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燕青是个聪明人,离开宋江时挑走一担珠宝,是为了给自己以后做打算。

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中,梁山大军费尽千辛万苦平定了方腊,班师回朝之后,浪子燕青便私下找到卢俊义,劝说他急流勇退,但卢俊义断然拒绝,最终燕青只得拜别卢俊义,趁夜色挑着一担珠宝,离开了宋江,就此飘然而去。

为何燕青会在平定方腊后坚决离开,并在临走前挑走一担珠宝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燕青知道梁山众人的气数已尽,同时也为了给自己日后做打算,所以才会挑了一担珠宝离开,说白了,燕青是一个难得聪明人。

忠心耿耿的聪明人

燕青的身世十分可怜,书中曾交代他自幼父母双亡,以至于乞讨为生,若不是卢俊义搭救,恐怕早已饿死在街头。

因此,卢俊义对于燕青来说,是有救命之恩的,这便是为何在后来卢俊义落难后,燕青为何一直会忠心守护的原因所在。

除了忠诚之外,燕青的最大特点,就是聪明。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宋江为了让卢俊义上山,派出军师吴用假扮算命先生,接近卢俊义,并称其有血光之灾,对此卢俊义深信不疑,为了避祸,他听从吴用的建议,准备离家前往泰安州。

但燕青一眼就看出来其中有问题,他向卢俊义提出,前往泰安的路线上,要经过梁山泊,不仅路途凶险,并且,这个算命先生有可能就是梁山泊的人,目的就是为了诓骗卢俊义上山。

其实燕青说的几乎是分毫不差,如果卢俊义当时听了燕青的话,那也就不会最终落了个身死的下场,只可惜,他根本听不进去。

而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燕青所料,在卢俊义走到梁山泊时,就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宋江也借此将卢俊义留在了山上。

之所以燕青能够看得如此准确,是因为他从小为了生活,就一直在街头混,各色人等他也见得多了,用我们现代话说,就是社会经验丰富,因此在识人这方面,燕青是强项。

而卢俊义在这方面明显就差得多,毕竟他出身于富商之家,这种尔虞我诈的行为,他很少经历,因此才会被假扮成算命先生的吴用一顿忽悠就上了当。

除了识人方面之外,燕青还是一个很好的说客。

《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受宋江之托,下山打探招安之事,期间遇到了李师师,面对李师师的言语撩拨,燕青不仅不为所动,还利用李师师的关系,见到了宋徽宗本人,并向宋徽宗表达了宋江愿意被招安的心愿,最终促成了梁山的招安大事。

且不论招安对于梁山是好是坏,但从燕青下山后的表现来看,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先是利用自身的才艺,成功地吸引了李师师,而借助李师师见到宋徽宗后,主动表示梁山愿意为国家效力,整个过程他知进退,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并对人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到位,这才说服了宋徽宗等人,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而在招安之后,燕青更是把善于谋略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攻打王庆时,燕青劝说卢俊义不要亲自临阵,以免身陷险境,但卢俊义不听,执意要亲自上阵,燕青见劝阻无效,就在两军交战的必经之路平泉桥旁,让士兵打了个浮桥,以防不测。

结果,卢俊义上阵没多久就交战失利,等到他撤退时,平泉桥又被乱军压塌,若不是燕青提前搭了浮桥,恐怕卢俊义就会命丧当场。

种种例子表明,燕青是一个难得的聪明人,就连《水浒传》的作者在书中,都对燕青极为推崇,形容他为“百伶百俐”,这足以说明,燕青属于聪明且一点就透的那种人。

而正是因为燕青聪明,他才会在征讨方腊后,第一时间劝说卢俊义隐退。

目光长远的明白人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梁山大军征讨方腊归来,一番休整后,宋江带着众人准备前往京师,临行前,燕青私底下单独见了卢俊义一面。

见到卢俊义后,燕青先是把自己深受卢俊义的恩情郑重地表达了一遍,随后,就直截了当地向卢俊义提出,想和他一起隐姓埋名,以终天年。

之所以燕青会在这个时候提出隐退,是因为他早就看到,朝廷是不可能容得下梁山泊的。

在此之前,朝廷因为有用得着梁山泊的地方,所以才会答应招安这个条件,但作为朝廷来讲,梁山泊始终是一帮反贼,不管到什么时候,这个身份标签都不会改变。

既然是反贼,那么就意味着隐患,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这种隐患早晚都要清除掉。

也就是说,朝廷和梁山泊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不会随着平定辽国、王庆、田虎以及方腊后就会消弭,况且,朝中还要童贯、高俅、蔡京等人把持朝政,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可能放过梁山众人。

