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一个女人,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男友私奔。30年后,女人悔不当初。

叶女士的两个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她本人也已经是年近半百,但她却鼓起勇气向丈夫王先生提出离婚。当年,叶女士凭着一腔孤勇义无反顾的爱上了王先生,丝毫不在乎王先生家远,也不在乎王先生家徒四壁。叶女士想象中的家徒四壁无外乎是王先生的自谦,恋爱中的女人自然觉得对方千好万好。

  • 然而,叶女士的父母过的桥比叶女士走的路都多,他们自然知道王先生不是良配,所以他们极力反对这场婚事,主要是舍不得女儿吃苦。通过相处几次后,叶女士父母告诉女儿,王先生性格偏执,长辈讲一句话他就还十句嘴,而且态度嚣张跋扈,素养堪忧,实在是不值得托付终身。
  • 彼时的叶女士,一腔少女浪漫,她觉得男友老实巴交,嘴巴甜实,因此爱得死心塌地,非君不嫁。父母面对冥顽不灵的女儿,只好简单粗暴的将她关在家里,一关就是一礼拜,借机想断了两个人的联系。谁知道,叶女士越战越勇,她居然趁着父母去外婆家的时候,和王先生私奔了。她仗着父母的疼爱,坚持下嫁,满心期待和丈夫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远嫁的日子,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和浪漫。

她以为有情饮水暖,真爱至上,但现实却给了她重重的几耳光,远嫁,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家子七嘴八舌。叶女士流着泪,追忆似水年华,如烟往事,她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最恨的是自己,最不能原谅的就是丈夫。

新婚燕尔的叶女士跟着丈夫生活在婆家,她虽然心中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她没想到他们家的日子竟然困难到这种程度,谷子都是靠借了别人家来吃。生活上的困苦,没有打败叶女士,她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面包会有的,而且她还有深爱的丈夫。然而,叶女士天真得让人揪心,首先,婆家人的态度,婆婆满心满眼看不上她,随时冷言冷语,活儿不少干,但却没有一句好话。当她将委屈告诉丈夫时,却没能得到他的慰籍和帮助。反而是斥责和呵骂。

尤其是在她连生了两个女儿后,婆婆本就对她不热络,之后更是不待见。婆婆认为生两个赔钱货顶屁用。婆婆忘了自己也是个赔钱货,嫁了汉子的女人一个个都背叛了自己的性别。坐月子的时候,弟媳妇因为生了儿子那就好吃好喝,大鱼大肉,她却什么也没有。好心人提点婆婆要照顾刚生产完的她,婆婆却嫌她床褥有污秽不干净,连陪护一夜都不愿意。

当时,丈夫王先生在外打工,不能时刻在身边照顾妻子。孤身一人的叶女士只能自力更生,大冷天都要洗衣、烧饭,忙前忙后,从而落下了不能吹冷风的毛病。月子病一辈子。婆婆却时时刻刻的冷言冷语:就你这远嫁的媳妇,要求还这么多,你烦不烦啊你,真把自己当公主?。

丈夫也认为她矫情,说婆婆照顾过她的。叶女士哭着说:“你别急,我话还没说完。你妈是照顾我了,就一个星期,我记得清清楚楚。洗了几次衣服,不愿意了,就走了。”

即使在婆家的日子过得水深火热,但叶女士还是将丈夫作为内心最重要的仰仗。一直爱着丈夫。其实她内心也是痛苦的,有一天,父亲来看望自己,叶女士哭了。叶女士说,父亲看她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赶紧说服了叶女士的母亲,一定要帮帮女儿。就这样,叶女士的父母将两个外孙女接到身边,这一照顾就是十年,而叶女士则可以心无旁骛地跟着丈夫外出打工,改善生活。

打工的日子里,她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还和他一起搬砖块、扛水泥,生生将自己打磨成了一个吃苦耐劳、风霜满脸的黄脸婆。一天,叶女士接到电话说母亲摔倒了。她急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但王先生却说:你家不是有你姐姐和弟弟吗?,你回去能帮什么忙?由于丈夫反对,叶女士犹豫了。而那一刻的犹豫,竟让她和母亲天人永别,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母亲是这样,父亲也是如此,父母走的时候叶女士都没能在一旁尽孝。

