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当时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吗?

丰臣秀吉当时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吗?

至少在当时,丰臣秀吉是有充分信心认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的。

丰臣秀吉的人生目标可不仅仅限于大明,而是计划先攻朝鲜,再灭大明,之后攻占印度,建立一个它所谓的“亚洲大帝国”!

由此可见,日本人的野心,由古至今,就从来没变过。

不过话说回来,丰田秀吉是哪里来的自信和勇气,认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呢?

1、屌丝逆袭的经历,让丰臣秀吉对自己有充分信心

丰臣秀吉的发迹过程,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屌丝逆袭史,十分的励志。

丰臣秀吉出身于贫苦农家,他的父亲,曾是大名鼎鼎的织田信长的一个亲兵,但因作战负伤,就回到了乡下,不久便不治而亡。

少年时期的丰臣秀吉,充分感受了人间冷暖,由于继父的虐待,丰臣秀吉逃离了家庭,成了一个流浪汉,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投奔到了织田信长的麾下,但是,只是一个仆役。

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丰田秀吉很快从仆役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和重用,从低下的仆役升级为下级武士。

在织田信长的一次战役中,丰臣秀吉表现突出,累积了战功,晋升为织田家的小队长,有了身份后,同时织田信长对这个不断上进的年轻人越发看重,就将好友的养女许配给了丰臣秀吉。

从此,一名出身于贫苦农家的屌丝,正式的迈进日本等级森严的贵族行列,成为了一个普通人需要仰视的存在。

幸运女神对丰臣秀吉的眷顾远不至此,在织田信长率兵征讨朝仓义景时,因为盟友的背叛,织田信长几乎被截杀,关键时刻,丰臣秀吉舍命断后,保护了织田信长的安全。

在此之后,织田信长经过征战,领土势力接连扩大,已是心腹的丰臣秀吉,再次因为军功,封封为近江国长滨城的城主,此时的他,已经是日本战国群雄之一。

屌丝逆袭成大名,丰臣秀吉如同坐火箭一般就达到了常人穷极一生都无法达到的目标。

公元1577年,丰臣秀吉奉织田信长之命,出任播磨国国主,在之后的几年中,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的安排下,四处征讨,将越来越多的领土,收纳到织田家的势力范围。

公元1582年,一个改变丰臣秀吉一生的机会来临,织田信长遇刺身亡,丰臣秀吉利用清洲会议,获得了织田家的掌控权。

但老牌势力对这个外来人十分不服气,织田信长生前势力意图将丰臣秀吉赶出织田家,面对这些,丰臣秀吉利用自己出色的战斗力和外交手段,逐一解决,更是与当时日本的另一股大势力德川家族,订立了不战和约,彻底掌控了织田家的所有势力。

从1585年,丰臣秀吉就任日本关白后,开启了他统一日本的过程,最终,在逼迫北条家族开门投降后,丰臣秀吉基本统一了日本。

一介贫民,一步步走到了日本“太阁”的位置,丰臣秀吉对于自身,充满了自信,认为自己在日本战国时代,群雄四起中,笑到最后,依靠的是自身绝对的实力。

因此,此刻充满自豪以及野心的丰臣秀吉,将目光转向了远处的大明,他相信,自己也会打败这个庞然大物,继而统一全世界。

2、对自身国力的信心,认为日本当时的实力足矣

在概念中,当时的丰臣秀吉几乎是拥有了攻占朝鲜,打败大明的实力。

在定下目标后,丰臣秀吉开始着手准备,先是修书给朝鲜国王,直截了当的言明自己要攻打大明,让朝鲜安排军队策应,但朝鲜国王对此直接无视。丰臣秀吉并没有因此气馁,继续在国内做着战前准备。

很快,丰臣秀吉就召集到了三十万大军,这种规模的兵力,即便是在当时的大明,也是不容小窥的一股势力,更何况,这只军队此刻是由信心爆棚的丰臣秀吉所率领。

为何说丰臣秀吉对自己的国力有充足信心呢?要知道,在明初时期,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时,也只不过调动大军二十五万,也赶跑了北元。

丰臣秀吉自认为不比常遇春等人差,况且自己还拥有战意正盛的大军三十万,加上自身的出色指挥,可不就是指哪打哪?