燕青没读过什么书,但各种卸磨杀驴的事情,他也听了不少,以他的观点来看,朝廷背信弃义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所以,他才会第一时间找到卢俊义,劝说其急流勇退。

而为了劝说卢俊义,燕青更是搬出了汉高祖刘邦杀韩信、杀彭越等案例,但都被卢俊义一一反驳回去,坚决不同意就此隐退。

见劝说无效,燕青心中就拿定了主意,而在这里,燕青再一次发挥出他目光长远的特点。

书中提到,燕青在百般劝说卢俊义无效后,对卢俊义说要向他辞别,卢俊义便询问他要去哪里,此时燕青回答了一句“也只在主公前后”,正是这句话,才让燕青成功的独自脱身。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如果燕青当场说要走的话,卢俊义自然不会轻易放他离开,毕竟两人主仆一场,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其二,若是燕青执意要走,势必会惊动宋江,到时候离开就会更加麻烦,甚至能不能走还是问题。

因此,燕青才会对卢俊义说了那么一句话,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主公卢俊义去哪里,他燕青就跟到哪里,而卢俊义也信以为真,认为燕青想离开,只不过是一时之气,笑着回了燕青一句“看你到哪里?”。

“卢俊义道:“你辞我,待要到哪里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后。”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哪里?”---《水浒传》

实际上,燕青当时已经打定主意,只不过为了方便脱身才故意那样说,在两人对话的转瞬之间,就能想这么多,不得不说,燕青不仅目光长远,心思也是极为缜密。

这场谈话也就此结束,燕青随后跪倒在地,对着卢俊义拜了八拜,起身离开,当夜挑了一担珠宝,留下一封信,飘然而去。

会过日子的通透人

为什么要挑走一担珠宝?因为燕青需要钱。

在《水浒传》中,燕青出场的人设便是“浪子”,之所以有这个称号,除了他长得英俊潇洒之外,更多的是他经常流连于烟花之地。

虽说是隐退了,但依照燕青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来说,他自然不可能会找一个深山老林里终老此生,很有可能会继续混迹江湖,甚至光顾曾经喜欢光顾的地方。

而去这些地方要什么?要钱,要银子,没有银子,想都别想。

即便是不去烟花之地,燕青总得吃饭穿衣吧,况且他也不可能孤独终老,不管是李师师还是其他女子,他总要有个归宿,到那个时候,身为男子汉的燕青,拿什么养活自己心爱的人呢?

答案也是钱。

因此,燕青在临行前,必须得有所打算,不仅为现在,也为将来,不然到时候出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情况,那就十分的尴尬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燕青对这个道理了解得相当通透。

那么说,对于燕青挑着珠宝离开,宋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或者说他怎么没去追上燕青,将其拦回来呢?

第一他不敢,第二他追上了也白搭。

宋江不敢追燕青,是因为燕青手里有一道宋徽宗的赦书,还是当初燕青在京城时,托李师师的面子,让宋徽宗亲自写给他的,有了这个,宋江无论如何也不敢冒险去拦截燕青,不然就是抗旨。

即便是宋江冒着风险追上了燕青,也做不到让他回来,要知道燕青的功夫在梁山中还算是名列前茅的,李逵在燕青面前都只有被遛着玩的份儿,更何况其他人呢?

能拦住的不愿追,愿意追得拦不住,宋江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在燕青离开后沉默不语。

而燕青的最终结局有好几种说法,比较流行的一种是在《水浒后传》中,燕青投奔了远赴海外的李俊,并帮助李俊成为暹罗国王,自己也被封为上柱国,还顺手救了宋高宗一命,被宋高宗晋封为太子少师、文成侯。

不管燕青最终的结局如何,至少在当时,他果断地离开宋江,选择远走高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然,他的下场很有可能与其主人卢俊义一样,被随便找个理由毒杀。