而在丈夫王先生看来,生老病死,谁都不能避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岳父母走的非常突然,他也很难过,但他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叶女士指责丈夫惺惺作态。因为丈夫从来没想过在忌日祭拜过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帮衬了这么多,她却没能好好尽孝,内心充满了愧疚和烦闷。

为此,她想不开的时候,总是因为这些事和丈夫吵架,丈夫不但不安慰她,反而到处聊骚,甚至在学会上网后在网上公开征婚,把自己扮演成一个高富帅准备钓拜金女。叶女士悔不当初,面对妻子的指责,王先生赶忙辩解,说那不过是自己开玩笑而已。

因为妻子一直和自己吵架扯皮,自己心情不好,所以试试在网上找女人解解闷。王先生说自己的确是个随便的人,当年妻子要跟自己私奔,也就答应了,说来说去,妻子也是一个很随便的人,大家半斤八两,乌鸦不嫌老鸹黑。不过,王先生坦诚对妻子的确关心不够。他说妻子一把年纪了,居然还小气吧啦的,不过是小事而已,非得上纲上线,有这个必要吗。

看着丈夫漠不关心的模样,叶女士忍不住痛哭失声,她后悔死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远嫁,真的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能是幸福;赌输了,就是遍体鳞伤。

就像叶女士,不顾一切奔着爱情,哪知道换来的却是背井离乡、孤立无援。

①这场远嫁,她既亏欠了自己,也亏欠了家人。离家时,以为家永远在那,交通发达,想家了随时可以回去。

②,年岁渐长,经历了风雨,才明白:远嫁的姑娘,对千里之外的家人,更多的是鞭长莫及,无暇照顾。父母,变成了通讯录上的名字,微信上的头像;变成了一年只见几次面的娘家人。

③,有人说:远嫁不比远游,千里归期遥遥。远游,父母犹可盼;而远嫁,不一定可期。说到底,远嫁的本质在于“值不值得远嫁”。

事实证明,那些不听父母苦劝,飞蛾扑火跟人私奔远嫁的过的幸福的真的很少,日子穷也就算了,丈夫和丈夫家人也不拿她当回事,轻易得来的哪会知道珍惜,女孩们请注意,真正心疼你的只有你父母。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真的很难善终。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思是一个看起来可怜的人现在所遭受的不如意,一定是因为他之前的过错造成的,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并不悔改,这样的人是可恨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下一句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

就像这个叶女士,她今天的一切都是作。

作天作地、作妖作怪,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然,并不是说追求真爱有错,关键就是看对方是不是值得托付终身,就怕到时候所托非人,后悔莫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2018年10月,从事药材生意的蔡四城的妻子刘晓迪,突然离家出走两个月。他打电话给妻子,她把他的电话拉黑了。

无奈之下,蔡四城找到节目组的帮助。节目组来到了蔡四城的家,他刚好在家门口整理药材。

蔡四城对记者说,妻子刘晓迪离家出走前一天问他要6000块,他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他说等他把药材卖了,晚一天再给她,她说不行。

然后,他当天下午把药材拉到隔壁镇去了,回来就不见妻子。她还把家里的一部分药材拿走了,而且她把自己的理发店的所有有用的东西也搬走了,只剩下一些她不要的东西。

他打电话给妻子,但是妻子已经把他的电话给拉黑了。

蔡四城想到,刘晓迪的大女儿已在长沙读研究生,马上就毕业了,目前在长沙某个大医院当实习医生;而她的儿子也在长沙某重点大学上学,两个孩子都出息了,她应该是要离开他了。

但是一想到,他们在一起17年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不可能就这样说走就走了,她必须给他一个交代,他想当面问一下她心里的想法。

经过多方打听,知道刘晓迪每个周末都会在娘家。于是,蔡四城带着记者赶到刘晓迪的娘家。

到了刘晓迪的娘家,她在农田里面劳作。蔡四城马上奔到刘晓迪的身旁,刘晓迪远远看见他就生气。

刘晓迪: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为什么来这里?

蔡四城:你带走了我6000块钱。

刘晓迪:那6000块钱是你答应给我的。

蔡四城:你一年到头来给我做了什么?

刘晓迪:你答应的……

蔡四城:你帮我洗过一件衣服吗?

