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听过的最心酸的故事是什么?

请问,你听过的最心酸的故事是什么?

说一个我们村里一个孤寡老人和一个孤儿的故事。

我们村,坐落在一个小山沟里,有两百多口人。30多年前,一个男人的媳妇突然带着唯一的儿子跑了。

这个男人,属于我的族叔辈,大概三十岁的样子。为什么他的老婆要跑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里太穷了,男人身体不是太好,是个药罐子。居住的条件也差,就一间瓦房,吃的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女人看日子没啥奔头,估计遇上了更好的人家,就带着儿子跑了。

大人走可以,但带走唯一的儿子,这男人肯定不干了。他到处打听,又找村里、公社的干部出面,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打听到老婆跑路的地方,在邻省的一个地方,相距有几百公里。

这个男人自己去了好几趟,目的就是要带回孩子,但几次都无功而返。后来,他跪着求政府出面帮助,终于把孩子要回来了。听说是那个女人在那边生养了孩子,才同意把孩子给他的。

要回孩子,本是一件高兴的事,男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但令人意外的是,男人把孩子带回家大约一年多,突然得病死了。这时候,孩子不过十岁,还在上小学的年纪。

临死之前,男人也没有把孩子托付给任何人。那时候,农村家庭的日子都不好过,多一张嘴生活就要苦几分,没有人愿意收留这个孩子。男人也没有关系亲近的亲属,这孩子一下子成了孤苦伶仃的少年。

掩埋父亲都是在村民的自发组织下完成的。在父亲的坟头前,男孩哭得像个泪人,旁人看了都动容。大家都知道男孩哭的原因,此后他要独自面对生活了。

没了父亲,男孩成了没人管的孩子,吃饭都成了问题。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把剩余的粮食吃完之后,男孩就走了,他要去找母亲去。听说他是一路乞讨过去的,借不到路费。

孩子母亲倒是很想重新接纳他,但继父却不同意了。继父把他撵了出去,也不管他母亲苦苦哀求。孩子没办法,又一路讨饭回到了村子里。回到村子的时候,他又黑又瘦,像个猴子样。也不知打他路上受了多少苦,把自己搞成这样。

听他后来说道,路上他走累了就在涵洞睡觉,饿了就到村民的菜地里偷菜吃,没少被狗追过,还被其它小孩欺负过。

这时候,村上一个名叫六伯的孤寡老人找到了这孩子,跟他说道:“要不你就跟我过吧。我这把老骨头,虽然老了,但还是能养活你。多一张嘴,也就是添一双筷子的事情。以后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有大米就吃大米,没大米咱们就吃红薯,反正饿不死就是。”

六伯已经五十多岁了,一生未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平时还很热心,有时还会主动编竹篮送给有需要的村民。六伯和这男孩,一老一少,都是孤苦伶仃,组合起来过日子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本来男孩还是有点别扭,但经其他人劝说,最终还是同意了。

男孩来到六伯家里之后,六伯就变得忙碌了。他给男孩交学费,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念书。为了让孩子吃得好一点,他重操旧业,上山砍柴挑去街上卖掉换取收入;晚上还点起煤油灯编竹筐,赶场的时候就挑去街上卖;又养了两头猪,一些鸡鸭。这些活,他在过单身汉日子的多年已经没有做过了。

男孩倒也听话,放学就上山打柴,下地割猪草,农忙时和六伯一起耕种。村民有时取笑这一老一少说,想不到六伯是老来得子。六伯倒也不生气,只是说道,这孩子不帮他的话,难免会走错路。

第一次过年的时候,六伯带着孩子上街买了一套新衣服,买了鞭炮回家放起,俨然一个热烈的家庭样子。为了营造一个家庭的气氛,六伯也是费尽了心了。男孩穿上新衣服,喜气洋洋。

那时候农村孩子考上初中的还少,但男孩学习还可以,居然考上了。村民们都对六伯说道,初中就不用读了,小学毕业就可以打工了。但是六伯不听,坚持送男孩读完初中。他跟男孩说道,不用担心学费生活费,也就是多编竹筐的事。

男孩初中毕业之后,六伯还送他去学了半年的电子技术。再后来,男孩去了深圳打工。听说他在深圳混得不错,买了房,还有自己的电子厂。

请问,你听过的最心酸的故事是什么?