事实上,丰臣秀吉至少在概念中,是具有攻打大明的实力的,经历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洗礼,日本的军队是真正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并非如很多人说的,日本战国时代的战斗只是村落械斗而已。

但是,概念中始终是概念中,打战不是斗殴,容不得半点假设。

3、对自身战斗力的自信和大明的轻视

古时每个朝代的军队,在乱世时,往往战斗力爆棚,逮谁灭谁,但在国家稳定后,进入和平时代,军队就会逐渐松懈,战斗力也会随之下降。

当时的明朝,就面临着这种情况,除部分部队战斗力还保持在正常水平外(如戚家军),大部分的大明官兵,已经沦为战五渣的存在。

因此,东南的倭寇问题,就让明朝十分苦恼,与之战斗,有胜有败,终年不息,为此,大明还曾向日本下诏书,要求日本的大名约束自己的部下,以减少倭寇犯境。

大明的反应,让丰臣秀吉敏锐的意识到,曾经逮谁灭谁的大明,似乎已经不堪一击了,再加上丰臣秀吉仅仅用两个月,就攻占了汉城、平壤,更让丰臣秀吉觉得,自己击败大明,一定没问题!

另外,丰臣秀吉对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也是极具信心,手下猛将如云,包括“雄武英略”之称的岛津义弘、“沉默的武将”上杉景胜等,同时自己也是“战国三杰”之一,再加上德川家族,以及数十万能征善战的日本士兵,别说踏足大明,就会统一世界都没问题。

还有就是,当时日本的军队,已经装配了威力强大的火枪(火铳),在丰臣秀吉的训练下,组成了一支特有的“铁炮队”,并且,在多次与明军的小规模接触战中,丰臣秀吉发现,自己的火铳威力远远高于明军,这就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最为最早发现火器在战场上运用的明军,此时还在原地踏步,明军所装备的,还只是快枪、神机枪和三眼铳等,较之日军,射程近,精度差,在朝鲜战场上,明军就因此吃过日军的大亏。

大明如此“不堪一击”,自身实力“如此强横”,武器装备又先进不少,丰臣秀吉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认为自己一定以及确定能打下大明,尤其在攻占汉城,取得了前期的胜利后,丰臣秀吉连迁都北京都提上日程了。

但打脸来的如此之快,万历皇帝接到朝鲜求援入朝抗倭后,以“勿遗子孙疆患”为令,力排众议,派遣大军入朝,经过大明将士浴血奋战,终于将丰臣秀吉打回了原型。

此战,是丰臣秀吉由盛转衰的重要战役,战后,丰臣秀吉身死,原本可以成为日本第五大姓氏的家族,也灰飞烟灭,德川家康为报复丰臣秀吉,将其家族一万多名成员屠杀一净,其中,包括丰臣秀吉不满十岁的孙子。

人总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曾叫嚣着征服大明的丰臣秀吉,彻底失败!

丰臣秀吉当时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吗?

丰臣秀吉显然认为自己可以灭掉大明,从纸面上看,他似乎确实有这样的实力,原因有三:

一、自信爆棚、准备充分。

1592年前后的日本,正处于日本战国时代,这个年代就好比中国的春秋战国或是五代十国,各地大名割据,丰成秀吉从织田信长手下的足轻干起,最后平定天下,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第一人,正是自信心爆棚之时。早在1587年6月九州之役结束后,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就将目光投向了岛外,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先派兵占领朝鲜;自己渡海至明朝,居留宁波;随后占领天竺;再派丰臣秀次占领明朝的首都北京。他计划在这一目标制定之后的第七年(1594年)奉正亲町天皇迁都北京。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丰臣秀吉在1590年一统日本后,开始按自己的方案进行操作。他在1591年致书朝鲜国王李昖,内容如下:

日本丰臣秀吉,谨答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秀吉鄙人也,然当其在胎,母梦日入怀,占者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壮岁必耀武八表。’是故战必胜,攻必取。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

明显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梦想中还是在纸面上,秀吉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朝鲜,而是直指大明,征服全世界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当然当时的日本所知有限,亚洲全境在丰臣秀吉看来就等于是全世界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四处派遣使者到大明周边国家,要求他们称臣并帮助日本伐明,但并无人响应,琉球和暹罗等国国王反而通报大明,提醒明朝警惕丰臣秀吉的野心。

虽然未获朝鲜答复,也没有得到周边国家支持,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丰臣秀吉的计划。丰成秀吉为此进行了充足的战备工作,他于1591年正月开始备战,到1592年三月,已召集三十余万兵力准备对朝鲜及大明作战。以往许多人印象中,日本古代战争似乎是村级的小规模械斗,实际上那只是误解,是实力不强的大名们之间的战争,而那些著名的大名,手下兵力往往达数万乃至上十万,日本战国史上,十万人以上的战争并不鲜见,而以秀吉掌日本全国之兵,动员三十余万兵力并不十分困难。