刘晓迪:你是答应给我钱的呀,还答应我不用帮你做任何事情的。

刘晓迪的眼里只有钱,17年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就被她用金钱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了。

记者看不下去了,她问刘晓迪:这6000块钱是你一年的工资吗?

蔡四城:我是为了不让她走,才每个月给她500块的,用来维持我们的夫妻关系。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因为每个月有500块,他们两人就维持了17年夫妻关系!

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维护的,像他们这样,一旦没有了金钱,没有了利益,夫妻就不存在情感了。

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最起码感情是不能用钱来购买的,不要用肮脏的思想污蔑高尚的情感。

记者追问刘晓迪:你的两个小孩是他帮忙养大的吧?

刘晓迪说她去蔡四城家的时候,他连买大米的钱也没有,她不承认自己的两个小孩是他帮忙养大的。

记者又问她:那他当时的条件那么差,为什么你还跟他过了十多年?

刘晓迪:以前喜欢他,现在不喜欢了。

蔡四城比刘晓迪大20岁,他们是经别人介绍认识的。他们认识的时候,刘晓迪33岁,蔡四城53岁,刘晓迪的女儿5岁,儿子3岁。

记者问刘晓迪:为什么现在不喜欢了?

刘晓迪:我两个孩子上大学,别人都给了红包,我叫他也给一个红包,他不给。

蔡四城:我挣的钱都被她拿走啦!

刘晓迪当蔡四城的话是耳边风,她依然不承认他帮她养大两个孩子。

记者问他们都一把年纪了,为什么还分开?

刘晓迪说就是为了那6000块,她问蔡四城要钱,他不给,从6月份到8月份,足足要了两个月,他都不给,然后她一气之下拿了他价值1000块钱的药走了。

蔡四城说两个孩子来到他身边的时候,一个三岁,一个五岁,现在两个孩子都上了名牌大学,一个大学生,一个研究生,他养大他们,只要求两个孩子以后给他养老。

刘晓迪听了蔡四城的话,叫他别做梦!

蔡四城气得涨红了脸:你两个孩子读书出来了,就想抛弃我!

刘晓迪依然不承认是他把两个小孩养大的,并且不愿意再和他交流,任凭他在旁边怎么说,都不答应,一直保持沉默。

记得某个名人说过,保持沉默是对自己最好的防卸方法。

保持沉默确实好,刘晓迪就是用保持沉默的态度来对待蔡四城,又不能拿她怎么办,让他恨得咬牙切齿。

最后,蔡四城和刘晓迪沟通无果之下,他回到了家。他的邻居知道他与刘晓迪沟通没有结果之后,都纷纷替他炮打不平。

邻居A说,蔡四城对刘晓迪是非常好的,刘晓迪在旁边开理发店,他做饭给她吃,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给的。

如今,蔡四城落了一个这样的下场,他们都替他感到不值。

蔡四城的妻子因病已过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和女儿已经成年,小儿子还在上初中。刘晓迪的丈夫因为脑梗走的,当时她的女儿五岁,儿子三岁。

2001年,蔡四城经人介绍认识了刘晓迪。刘晓迪知道他有地方开理发店,与他好上了。

蔡四城做了十多年的药材批发,最高峰的时候,他给全镇的30多个药店送货,不到一个星期就要拿一次货回家,做了三年就建了两栋房子,他赚的钱全部都交给了刘晓迪。刘晓迪负责家庭开支,并打理一个理发店。

刘晓迪从来都不帮蔡四城洗衣服,他还要做饭给她吃。即使是这样,蔡四城还是心甘情愿的把赚到的钱都交给她。

他们在一起已经17年了,一直都没有领证,所以他们的关系也只能是同居关系,并不是蔡四城口中所说的夫妻关系。

记者问蔡四城为什么不领证?他说他曾经提过好几次去领证,但是刘晓迪一直都不想,总找各种理由推脱他,她说只要两个人情感好了,领证和不领证都是一样的。

其实,蔡四城早就知道刘晓迪不领证的真正原因,她有随时走人的打算。

既然知道刘晓迪随时都可以走,记者又问他为什么会对她付出那么多?

蔡四城说:我想为她多付出一些,看我们两个的情感到底维持到什么时候?