一大学生去支教,去的时候带了一把糖,大部分孩子当时就吃了,只有一小姑娘拿出一个锈迹斑斑的文具盒把糖珍藏。他觉得很奇怪,就说老师这儿还有,小姑娘怯生生的说,这些糖留给妈妈。去做家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小姑娘家,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小姑娘父亲已死,母亲坐牢,奶奶也去世了,就小姑娘孤零零的一个人,小姑娘的家破败不堪,就连大门也没有。当他进去后,发现桌上就是一盘清炒黄瓜,一碗米饭,这就是小姑娘的晚餐。小姑娘名叫小君,当时12岁。这是一个清秀的小姑娘,但内向胆小,说话总是低着头。当时,这个大学生点名要来小君家家访,很多老师说,你去了估计连饭也吃不上,他说无所谓,我就想去看看这个孝顺的小姑娘。

可是没想到,一到女孩家,才得知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家徒四壁,四面漏风,桌子凳子不是缺腿就是少角,看到老师来了,小君跑到屋外抱材火做饭,老师也主动帮忙烧火做饭洗菜切菜,小君年纪小,但做事有条不紊,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虽然破烂不堪,但基本上一尘不染。这是一个很有生活规律的孩子,她活得很有灵魂,并不是一具躯壳和行尸走肉,她心怀希望,尽管她过得差强人意,但她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自己一定要自强自立,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怜悯。当听小姑娘说了家里情况后,大学生深深震撼了,他想到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都不知道在干嘛呢。小君羞涩的对老师说,老师是个好人,大学生问,谁是坏人呢?

小君沉思了一会儿,说别的老师也是好人,给我送吃的穿的,村里的伯伯也是好人,他们也很关心我,我妈妈也是好人,大学生当时在想,她妈妈明明在坐牢呢,一个犯罪分子咋称得上好人?但他说不出口,不想打击小姑娘,接下来小姑娘的一席话却令大学生大吃一惊。小姑娘说,就我爸爸是坏人,他死了,但他活着的时候只喜欢喝酒和打人,一喝醉了就打我妈妈和我,大学生嘘嘘了一阵子。师生二人吃了一盘清炒黄瓜,一碗水豆豉,在他心目中胜过所有美味佳肴。他很同情小姑娘,尽可能的能够多帮助她,吃的用的源源不断的送过去,他只想在支教的时间给小姑娘送去温暖,让她觉得人间值得,而不是人间失格。

后来和代课老师熟悉后,老师们告诉大学生,小君是个苦孩子,命比黄连苦。从小被打到大,村里干部多次教育他爸,可惜于事无补,几杯马尿下肚又是故技重演。接下来老师们的话让大学生忍不住难受得烟圈都红了,有一次,小君那个烂酒鬼爹再一次烂醉如泥后,大骂小君妈妈不是好东西,在外面偷人才生的小君,说小君根本不是他的亲生女儿,骂骂咧咧后,强行扒掉小君裤子要强暴她,小君妈妈忍无可忍之下,一刀剁下了那畜牲的狗头,一个那么懦弱的女人,为了保护孩子,不惜杀人,只能说为母则刚。母女俩看到那畜牲死得不能再死了,也吓傻了。

警察来了,全村老少爷们,大妈大嫂大姐小妹共有七八百人全部跪在村口为小君妈妈求情,痛斥小君爸爸就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就连小君年过七旬的奶奶也下跪为儿媳妇求情,说那根本不是小君妈妈的过错,她实在是忍无可忍之下才这样的,可惜法不容情。小君奶奶气怒攻心之下,一口气没有上来也走了。爸爸死了,奶奶死了,妈妈坐牢去了,这个家可就只剩小君一人了。好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有的,但就是想妈妈,想到夜不能寐,天天哭。

大学生想满足小君的愿望,他不愿意给自己的支教生涯留下什么遗憾,他带着小君进了城,在看守所看到了她妈妈,她妈妈瘦骨嶙峋,死气沉沉,看到心爱的女儿后,她仿佛活过来了,母女俩不约而同的手贴着玻璃,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狱警提示她们用电话,大学生以为母女俩要说很多体己话,实际上没有,小君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首先给妈妈介绍了老师,说是老师带她来的,她妈妈很感激,接着,小君又说这次她考了班级第一名,她妈妈眼泪又流了出来,不过是笑中带泪,她说儿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母女俩洒泪而别。

出来后,大学生带小君去吃了一碗牛肉拉面,小君说这是他她吃过的最好的一碗面了, 吃饭间,大学生问小君恨不恨妈妈,她说不恨,她时时刻刻想着妈妈,妈妈都是为了保护她才变成了这个样子。但她恨爸爸,偶尔想起他也只有恨,不过这种恨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忘。

最后,大学生问小君她有什么愿望需要实现,她说,我想我妈妈也能吃一碗这么好吃的🍜。

这个故事已经发生了很久很久了,他支教的地方现在也已经是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俨然新农村,新气象。老百姓也安居乐业,日子蒸蒸日上。

记忆深处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一直在他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隐痛,让他明白了,在明媚的天空之下,总有一些阴暗角落是阳光照射不到的。而,驱散这些阴霾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 分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