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16年后刑满释放,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16年后刑满释放,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案例。

1993年12月31日,本该是27岁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他却以一己之力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回,死刑变成了死缓,重新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李红涛是难得的人才,几次入狱,又几次逃出被抓,最后研发电机成功,通过减刑再减刑,在43岁时刑满释放。

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李红涛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1966年8月12日,李红涛出生在湖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受父母基因的影响,他从小聪明伶俐,继承了父母的所有优点。

李红涛父母也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明白知识才是最便捷的敲门砖,所以尽可能地给他创造学习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天赋。

年幼的李红涛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动手能力也强。

在年仅14时就已经崭露头角,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2名的好成绩,高考之后更是考进了名牌学府—浙江大学,进入电子工程学院深造。

大学4年,对于李红涛来说,一瞬而过。毕业之后,他就像开了挂的一样,事业和爱情顺风顺水,跟女友一起进了昆明的一家国企,从事与电子相关的工作。

在那个年代,既有大学文凭,又有爱人的帮扶,可以称得上是未来的人生赢家。

但是,李红涛并没有按部就班接受命运的安排,当时谁也料想不到,他会和看守所扯上什么关系。

02

1990年,在昆明的李红涛遇到了自己所谓的红颜知己,面对这样的爱情,他甚至不顾及岌岌可危的婚姻。

家庭矛盾和工作不顺心的双重打击下,他身心疲惫,最终被朋友说服一起出去创业,然而创业需要有投资,两个人口袋空空,无异于纸上谈兵。

他们第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创业寸步难行,在苦思对策的时候,李红涛动了坏心思,选择了另辟蹊径,通过伪造某单位的银行印鉴,顺利从银行成功拿到了8万块,那一刻,两个人都飘了。

第一次发觉,钱来得如此简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两个人一拍而合,很快准备第二次行动,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警察早就盯上他们了。

命运的天平不可能总是倾斜于你,在第2次犯案时,朋友被当场抓了,第二天李红涛也被守株待兔的警察逮住了。

03

1992年4月18日,李红涛第1次进看守所,这一天估计他永生难忘,趁两个警察没注意,快速地打开了手铐,脱了鞋光着脚,逃出了看守所。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李红涛居然会选择铤而走险,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先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销毁了所有的作案证据,没有证据自然很难定罪。

随后爬上屋顶,抽着烟等待警察的到来,不出他所料,警察来到他家之后,一无所获,只能到处贴悬赏公告,李红涛等警察走了之后,才慢悠悠地从屋顶下来,开始了第一次逃亡。

这一次他选择了去贵阳,一路上看着路上飞驰的汽车,他想着自己最好也有一辆车,就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被抓住的风险。

研究出自制的钥匙,他成功地打开了一辆汽车,然而因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不过关,没多久汽车就被他开进了路边的水沟里,一位农民把拉了上来。

此刻的李红涛并没有收敛,不久他又看到路边停着一辆警车,继续故伎重施,路上就算遇到了警察也能蒙混过关,开着警车又回到了昆明。

回到昆明的李红涛,经常去看望他的女友,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他以为风平浪静的时候,再次被警察抓获。

04

1992年6月,经历了两个月的逃亡之后,李红涛再次被带到了看守所。

也许是自己的傲慢自大,也许是觉得从警察鼻子底下逃走很了不起,当着警察的面质疑他们的办案速度,如果不是自己疏忽大意,警察根本抓不到自己。

警察对他的话并不当回事,任由李红涛胡闹,警察的不屑一顾刺伤了李红涛的自尊心,认为是看不起他,于是他再次琢磨起第2次越狱,以此来证明自己。

李红涛先后说服了两名狱友担任他的帮手,三人齐心协力商量对策,这次他们准备挖地道逃走,越狱这样的桥段只会在电视里发生,没想到李红涛再次成功逃脱,两名帮手却被当场抓住了。

这一次的越狱成功之后,他还特意打电话给警察,证明了自己说到做到,然而在逃亡途中他越来越迷茫,自己要一直过这样的逃亡生活吗?还是安安静静回到看守所接受属于他的审判?