用金钱来维持的情感有用吗?有钱的时候就有情感,没钱的时候说走就走。

蔡四城知道刘晓迪不会真心跟他过一辈子,迟早都会走的,所以他要加倍对她好,用真心来打动她,谁知道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蔡四城已经70岁了,再过几年都不能动了,想到未来的生活,他就愁眉苦脸。

蔡四城的亲儿子认为他在外面帮刘晓迪养大了两个孩子,对他们不管不问,现在都不理父亲了。

蔡四城的腿部先天残疾,走路一瘸一走路,他怕老来没人照顾自己,于是决定找刘晓迪的两个孩子。

蔡四城带着记者去长沙某大医院找女儿,可是他只知道女儿是学肿瘤的,又不知道她的电话,具体的科室的电话也不知道,去到去医院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他口中所谓的女儿。

生活了17年,居然连女儿的电话也不知道,这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是多么的糟糕。

也许只有蔡四城把她当女儿而已,人家根本没把他当父亲。如果把他当父亲的话,根本不会连一个电话号码也不告知的。

找女儿无果的情况下,蔡四城决定去长沙某重点大学找儿子。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但是儿子拒绝见面,并且不愿意参与他与母亲的之间的情感纠葛。

儿子连面也不见,这次蔡四城万万都没有想到的。他想着自己对儿子付出最多,他应该会见一下他的,没想到连面也不见。

儿子读高中时的陪读费和房租,一年要15000元,这些钱都是蔡四城给的。没想到他这么多年的付出,最后连一面也不愿意见,他一脸的无奈,心寒了。

那时候蔡四城才知道,两个孩子以后都不会认他了,彻底的把他抛弃了,连见一面都不肯,指望不上别人的孩子了,他就只能去找自己的亲儿子。

蔡四城回到家,他亲儿子就住在隔壁,他找儿子陪他,去刘晓迪的娘家谈一谈;儿子却装病,不愿意去。

他找到了儿媳妇,儿媳妇也不愿意去,说没意思。儿媳妇和别人在打牌,对于公公的事,她不愿意说任何的话,脸却涨得通红。很明显她心里有一肚子的委屈,旁边的人都要求她把委屈说出来。

儿媳妇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委屈。蔡四城刚认识刘晓迪的时候,他们准备结婚。刘晓迪叫蔡四城不给彩礼,他真的一分钱也不给。

而且,刘晓迪挑拨他们的关系,要求他分家,并且什么家具都不给他们买,只买了一张小凳子。

蔡四城只听刘晓笛的话,他眼里只有刘晓迪,刘晓迪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

当时蔡四城的小儿子正在读初中,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刘晓迪对他不好,曾经差点把他打si。

刘晓迪叫蔡四城不让小儿子上学,然后被迫无奈之下,小儿子跟别人到广东广州的工地打工了,基本上都不回来了,电话也不打。

蔡四城的大儿媳妇说起弟弟初中没毕业就被迫去打工,而相比之下,刘晓迪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名牌大学,一个是研究生,一个大学生,她伤心落泪。

一个是自己的亲骨肉,一个是别人的孩子,区别这么大。自己的亲骨肉都不养,养别人的孩子。说到这,大儿媳妇就痛苦流涕,所以她不愿意帮蔡四城找刘晓迪谈话,这是他自找的。

蔡四城确实也做得过分,有自己的孩子不养而养,而养别人的孩子,况且那个女人也不是真心跟他过日子的,只不过是看上他的钱,用钱来维持的感情到底不是真心的感情。

蔡四城应该想到,自己认识刘晓迪的时候,已经53岁了,她才33岁,人家这么年轻,他已经步入晚年了,他早就应该想到一旦自己没有了经济收入,他面临的肯定是被抛弃的困境。

明知道跟刘晓迪在一起是一个坑,他依然是不顾别人的阻挠,一意孤行,那只能说他自挖坟墓了,不值得可怜。

蔡四城再次带着记者去了刘晓迪的娘家,刘晓迪不承认用他的钱,说不可能再和他一起了。她嫌蔡四城年纪大了,赚不了钱,而且曾住了四次院,每次都是她照顾的。有一次,她在医院里照顾他,过年都没回家,是在医院度过的。

刘晓迪的弟媳也说了,刘晓迪付出了十几年的青春,亏大了,她没叫蔡四城赔偿青春损失费已经算对得起他了。

在刘晓迪家人的眼里,刘晓迪和蔡四城那17年的感情,不过是一个闹剧而已。闹剧落幕了,人也该散了。

记者问刘晓迪,当初为什么要跟蔡四城在一起?

