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对于宋朝而言,拿下幽云十六州,就能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幽云十六州,是指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其大致范围包括今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等地区,这里在古代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军事防线。

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幽云十六州可以分为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这其中,以幽州(北京)为核心区域的为山前七州,以云州(大同)为核心的区域则是山后九州。

至于说北宋为何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实在是这里太重要了,有了山前七州,北方的防御工作就能降低好几个等级,不至于在华北平原上和游牧民族的起兵正面硬刚,而有了山后九州的好处更大,不仅能提供战略缓冲空间,这里还是重要的产马地。

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好处是巨大的,比如在明朝时,由于幽云十六州在手,即使是节节败退,也能在山海关抗住女真的进攻,对于除了黄河这一道天险以外,再无险可守的北宋而言,显然这种好处更为巨大,有了这里就有无与伦比的安全感,因此,宋朝的皇帝们做梦都想收回幽云十六州。

不过,有想法归有想法,能不能收复是另一回事,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着手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做准备,并且,在其驾崩后,宋太宗赵光义更是御驾亲征,誓要收复此地,但最终却被打的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让之后的宋朝皇帝,再也提不起收复这里的勇气。

尤其在宋真宗时期,澶渊之盟的签订,宋朝不仅没能收复河山,又搭上一年数百万的岁贡,至此,终北宋和南宋两朝,幽云十六州都没能回到中原政权的手中,这也使得南北二宋,始终在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

拿一张中国北方的地形图去看,就会发现,幽云十六州的位置是如何特殊。

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的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它们犹如两道铜墙铁壁的城墙,驻守在华北平原北部,这两道天险汇合在一起,以其巍峨险峻的山脉共同组成了古代中国北方抵御入侵的天然防线。

而在燕山、太行山山脉的前面,就是幽云十六州的山前七州,在其身后,则是山后九州,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熟悉的幽云十六州。

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涿州(今河北涿州)、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太行)山前七州”

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太行)山后九州”

因为有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脉的存在,让古代的游牧民族要想来到中原,就必须从幽州北部进入,指望骑马翻山越岭,显然是一件不太实际的事情。

再看山前七州,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它的地形,是十分利于骑兵的机动性的,也正因为如此,如果这里被打开缺口,或者山前七州不在自己的掌控中的话,那么古代的中原政权,就必须在一马平川的地形上,与游牧民族硬刚。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的特性,就是擅长骑射,在这种对骑兵有力的地形上和他们决战,很难讨到便宜,即便是胜利,也是惨胜。

因此,与其每年在几百里宽度上的正面上布防,当一个救火队员的话,还不如一劳永逸地将山前七州打下来,一旦能拿下幽州,就能守着大山,扼守关隘,这样一来,整个北方的防御工作,就会降低好几个等级。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这座用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所修建的防御工事,让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更加立体化。

唐朝时,幽云十六州隶属大唐,这里曾设幽州节度使,其目的就是除了安置那些迁入中原的游牧族群,还有就是为了防御日益强大的契丹人。

但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对于幽州等地的管控越来越弱,同时,由于军阀混战,最终唐朝被迫承认军阀们对幽州的控制,也由此引发了山前七州逐渐脱离掌控的步伐。

在唐末混乱局势的同时,北方的契丹趁此机会也逐渐崛起,对于契丹人来讲,富饶的中原一直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点,时不时的南下烧杀抢掠,是契丹人的日常操作。

而此时的中原,正值五代时期,各个军阀混战不停,根本无暇顾及契丹人,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军阀首领,因为各种原因而求助于契丹,契丹人就这样被拉进了这个战局。

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末帝李从珂调任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石敬瑭不满,因此举兵叛变,但他很快被后唐军队包围,无奈之下,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向契丹求援。

当年十一月,契丹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也认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在契丹人的帮助下,后唐被灭,而幽云十六州从此也被纳入辽国的版图之内。

拥有了幽云十六州的辽国,可谓是如虎添翼,而中原政权也自此无一日安宁。

五代十国末期,后周世宗柴荣大举北伐,期间接连打下了瀛、莫等州,但由于染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而北方的这个隐患,也留给了“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

对于继承了后周的赵匡胤而言,同样十分清楚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登基之后,积极着手准备收复事宜,不仅在河北南部兴建大名府,作为前线和辽国对峙,还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将每年的节余存入此库,作收复幽云十六州之用。

“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赵匡胤设封桩库

不过可惜的是,宋太祖的这个计划,还未得到实现,他就在一片疑云中驾崩,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则拾起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但在高梁河一战中,赵光义大败,不仅全军覆没,自己还中了一箭,几乎命丧当场,自此之后,一直到“靖康之耻”爆发,北宋也没能收回幽云十六州。