这次的逃亡,他再次选择偷车,就在他彷徨之际,警察又一次把他抓住了。

这次被抓了之后,他又开始了继续折腾,这次不是为了逃跑,而是开始思考无刷电励磁电机,为此他多次向看守所提出想做实验的要求。

05

1993年11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李红涛的最终判决书,参照以往的犯罪经历和社会影响,对他数罪并罚,依法判处了死刑。

从那时开始,生命对李红涛来说,似乎进入了倒计时,然而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他的心思并不在还剩多少日子,而是更专注着做试验。

李红涛的异常举动被老所长看在眼里,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老所长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他就是想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看守所高层的反复商议,最终同意并支持李红涛发明创造的想法,尽可能地满足他的要求,同时还邀请了几位专家来到看守所,帮助李红涛解决一些难题,尽可能给他一些指导。

06

1992年12月的最后一天,是李红涛的最后期限,如果他的实验不成功,就会被如期执行死刑。

离死刑的日子越来越近,也许李红涛在有限的时间里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才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日以继夜、一门心思地做研究。

就在执行死刑的当天,死亡即将来临之际,李红涛的实验也进入尾声,就在当天上午,他的试验成功了,而且这个电机的发明,填补了我国的一项技术空白。

当天晚上,所长就亲自替李红涛写了申请死缓的请求书。在漫长的等待期间,李红涛继续痴迷于创造和发明。

在此期间,他不仅申报了研究发明专利,他的“无刷电励磁机”更是获得了云南省优秀发明一等奖,中国专利发明第五届发明博览会的金奖。

随后的几年,李红涛一直沉醉于多项技术研究,同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

他还把自己两次成功越狱的经验分享给了看守所,并且帮助看守所研究出了一套全电脑监控管理系统,也正因为如此,昆明市看守所被评为全国模范看守所。

鉴于李红涛一系列的重大立功表现,1997年死刑改判为17年有期徒刑,随后在2000年7月25日又减刑两年半,在2002年7月1日再次减刑一年半,在2009年被刑满释放。

被称为“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死缓,再到刑满释放,我有几点想说的:

第一,李红涛的命运自己掌握,浪子回头金不换,终于靠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贡献,让自己的生活有了传奇色彩。

第二,李红涛的事例,只是一个特例,一般人很难复制,除了他的自我聪明,以及拿得出手的一身才华,更是因为关键时候迷途而返,才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加上他并没有罪大恶极的案子,才被国家网开一面。

第三,昆明看守所本着对人才的爱护,选择了给他一个机会,给他提供场所和必要的材料,如果实验不成功,时间到了该执行就执行。

李红涛之所以被称为“最牛的死刑犯”,不光是李红涛的聪明,更是因为他的聪明用在了对的地方,为祖国作出了贡献,用自己的表现获取了减刑和刑满释放。

当然,这种以“成就或者贡献”来换取减刑的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向死而生的李红涛,你们有什么看法?

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16年后刑满释放,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李洪涛是浙江大学高材生,犯了死罪,以自己的高智商,改变了命运,被判处死刑后,竟然获得释放,成为最牛死刑犯,一岀来,就成为许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他何德何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01

1993年十一月,他因为多次犯诈骗盗窃等等罪,被判处死刑,刑期将在一个月后执行,他如果没有强大的本事,他这么一生就这么完了。

他这个时候才开始自己,使出自己的全部智慧,拯救自己,不成功便成仁,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是别人眼里优秀的孩子,14岁时就取得全国中学数学竞赛第2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浙江大学,进入他喜爱的电子工程学院学习。

大学里,他和所有的青年人一样,交了女朋友,大学毕业后跟着女朋友到昆明工作,他如果遵纪守法,老老实买的工作,这辈子也是幸福很圆满的。

谁知道他有了婚外情,妻子坚决和他离婚,他的丑事被单位知道了,连工作也没了,他也没办法,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那个时候特别缺钱,特别想赚大钱,只要有钱什么都好办,他和一个朋友一拍即合,两人准备创业。

