是“天子门生”(不是皇帝钦点的),略受歧视,升官有门槛,极难坐到大官。而且一旦举人以举人身份出仕,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这等是自毁前途。所以大部分举人都不会满足举人身份,都会再接再厉,继续参加考试,争取考上进士。

而这也就使得举人的光彩被进士盖住,显得不那么耀眼。

至于说进士,明清两朝平均每年也就录取约一百三十人左右,平均划到每个省,也就几个人而已。

这种人在古代,属于天之娇子,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也就是一般讲民间故事小说里,出场人物经常会有秀才,偶尔会有举人,很少有进士的原因。因为民间草根作者根本接触不到进士。举人就已经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

不过前面说了,举人是可以直接当官的。哪怕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出仕。

所以,古代的秀才与现在的学士,以及举人与硕士,进士与博士,科举与高考。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没有可比性。

用不恰当的类比说,科举更像是高考(包含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

考生既是在考学位,也在考“公务员”身份。

一旦考中进士,那不得了。用宋朝汪洙《神童诗》中的句子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早上还在种地呢,晚上就成了天子门生,当了朝廷命官,保底也是处级,吃上了皇粮。

举人嘛,虽不是天子门生,但保底也是个实职副县级。

这种人生境遇,搁在现在,能想象?

现在哪有这么好的事?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赚钱养家糊口,还是得去应聘。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为人民服务,还是得去考公考。

如果应聘不上,拿不到offer。或者公考上不了岸。学历再高,也是浮云尔。

现在的社会,可比古代公平多了。

当然,古代人的学识以及知识储备与现在的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明清最有学问的人,搁在现在,估计也是半科盲水平。(不至于是文盲)

所以,如果对现代的研究生做针对性的科举培训,让其回到过去考试。考上举人,乃至进士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不过,这种后人欺负前人文化低的行为,没有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也是经前人传承下来的。我们没必要嘲笑古人知识浅薄。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小时候,每次和父亲路过一个村庄,他都会停止说笑,告诉我这里100多年前出了一个举人,姓吴,这个村叫“举人湾”,周围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时过百年,人们经过这里时,仍然会放慢脚步,心里仍有敬意,可见举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下面是一个清代科举制度结构图。可以看出,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而真正决定读书人命运的是乡试。因为乡试过关就是中了举人,具备了做官资格,命运随即发生重大逆转,难怪《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了举人后喜欢得发了疯。

一、举人和研究生哪个更难考上?

举人好考吗?想想孔乙己,考了一辈子,别说举人,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再看看吴敬梓笔下的范进,50多岁时还在考秀才,主考官周进看他苍颜白发,衣衫褴褛,想到自己也是50多岁时才中的功名,心生怜悯之心,于是给他点了个秀才。很多大文人像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不能说肚子里没有墨水吧,也都是考了大半辈子还与功名无缘,只得愤而著书。

举人太难考了。在明清两个朝代,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按各省人口数配给指标,每省最多不超过100名,全国录取总人数仅为1000至1200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要在现行高考中排名全省前100名才有机会!如果是全国统一录取,意味着高考成绩全国排名1200之前才能中举!所以,如果某地中了一个举人,当地会像过节一样开心、荣耀,连地方官都会觉得有面子,跟着沾光!

而现在考研究生,相对而言就容易得多了。2019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大约260万人,录取人数大约65万,录取率为25%。拿博士生来说,2019年我国各高校招收博士105169名。从数据上来看,过去考个举人的难度要远超现在考博士研究生。

二、举人和研究生的社会影响力哪个大?

过去别说中举人,就是中个秀才,就有了很多特权,可以免交税赋,见着官不下跪,如果吃官司还要先报请上面同意,而且不能用刑。要是中了举人,更是瞬间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名闻遐迩,轰动乡里。举人已经贵为官老爷,身份和地位同普通人有天壤之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种强烈反差。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本来是个乡村教书先生,穷屌丝一个,谁见谁欺,连老丈人都对他非打即骂。一朝中举,县里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望,大把送银子,还把自己黄金地段的一套房子送给他。这一切变化都在中举喜报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中举不但让范进疯了,让当地各色人等都变得颠狂,可见中举人的影响力多么强撼!

而现在别说硕士,就连考上博士,除了亲朋好友间庆贺外,其余人等波澜不惊,因为司空见惯。

三、举人和研究生的就业幸福感哪个大?

过去如果中了举人,可以直接补缺县令,最差也可以等待补位,并且还有进一步参加会试殿试的机会,前途无量啊,谁敢小觑?就算是举人运气差点,等不来官位,他也成为地方名流,与上层社会勾连一起,大把敛财发家的机会,很快会成为地方豪强。

当年我老家那位吴举人,听上辈人讲,有良田千亩,豪宅百间,妻妾成群,称势当地几十年。

如今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自谋生路,其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材,不乏行业精英,他们能凭一己之长,为国效力,其就业自主程度和方式,当然远超过去的举人。

将“举人”和“研究生”拿来对比,其实就是脑洞大开。说实话,聊这类话题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您觉得有点趣味儿就好。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古代无数寒门士子人心心念念的梦想。科举制自隋朝开创后,无疑是封建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发明。在科举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父业子承外,举孝廉也是一种渠道。

然而,“举孝廉,父别居”;“举孝廉,浊如泥”等俗语,也说明察举制并不能让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统天下后,他为吸引天下读书人来为朝廷效力,发明了通过考试就能做官的方式,名为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的运行制度愈加完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们共识。自此虽然历朝历代政权更迭,但科举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书往往被古人被视为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家庭常会为孩子雇一名塾师来授课,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门楣。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父亲考试考不上,儿子接着考,儿子考不上,孙子接着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亲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后才罢休的。

科举制一共分为四级。从易到难层层筛选,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

第一级是院试。

由各省学政主持,考场一般设置在各地县府。参加者名为童生(儒生),三年之内可考两次,考中者名为秀才(生员)。

考中秀才后一般来说虽不能为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比如说免税、免徭役、见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这其实已经是了不得了,因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目不识丁,听见衙门里的“威武”都会唬得连忙下跪。秀才在乡镇里也算数的上名的人尖儿了。

第二级是乡试(秋闱)。

皇帝会特派官员来负责乡试,考场设在京城和各省省会。参加者为秀才(生员),通过考试后就被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是有做官的资格的,如范进中举后,那些报喜的随从,都一个劲儿的喊“举人老爷”,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说明举人真的已经十分难得了,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举人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举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职,偶尔有递补的机会会升任到县里。在今天可能相当于县委书记。

第三级是会试(春闱)。

皇帝派钦差大臣来负责会试。考场设在京城。参加者都是举人。通过考试后,称“贡士”。考试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是殿试。

主考人是皇帝,考场设在皇宫。参加者为贡士。

在会试同年四月开始殿试。到这一阶段,基本上也是全国各个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毕竟实力不行的早就被筛下去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会从这些人中选人入翰林院,作为未来内阁大臣的候选人。

一般来说,进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县里,而地方县里也是举人要花十几年的时光才能爬上来的。在当地知府做一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有才华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抚,这便是省级官员了。还有一些人会进入六部,甚至会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这一切,进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毕竟还得能力加持。

结语

而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微薄,甚至还买不起房子。范进中举后都有人送四进的房子,面积大又宽敞还有仆从。而研究生呢?研究生毕业后能有“举人”的待遇吗?

不久之前,中传研究生跳楼的新闻在我耳边默默回响。总之,古代能中举人,做官也罢、继续考也罢,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学历贬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说,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无法和古代举人相比。

福煦·霞飞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