刘晓迪说:他说让我吃饱了,他再吃。

就因为这句话,被感动了,刘晓迪才跟蔡四城在一起的。

问她为什么不领证?刘晓迪直接了当的说:不领,反正不想着在一起!

呵呵!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跟他过一辈子的,只不过当时正是人家最困难的时候,只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困难时期已经度过了,孩子们长大成才了,前途一片光明,人家能够自力更生了,蔡四城可以功成身退了,没他的事了,哪里凉快去哪里呆吧!

刘晓迪的弟媳口口声声说,刘晓迪和蔡四城在一起,耗了十几年的青春,她为姐姐的这17年的青春感到不值!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人都是一样没良心,见利忘义的人。

不能不说刘晓迪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把一双儿女送上了名牌大学。与其说刘晓迪为蔡四城付出了17年的青春,倒不如说她为自己的儿女付出了17年的青春。

如今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了,前途一片光明,蔡四城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刘晓迪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同时也为了自己,毕竟他已经70岁了,自己才50岁,她不可能跟他过下去的。而且,她的孩子从小到大对他没有任何的称呼,都不喜欢他。

蔡四城辛辛苦苦赚钱培养两个孩子读书,却换不来一句称呼,真替他感到不值。

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拥有这样的人品,真是浪费了国家资源了!17年的养育之恩,却换不来一句称呼,养一只狗总比养他们要好。最起码养一只狗,它也会对主人摇头摆尾的。

最终,蔡四城与刘晓迪再次沟通无果,之后他决定去当地的司法所调解。司法所的调解人员建议他们化解所有的矛盾,继续过下去,毕竟有十几年的感情。

我想这十几年的感情,对于蔡四城来说,他付出的感情是真的;但对于刘晓迪来说,她就一点情感都没有,人家只不过是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而已。

刘晓迪听到调解人员叫他们继续走下去,她咆哮了:怎么可能继续走下去!

几天下来的奔波,让蔡四城觉到身心疲惫,他知道这段感情不能再维持下去了。于是,他提出要刘晓迪补偿他17年来的付出,每年赔偿一万块,总共17万。

蔡四城说,在这17年当中,他真的付出了很多,他们分开了两个月,自己就瘦了七斤,而且他已一无所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不认他;而她两个孩子,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大学生,前途一片光明,所以要她补偿他17万。

刘晓迪的弟媳说刘晓迪也付出了17年的青春,女人有几个17年呢?她也在付出,所以不存在谁补偿谁!

呵呵!两个无赖!

调解人员跟蔡四城说,两个孩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点文化,应该会懂得感恩的,两个孩子参加工作之后,肯定会报恩的,以后会给点赡养费的,让他放心!

其实,大家都知道,刘晓迪和蔡四城没有领证,他们不是夫妻关系,只不过是同居关系或者是朋友,两个孩子与他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不存在对他以后有赡养的义务,所以即使两个孩子将来赚钱了,也不可能赡养他的。

而且有其母必有其子!刘晓迪这么绝情,她的两个孩子同样会绝情,这是用屁股也能想到的事。况且刘晓迪的儿女从小到大对他没有任何称呼,根本不喜欢他,以后怎么可能赡养他,别异想天开了!

最后,调解无果之下,蔡四城无奈地说,不再谈了,谈了这么久,也没有得到结果,根本没必要再谈下去了。

说完,蔡四城离开了调解室,至此,一场人生闹剧终于落下帷幕。蔡四城抛弃自己的亲生孩子,养大了别人的两个孩子,供他们上了大学,最后孤独终老!