除此以外,还配备了一万余人的水军和七百余艘船只作为海战及运输只用。

二、对军事实力的自信。

日本的战国时代,在其历史上是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到了日军侵朝时,织田家族当然已经凋零,不过德川家康、伊达政宗、加藤清正、立花宗茂、岛津义弘、上杉景胜、小早川隆景等人都是大名鼎鼎且久经战争考验,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并称为“战国三杰,并在最后取其而代之,建立了统治日本长达264年的江户幕府并在死后得以封神。奥州独眼龙伊达政宗领地的石高高达120万石。加藤清正是筑城名家,有鬼加藤之称。立花宗茂以勇武出名,被秀吉赞为“西国无双”。岛津义弘作战勇猛,被称赞为“雄武英略”。此外还有“沉默的武将”上杉景胜,从秀吉处获封‘羽柴’之姓的小早川隆景等都是深受其信任。

这样的阵容,在纸面上堪称全明星,加上战国时期久经战阵的精兵,确实豪华。

此外,在兵器甲胄方面,1592年的日本,火器在军队中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装备的火器是火绳枪,火绳枪在倭国被称为铁炮,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并在战国大战期间得到了普遍应用,装备火绳枪的日本步兵名为铁炮足轻,火枪队因此被称为铁炮队,著名大名织田信长手下军队就十分善用铁炮,比如在《信长公记》就有记载:信长公的随从有七百人左右,军容整齐,足轻站立在前,装备着五百条三间长的中柄朱枪,以及五百数量的铁炮和弓箭。七百人装备五百挺铁炮,已经是相当高的比例,作为继任者的丰臣秀吉当然同样很重视铁炮队。

就明军方面来说,早在戚继光时代,他就曾指出:诸器之中,鸟铳第一,火箭次之。鸟铳即是日军装备的铁炮。

日军的铁炮与明军的火铳相比,性能要先进一些,射程远、精度高,但由于造价和击发速度问题,铁炮还是只作为一种辅助性武器出现在战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冷兵器。铁炮队通常作为主力配属的特种作战部队存在,需要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

并非只有足轻装备铁炮,武士的铁炮装备率更高,即便那些热衷冷兵器单挑的日军武将通常也会随身携带一挺火炮备用,在侵朝日军中,善用铁炮的武将不在少数,比如来岛通明等,都是著名的善用铁炮的武将。

虽然日军的铁炮其实并不能主导战场局势,而且在重型火器上远不及大明,但与之相比,更早发展出实战火器的明军在单兵火器上却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万历十五年期间,明朝军队的主要单兵火器有快枪、神机枪和三眼铳等,与日军的铁炮相比,性能已经落后许多。

甲胄方面,经历了日本战国时代的洗礼,即使是日军中的最低级士兵——足轻,也已经普遍装备了盔甲,通常是由其效忠的大名提供,被称为“御贷具足”,意思是借来的盔甲,御贷具足提供身体重要部位最基础的防护。但即使是足轻也并不可小视,他们与高级武士的差距并没有身份看起来那么悬殊,太阁丰臣秀吉的父亲就是一名足轻,他也凭这个关系才逐步得到织田信长信任并最后位极人臣。

足轻如此,武将的甲胄防护更加周密,一套武士的具足有多达19个部分组成。武士甲胄样式繁多,有桶川胴、二枚胴、五枚胴、雪下胴、鸠胸胴等诸多样式,日本武士甲胄的特点是色彩绚烂,多半会上彩漆并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徽,头盔前立也是各不相同,辨识度相当高。

三、对对手的轻视

从以往战绩来看,丰臣秀吉对明朝有轻视之心。自从忽必烈两次攻日失败到明朝嘉靖年间的倭寇入侵劫掠,容易给丰臣秀吉这样的印象:中国早已非大唐盛世,从元朝到明朝,连几个浪人武士都能在中国沿海横行无忌,别说自己手下身经百战的正规军。加上秀吉派到大明潜伏的探子回报,大明国内张居正早死,申时行退休,文臣群龙无首,武将里曾大败倭寇的戚继光已物故,继任者与其无法相比,下一代青黄不接,明军已多年不知兵,军队缺乏战斗经验。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造成了秀吉对形势的判断,最后也导致他的死亡以及丰臣家的被族灭,这都是由他发动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引起,完全是咎由自取。

u_u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