综上所述,燕青在离开宋江,归隐江湖时,挑走一担珠宝的原因就是他要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因为他早就明白了梁山泊众人的结局不会太好,所以才会选择在征讨方腊结束后隐退,只可惜卢俊义没有听从燕青的建议,落了个枉死的下场。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燕青对人情世故看的通透,知道钱财的重要性,知道方腊一死,梁山众人的命运也到头了。于是提前要了特赦、抢了两担金银,拿走其中一担归隐,另一担应该是分给心腹、让他们自谋出路了。

懂得人情世故,

《水浒》中,燕青是个百伶百俐、道头知尾的人,“百伶百俐”这词出现了两次,说明燕青此人非常聪明乖巧、而且悟性好、思维敏捷,属于那种你一个眼神过去,他就知道你要干什么的人。

有一次,燕青和李逵在东京城外的刘太公庄上借宿,由于有人假托宋江之名,抢走了刘太公之女。李逵性急没有分辨事情原委,捉急忙慌回到寨中,先砍倒“替天行道”杏黄旗、再提斧子要砍宋江,宋江吓了一跳。

经过燕青的一番解释,宋江认为有人假冒他作恶,但李逵不信啊,两人就立军令状赌生死,结果现场一番对质,真不是宋江干的。换做对李逵不感冒的领导,现场就立刻执行,按令砍了李逵,但宋江不会,扔下一句“这里不和你说话,你回来寨里,自有辩理。” 

李逵个死脑袋不懂,但燕青明白宋江的话,就建议李逵负荆请罪,宋江也借此机会下了台阶,让李逵捉拿冒充之人才能抵罪,燕青也一并前去,助李逵一臂之力。 

其实,燕青就很聪明,前面梳理事情脉络,关键时刻给领导找台阶下,救下了他的爱将,还没让领导威信损失太多,可见燕青对人情世故的通透。

浪子需要钱

看《水浒》发现,燕青的“浪子”称号,好像不太准确,因为不够浪。如果以当时的“浪子”意思看,燕青应该是风流倜傥、喜欢浪迹青楼的人。但原著没有提及太多,只有《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说过,燕青此人在烟花柳巷之地声名很盛。

那燕青如果归隐,自然少不了去这些地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此留些本钱是需要的,不能光靠自己的一张皮。

当初去京城,宋江想见李师师,让燕青去办,但头牌岂是想见就见的,又不能硬闯,燕青就让老鸨过来叙话。暗示自己服侍的主人有大把钱,想见李师师,老鸨见钱眼开,当下就同意了。由此可见,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还得有点钱才行。

所以,除了燕青本身聪明、懂人情世故外,应该还有早年跟着卢俊义当家仆时积累的经验。虽然燕青淡泊名利,最后选择归隐,但不代表他不懂钱的重要性。就像一句话说得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的”。

早有归隐打算

自从宋江一心想招安、朝廷中又奸臣当道时,燕青就开始为自己后路考虑了。在去京城李师师那找皇帝时,燕青便求李师师帮忙吹吹枕边风,向皇帝求一封御笔特赦书,赦了自己所犯的罪状。

皇帝来后,燕青表演了一番唱曲才艺,得到了皇帝的青睐,加上李师师的帮忙,皇帝写了一封赦书,让各个衙门不得捉拿。有了这道护身符,燕青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促成招安一事后,燕青又见了故人许贯忠,两人在交谈中,许贯忠劝说燕青要注意寻个退路,因为朝廷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忠良正直的人都被陷害了,梁山好汉一旦没有用处,势必飞鸟尽,良弓藏。

燕青没有说话,只有点头和叹息。点头表示认同,叹息表示内心的担忧,因为他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一直没有考虑清楚。

征方腊过程中,宋江五路大军杀入洞中,燕青进去后,先让数个心腹去抢两担金珠细软出来,这一刻应该就是燕青下定决心退隐,为后路准备钱财的时候。方腊覆灭,燕青劝说卢俊义一起归隐,因为梁山人马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如果祸到临头再走肯定来不及,无奈卢俊义不听。

燕青只好拿了那两担金珠细软中的一担。另一担,小王推测是分给那几个心腹,让他们也自谋出路去了。

所以,燕青归隐拿一担珠宝,就是知道钱的重要性,为了后半辈子过得逍遥一些,提前做了打算。另一担应该分给心腹,他们自谋出路了。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燕青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而且一直如此。

最初在卢俊义家做家仆,燕青虽知道主母贾氏同大管家李固通奸,却没有敢于告诉卢俊义。

为啥?