俗话说,一斗米养恩人,十斗米养仇人!蔡四城用17年的付出养大了两个对他没有任何称呼的东西,或许根本不是东西,就当自己17年来的付出给狗吃了。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蔡四城有自己的孩子不养,而养别人的孩子。如今,人家的孩子前途一片光明了,而自己的孩子只能去工地打工;况且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又被抛弃,这都是他咎由自取的。

蔡四城明知道他和刘晓迪之间的情感,只能用金钱来维持,当初就不应该找她。若要找老伴,也必须找一个真心过日子的人,不是找像刘晓迪这样用钱来维持情感的人。找老伴没错,错就错在找了个无赖。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老人癌症晚期,终于找到失散33年的亲生儿女,他们却拒绝相见。儿子:他结过4次婚,风流不断,婚生子女6个,没有认祖归宗的不计其数,全都丢给生母抚养。

2018年春节过后,湖南嘉禾石市村,年过8旬的李卿远老人,被确诊肝癌晚期。他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生命进入倒计时,只牵挂着33年,音讯全无的3个儿女。

老人枯瘦的手,抚摸着一张严重曝光的全家福告诉记者,33年前,他和前妻邹文香离婚,前妻很快带着三个儿女改嫁。

他怕打扰前妻的生活,担心三个儿女在新家庭受气,一直忍着没去探望孩子们。后来想去探望时,前妻不知道搬到哪去了,邹家亲戚对孩子的下落,也闭口不提。

如今病入膏肓,他越发想念自己的三个儿女。

前妻邹文香:我不可能让他见我的儿女

一直照顾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四处打听,终于得知邹文香住在湖南郴州苏仙区。大孙子李杰赶到邹文香家,然而一听说来意,邹文香立刻将他赶了出来,再也不露面。

无奈之下,大儿子李光诚请来了调解节目的记者帮忙。辗转见到了邹文香,一提到李卿远,哪怕离婚33年,她还是难掩愤怒。

邹文香哭诉:“我一个堂堂高中生,居然嫁给一个多次离婚的男人。”

邹文香当年28岁,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可是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才知道,李卿远不但谎报了年龄,比她大10多岁,之前还结过三次婚!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李卿远一边诋毁着前妻,一边还和前妻藕断丝连,家里多次出现前妻的内衣。好赌,赚的钱从来不会到家里。

脾气暴躁,多次家暴后,邹文香忍无可忍,在婚后第8年,提出离婚,带着3个儿女离开。这么多年,她含辛茹苦独自把孩子们养大,她坚决不允许儿女们见所谓的父亲。

那么,邹文香所说,是否属实,对于父亲的过往,儿女知不知情呢?

大儿子:父亲结过四次婚,孩子都是生母抚养

面对记者的询问,大儿子李光诚摇摇头苦笑:“父亲年轻时头脑灵活,做过缝纫,包工头,还在地质队工作过。结过四次婚,咱们家庭关系十分复杂。”

老人见多识广,一生风流,结过四次婚,婚生子女6个,没有认祖归宗的不计其数,全部丢给孩子母亲抚养,从来没有养大一个儿孙。

李光诚是李卿远和第二任妻子所生,二儿子是第三任妻子所生。

李光诚记得,年幼时,父亲很少来探望他,更不要说拿抚养费了。他恨过怨过,可是越记仇,越烦。

李光诚所在的石市村民风淳朴,他和二弟生性豁达,成家立业后,对于父亲的过往恩怨,早已云淡风轻。父亲年迈,身体不好了,两人懒得再计较,都愿意陪伴照顾老父亲。

那么邹文香的三个儿女,会不会愿意来探望老父亲呢?

三儿子:记忆中,他总是打妈妈

邹文香和李卿远共育有3个儿女,老大和老三是女儿,中间的儿子,是李卿远的第三个儿子。邹文香拒绝告诉记者,儿女们的联络方式。

记者通过派出所,找到了邹文香的儿女,可是奇怪的是,他们既不姓李,也不姓邹,儿子叫王世坤。

李光诚打电话给王世坤,试探着说,他是李卿远儿子,同父异母的哥哥,王世坤居然没有否认,犹豫一下后,答应出来相见。

王世坤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他说,母亲害怕父亲纠缠,谎称再婚,给他们姊妹全都改了姓名。记忆中,父亲暴躁,母亲柔弱,父亲总是打母亲,母亲眼圈红红的,年幼的他拿着鸡蛋,给母亲敷脸上的红肿。

父母离婚后,他再也没见到过父亲,母亲开了个小饭店,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拉扯他们长大。家里都是长姐作主,姐姐和母亲一个意思,拒绝见父亲。

