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上坟为什么要提前为好?

清明节上坟为什么要提前为好?

我是清风残月,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有句俗语说“早清明,晚寒食”。清明节上坟提前是因为在清明节之前是“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或“百五节”,也就是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寒食节”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而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一百零八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烟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节既成为了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源于此,民间在清明节祭祖时一般都提前,因此也就有了“早清明,晚寒食”的说法。

清明节你是去祭祖,还是去踏青?

清明节上坟为什么要提前为好?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而其由节气演变成节日,是与寒食节有关。作为节气,是适合踏青春游的好日子;作为节日,是民间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

真是“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在我们这里,清明节上坟一般都是提前三天或者清明节当天,而由于清明节当天节令往往很早,所以在清明节当天上坟往往节令的时间已过,所以一般都是至少提前三天 。

为什么头三天不行呢?

我们这里民间是这样说的。据说春秋时期的晋公子重耳逃难的时候,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此时重耳由于饥寒交迫又累又饿,几乎昏死过去,再也站不起来,急需寻找到食物充饥。面对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公子重耳,所有的随臣都束手无策,这时跟随他的介子推却端上了一碗肉汤,重耳食后精神大为好转,而后发现这碗肉汤竟然是介子推在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一块肉,于是其感激之情自然可想而知。走出绝境的重耳十九年后终于成为国君,也即晋文公,在他登基后大封有功之臣时,介子推却不愿受封,携年迈的老母隐居深山老林,晋文公遍寻不得,于是身边有人献计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于是“一把手”晋文公发话了,放火烧山,可是直到火烧尽了也没有发现介子推的身影,于是众人进山再次寻找,在一处老柳树下发现了被烧死的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并发现了介子推的遗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大恸的晋文公于是厚葬了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由于这一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于是晋文公还昭告天下,清明节之前三天所有上山祭祖烧的纸钱均由介子推所独享外人分毫也得不到,这样的金口玉言一开,君无戏言,所以清明节前三天烧的纸钱自己的先祖分文也拿不到,久而久之,清明节前三天约定俗成不上山烧纸祭祖。

此外,在我们这里,清明节上坟,与其他的时节不同,都要拿着旗子(我们这里称为标子)插在坟头上,而且这旗子越长越好,据说,这一天是阴间大宴群鬼的日子,每个阴间之鬼都要凭手中拿的旗子入场参宴,旗子越长在酒席上坐的位置就越好。由于民间这样的说法,所以清明节上坟都是要在坟头上插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旗子,而且在我们这里,还有在一些小路旁、小河边插上旗子并烧点纸钱的习俗,这些是给那些流浪的无主的孤坟野鬼们的,让他们在这个日子里也有机会雨露均沾去参加这场群鬼盛会。

聊表心意。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