创业没有钱是不行的,他们一穷二白,没人给他们投资,李洪涛动起了歪脑筋,通过伪造银行印签,从银行成功转账某公司的现金,一次转出8万元,成功了。

让他大喜过望,准备再次操作继续转账,可是警察已经发现了他的犯罪伎俩,悄悄的等着他们上钩,他第2次作案时当场被抓。

02

当时,他并不理解自己犯罪的严重程度,不思考自己为什么犯罪,反而觉得很好玩趁警察不注意,弄开了手铐,大摇大摆的走出看守所大门口,却没有人发现。

他也是高智商犯罪分子,逃出来以后专门在超市买了一些生活用品,然后回到家里藏在房顶上,警察知道他逃跑,来到他家里搜查,却不知道他藏在房顶上。

这样他逃脱警察的追踪,他准备跑到贵阳,刚学车不久,也不熟悉,看到一辆奥迪车,假装和车主聊天,了解了奥迪车车车主的车钥匙结构,回到家里自己做了一把,把奥迪车偷偷开走了。

因为他开车技术差,逃跑途中开车掉进了沟里,被一位农民救了,他又偷了好几辆车,一边开车一边逃跑,后来,胆大妄为,连警车也偷,偷了一辆警车开到昆明,去学校看自己的大学生情人。

两人刚见面就被警察抓住了,把他送到昆明市收审所,警察对他进行审问,他交代了自己的作案行为,在这三个月时间,警察正在调查取证。

03

他等的不耐烦了,告诉警察三个月如果不给他定罪,他就准备逃跑,把想法变成行动,他联系了两名嫌疑犯,三个人用自己制作的工具,挖穿了监狱的墙壁,成功从收审所逃跑。

另外两名嫌犯看到警察就躲进监狱,没敢出来,而他一点都不慌张,当着警察的面走出来,从收审所后门逃跑。

逃跑成功后,还给警察打了电话,说出自己的地址,等警察赶到时他早就跑了。他一边跑一边抢车,自己也不知道跑到哪,在一家汽车修理厂被警察抓住了。

他头脑里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发明一种无刷电机,向警察说明了自己的爱好和要求,广州警察并没有理睬他,直接把他送到广西昆明。

而他再次向警察提出自己做实验的要求,警察重视了他提出的要求,觉得他是一个人才,可以让他试一试。

专门给他提供一间房子让他做实验,但是研究了一段时间没有成功,他也特别灰心,警察重新把它关到普通房间。

这时候,对他的判决已经下来了,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三罪并罚执行死刑。

他并不慌张,他觉得死以前一定要做一件事,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的哥哥,希望哥哥能帮助他。

他哥哥在外面帮忙,而看守所的干警也发现他的情况特殊,觉得可以让他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对李洪涛提出购买一些实验器材,干警也答应了,那时候离他执行死刑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在最后的时间里虽然有进展,仍然没有成功。

04

看守所领导请来了云南省电气科学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对他现场指导,他也发现了问题所在,日以继夜的加紧研究。

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仍然没有成功,大家都准备放弃了,李洪涛仍然没有放弃,他知道放弃就是死亡,终于在最后的时刻,他的“无刷电机”成功了。

他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了看守所的所长,所长马上写了一份暂缓执行死刑的报告,连夜送到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公安局,最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向法院提出暂缓执行的请求。

后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经过改进试验成功申请专利,后来他被改判死缓,在缓刑期间他又研究出来一套监狱全电脑监控管理系统。

他从死刑缓刑到释放,是凭着他的三项发明,他出狱后,有许多的企业和老板向他伸出橄榄枝,他也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成为一名富翁,他成功拯救了自己。

总结:

(一)他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也是一个特列,也证明国家是非常爱惜人才的,我父亲过去也是在监狱工作的干警。他们是非常爱惜人才的,我记得有一个教历史的老师原来是一个战犯,历史课生动有趣而且活灵活现,同学们特别喜欢听。

(二)他也是偶然因素在里面,如果他没有成功,今天就没人知道他了,国家对释放的罪犯有着严格的要求。

(三)比如在重大灾害中有杰出表现,检举他人中重大立功行为,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取得重大发明的。

(四)这些死刑犯是可以缓刑或者减刑的,因为他们对别人对国家有杰出的贡献是有用的人才,所以要保护,要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服务。

@蓝色的忧伤感谢你阅读评论,点赞,转发关注。

小话筒和我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