自打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拱手让人之后,后世朝代的有为之主都想将其收复,而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就如同一个先天不足的病人,还被人死死的扼住咽喉 ,却眼睁睁地看着辽国日渐强大,如此困境,怎能不让北宋的帝王们着急收复?但可惜的是,终归未能如愿。

之所以说北宋一直想要收复幽云十六州,是因为涉及到自身安危。

首先,北宋都城的位置,十分的尴尬。

北宋立国后,其都城建在汴梁,也就是如今的开封,从地图上来看,除了黄河之外,开封几乎是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辽国的骑兵,能够在渡过黄河后,直接打到开封城下,面对这种疾驰而至的威胁,换谁也坐不住。

为此,在赵匡胤登基后,为保证汴京的安全,他还下令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干什么?就是减缓骑兵的冲击。

但这不过是聊表安慰的举措罢了,真的骑兵来了,几棵树是万万挡不住的,赵匡胤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有各种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举措。

包括他后来想迁都洛阳,也有避辽国人锋芒的意思,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其次,如果拿不下幽云十六州,就必须在北方布置大量的防御力量。

游牧民族动不动就侵扰边境,这是人皆尽知的事实,而幽云十六州不管收不收地回来,在北方都得有一定的防御力量,但区别就在于,所布置的防御力量多与少的问题。

如果能拿下,那么北宋只需要在幽州等地,依托地势和关隘,布置相应兵力即可,这样至少就能抗住辽国人的入侵。

即便是一时半会没能抗住,后方还有大平原能够作以缓冲,不至于让人家直接打到家门口。

这样一来,不仅能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至于在兵力上犯愁,还能将富裕出来的兵力,转调到其他防线,更重要的是,北方的军费,也会大大减少。

而反之的话,北方就要始终保持有庞大的军队,不然辽国人分分钟的就撕破防线,而北方布置兵力多了,其他防线势必就会减少兵力,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还有,辽国在北方的发展

从石敬瑭手中接过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国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里可要比草原上好太多了,不仅有广阔的农耕土地,还有大量的农耕人口,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则是先进的农耕技术。

这些都是游牧民族极度匮乏的东西,虽说逐草而居有一定的好处,但吃不饱也是常态,不过,这些在占据幽云十六州之后,全都不成问题了。

换而言之,就是幽云十六州的农耕经济,填补了契丹人游牧经济的空白,让他们的整体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而这一切都是北宋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在经济发达之后,辽国也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尤其在燕云地区,设立了多座学校,这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辽国已经不仅仅是那个单纯只会在马上喊打喊杀的民族了。

而原本是中原政权抵御游牧民族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在辽国的长时间统治下,不仅成为辽国的政治与军事的核心地带,还在不断地建设发展中,成为了辽国抵御中原北伐的军事要塞。

但对于北宋而言,辽国的发展势必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任由他们强大的话,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包括后来的金国,同样如此。

这只是部分原因,但仅凭这几点,就已经让北宋夜不能寐了,不管是当下面临的危险,还是未来潜在的威胁,北宋都有理由不惜代价将幽云十六州收回,事实上,北宋也确实这么做了,前文提到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二人,都对这个事情十分上心,除了他们之外,“靖康之耻”的主角宋徽宗,也曾有过收复此地的举措,并且,还成功了。

只不过,宋徽宗与宋太祖、宋太宗的策略不同的是,他是假借金国之手,才暂时收复了部分地区。

北宋末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并对辽国展开了进攻,眼看辽国大势已去,宋徽宗便派人频繁与金国接触,并在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双方定下盟约。

盟约规定,宋、金两国合力攻打辽国,在事成之后,宋将原先在澶渊之盟终给辽国的岁贡转给金国,而金国则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宋朝,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

这种花钱买平安的做法,至少在当时是较为稳妥的措施,但由于宋攻辽失败,就给了金国口实,因此在灭辽之后,金国以此为借口,拒绝归还燕云十六州。

最终,经过艰苦谈判,并在宋朝承诺增加岁贡的条件下,金国才将十六州中的六州交还。

但很快,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再次被金国夺回,而在数年后,金国大举入侵,靖康难爆发,北宋就此灭亡。

也就是说,终北宋一朝,真正和辽国硬刚,正面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只有宋太祖和宋太宗,其余的皇帝,虽说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一直想要收复。

能花点钱解决问题最好,实在不行,那就多花点。

而宋徽宗之所以有收复的举动,也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不容他做更多的选择,如果选择两不相帮,任由辽国被金国灭掉,那么北宋还得在北方布置大量兵力来抵御金国,如果辽国抗住了金国没灭亡,那势必会在战后找北宋算账,至少也得让北宋增加岁贡,把战争中的损耗补充回来。

与其到时候被动,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说不定还能捞点干货,只不过,北宋居然攻辽失败,才有了后来那么多事。