第一是捉奸捉双,燕青没有直接抓住两人通奸现场,没有确切证据;

第二卢俊义对贾氏和李固都很相信,况且自大惯了,从没想过自己会被戴绿帽,根本不会相信燕青的话;

第三李固和贾氏联手,实际上控制了卢俊义的经济,也有大量社会关系。就算卢俊义相信燕青,也未必斗得过李固和贾氏。

所以,燕青一直忍着不说,应该是暗中保护卢俊义,防止他被暗算。

到了贾氏和李固准备暗算卢俊义,要将其弄死,燕青无可奈何之下才说了。

结果,果然卢俊义根本不相信他。

书中写:卢俊义喝道: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屁!燕青又道: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卢俊义大怒,喝骂燕青道:我家五代在北京住,谁不识得!量李固有几颗头,敢做恁勾当!莫不是你歹事来,今日到来反说明!我到家中问出虚实,必不和你干休!燕青痛哭,爬倒地下,拖住员外衣服。卢俊义一脚踢倒燕青,大踏步,便入城来。

可见,燕青看人是很准确的。

即便卢俊义不信任燕青,但燕青稍后竟然孤身去救他,差点自己也被活捉杀死,算得上有情有义。

期间还有很多事,也说明燕青情商很高。

最后,在击败方腊,大功告成的时候,卢俊义忙着准备邀功领赏,燕青却要求赶快逃走。

书中这么写:只见浪子燕青,私自来劝主人卢俊义道:"小乙自幼随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难尽。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卢俊义道:"自从梁山泊归顺宋朝已来,俺弟兄们身经百战,勤劳不易,边塞苦楚,弟兄损折,幸存我一家二人性命。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你如何却寻这等没结果?"燕青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结果,只恐主人此去无结果耳。"

卢俊义道:"燕青,我不曾存半点异心,朝廷如何负我?"燕青道:"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卢俊义道:"你辞我,待要那里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后。"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那里?"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这段话,足可见燕青的情商极高。

燕青很清楚朝廷只是利用梁山这批人,希望他们同方腊、王庆、田虎等人自相残杀,同归于尽。

虽然梁山剿灭其他3大寇,立了大功,自己也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将领,还愿意主动交出兵权,也不代表安全了。

作为北宋朝廷那批奸人来说,一定会对梁山斩草除根,彻底将他们除掉,不会允许他们活命。

所以,燕青要求卢俊义不要贪恋所谓的官爵,赶快逃走隐居起来,还能善终。

情商低的卢俊义还是不听,燕青只能自己走了。

但是,同最初贾氏李固事件一样,燕青其实还是在卢俊义身边,暗中保护他。

只是,燕青没想到朝廷用毒酒暗算卢俊义,后者中毒落水而死。

当然,燕青不可能去做平民受穷,他在战争期间搞到了方腊的一批财富,一担金珠宝贝。

一说,后来金兵击破开封,活捉了两个皇帝。此时燕青念着旧情,去开封城内救走了干姐姐李师师,两人后来结婚善终。毕竟李师师帮了燕青很多,燕青最后也是报恩。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挑走一担珠宝?

首先,燕青不愿为官,选择归隐江湖做个平常百姓。平民要过好日子,没有足够的钱财肯定是不行的。燕青有了这担珠宝作积蓄,过个悠闲富足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其二、燕青担走的是属于自己的财富,与梁山己经没有关系。

燕青的一担珍宝是哪来的呢?一部份是来自卢员外的赏赐,燕青从小在卢俊义家长大,深得卢俊义信任。卢俊义被诱上梁山以后,其巨量家财曾经一度被管家李固所霸占,后来宋江救了卢俊义,卢俊义重新夺回家财。在这期间燕青几次救了卢俊义的命,出于感激卢俊义也会赏给燕青一大笔财产。

另外,燕青正式入伙梁山以后的几年中,依照山上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规距,也会积攒不少财富。

梁山全伙受招安以后,山寨的资产也都分给了大家。《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这回中宋江说:“今众兄弟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余所得之资并从均分。”燕青自然也会分得一份数目不菲的资财。

综合来看燕青的一担珠宝来路清晰,並无污迹,确确实实属于燕青自己的财产。另外燕青还有一个无价之宝、皇帝的亲笔赦书:“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燕青揣着这道赦书,才敢明幌幌的挑着一担珠宝,无拘无束的闯荡天涯。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余择明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