当记者和李光诚拿出父亲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照片给王世坤看,劝说王世坤去探望父亲时,王世坤眼神一阵暗淡。沉默了一会,终究是血浓于水,他说,不管姐妹去不去看父亲,他都会去。他会尽量劝说姐妹一起去。

我生病住院,他把我和我妈抛弃,靠着母亲卖血给我治病

听到儿女们会来探望他,李卿远难掩激动。他挣扎着起来,从枕头下,拿出三个红包,要封给33年未见的儿女们。

李光诚家里请了厨师,准备了地道的家乡菜,亲友们聚在一起,准备迎接王世坤姊妹。

邻居们说,邹文香是个贤妻良母,当时在村里,十分勤快。

然而正在这时,大孙子李杰收到王世坤发来的信息:

“对于这个曾经赋予我生命的男人,在我脑海中,从来来没有真正意义存在过。当我得知我生病住院,他把我和我妈抛弃在医院,靠着一位好心人给口饭吃,靠着母亲卖血给我治病时,我觉哪怕是一个陌生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在他身上却做不到……”

对于这样凉薄的父亲,王世坤无法原谅。

李卿远满脸失落,生命最后一刻,终究无法再见到,盼了33年,想了33年的3个儿女。

他说,他没有恶意,只想看看儿女们过得好不好,经济条件怎么样,事业怎么样。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们健康快乐成长呢?

只是李卿远老人忘了,儿女健康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陪伴和呵护,可是那个时候,老人在哪里呢?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不过,就像大儿子李光诚说的,记仇,让自己很烦。邹文香和儿女们,33年,对李卿远的怨恨不减,提及他,还是无比愤怒和痛心,这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亦舒说: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

而大儿子的豁达,云淡风轻,需要自己承担义务和责任时,义不容辞,放过了别人,何尝不是放过了自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没什么道理。首先,我们说的“可怜之人”都是些什么人?穷者?弱者?不遇者?孤独寂寞者?或者是又穷又有性格者?弱者又不服输不底头者?有自己的追求但身无分文,人人辟而远之者?还是指穷者、弱者缺点太多?不懂感恩?…总之说这话人的心理是:“我的可怜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合我可怜你的要求”,“要听话”不是吗?“要塑造、改变他们”不是吗?还是不想邦助人家还要找一个人家“可恨”的理由?……爱,应该是无私奉献!爱,应该不图回报!爱,还要尊重对方的尊严与人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错误正是对人家的尊严的鄙视、人格的不尊重,这样的“可怜”人家不会接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这样的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起初对这句话不甚了解,可怜人怎么能可恨呢?既然是常言俗语流传至今,必定有它的道理。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

什么是可怜之人?让人心生同情的人。什么是可恨之处?让人心生愤怒的地方。连在一起就是:让人心生同情的人,必定有让人愤怒的地方、原因。

真正的可怜之人,其可恨之处可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让人生恨。比如,有的人年轻时横行乡里,年老时,无依无靠,无人问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样的人可怜吗?可怜。可恨吗?可恨。有的人坑,蒙,拐,骗,晚景凄凉,也是如此。还有一些人,由于感情或者事业的一次打击,一蹶不振,沉缅其中,无法自拔,虽可怜,犹可恨。

第二类,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家庭原因,或者有些基层的不作为等让人生恨。我们以前偶尔看到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沿街乞讨,满脸苍桑,这些可怜的老人,没有家吗?没有儿女吗?但凡有吃穿,谁愿如此。有儿女的,我们恨其儿女不孝。孤寡老人,我们恨其基层不作为,若是村里救助,社会帮扶,何致如此,一些弱势群体也有如此现象。近些年由于制度的完善,这种现象也极少了。

第三类,是以上个人原因,社会原因,两种都有的,旧社会多见。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闰土等就是如此,鲁迅先生恨的不止是这些人不争。更恨社会对他们这些人的阶级固化,孔乙己大可以放下身段,或教书,或帮人写写画画,来往书信,都不至于如此窘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固化了他的思想。闰土也是如此,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念深植,种地是下等人的工作,让其唯唯诺诺,麻木不仁。

最为可恨的是那些装可怜的人,博取同情心,无所不用其极,道德沦丧,透支了社会的道德,让底线一降再降。

以上就是我对这句话的个人看法,写的仓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小冷一定好好练琴 分类:其它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