总而言之,对于幽云十六州,北宋的态度并不完全统一,虽说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所有人都知道,但却不是所有人都真正一心想收复,但也因为没能收复这里,导致北宋一直在对辽河对金的战争中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到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别说收复幽云十六州,能收复河北都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北宋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史学界不少学者都认为,缺少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如同一个天生的哮喘病人,被人掐住咽喉,最终难免因呼吸困难而毙命。那么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又为何对北宋乃至后世整个中原地区影响深远?说起来话就长了。

幽云十六州的来龙去脉:割让之痛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幽指北京,云指大同。从地理位置上看,幽云十六州主要分布在当今的京津冀及山西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说白了,就是汉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由于地势险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即五代十国。从根本意义上说,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唐朝一百多年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升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在此期间崛起,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契丹人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落也为抢占资源冲突不断。耶律阿保机统并契丹八部后,为解决塞外物资匮乏的局面,契丹族开始南下侵扰中原地区。而此时的中原之地恰好也处在一个群雄逐鹿的时期,给了契丹人一个机会。

中源河北的地方势力常勾引契丹引以外援,而契丹人则从中谋取好处,在汉人与契丹人互相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深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在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先进程度,让阿保机大为震惊。

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国人称之为辽太祖。不得不说阿保机是个有远见的智者,在他称帝建都的同时,一边造文字、定法律,设官职,练军队,一边不断扩张地盘,将周边部族逐步吞并,还一举端掉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可以说,阿保机在位期间的对内对外政策增强了国力,为契丹接管幽云十六州打下了基础。

上图为传说中的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死后,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对外扩张,不久便得了一个“大便宜”。后唐大将石敬瑭受到李氏皇族的猜忌,搞起了内讧。石敬瑭为图自保,也为夺权,主动向契丹求援,并许诺称臣割地。

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建立了后晋,尊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而自己则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作为“承诺”割给了契丹族。这一割就是430年,直到明朝朱元璋派明将徐达、常遇春北伐才收复此地。

在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日子里,汉人一直挣扎在收复的路上,后周周世宗柴荣曾试图北伐,不幸中途染病,只好作罢。此后,失去的幽云十六州成了宋朝的心病。

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中原地区,已无险可守,从此,北方游牧民族打开了南下侵扰中原的大门,汉人的国家安全失去了重要保证。

赵匡胤的痛,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北宋的心病

幽云十六州北到长城,南至河北河间,西到山西神池,东还河北遵化,位于长城之南,号称“中原锁玥”,是华北大平原的门户。幽云十六州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秦国的万里长城也修建在这一代,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抵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位于长城以南的幽云十六州好比河堤的缺口被打开,决堤的河口随时有可能酿成大患。这是其一。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铁骑相比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军队,无疑具有重大的优势。在塞外大漠与中原地区之间,过了幽云十六州的天险,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方游牧民族善骑射,使用骑兵作战,而骑兵的机动性很强,相比汉人的步兵,他们来去自如,战斗力相当强。

但是骑兵的缺陷在于,必须借助于平坦的地势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如果有连绵不断的群山阻隔,也就是幽云十六州的所在位置,骑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其战略要地的作用也在于此。

因此说,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先天不足。北宋始终“积弱”,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失去幽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对于北宋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

宋太祖的痛:师未出身先死

契丹人自打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不管喜不喜欢汉族的生活方式,反正契丹权贵们生活在幽州的时间越来越长,游猎大漠的时间越来越短。幽云十六州农耕发达,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国本部发达。可以说,幽云十六州对契丹经济的发展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国很重视对该地区的发展,设幽州为南京,皇都为上京,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的北方。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存钱,打算用钱把幽云十六州给买回来,准备来一场金元外交。

幽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匡胤难以割舍的心头之痛,但在当时,契丹族的军事力量发达,尤其是骑兵,实力雄厚。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军事讨伐,他在宫里设置了封椿库,源源不断的往里存钱。当达到一定储备后,打算用这笔钱向契丹族赎回幽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同意,那么就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再进行军事讨伐。到时辽国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这一招,可以说是先君子后小人的策略。但遗憾的是,此志未竟,太祖身先死。

后世子孙的疑难杂症

割让之初,当地的百姓和读书人还常偷越国境南逃中原。萧太后主政后,将十六州视为汉化的榜样和基础,并将幽云十六州看做是辽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辽圣宗即位后,汉人地位提高,并进入朝廷为官,老百姓也逐渐认同辽国身份。时间和政策慢慢消磨了本地汉族人的国家认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逐渐复杂化了。

自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政权就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纲领,即抑武崇文。所以人们提起北宋总是这样说,虽有家财万贯,但没有什么权势,总是受人欺负,尤其对外作战能力出奇的弱。它先后被契丹、西夏和金欺负,最后还沦落到两位皇帝被金人抓去,酿成“靖康之耻”。可见,北宋的积弱,不是一般的弱。

对于北宋而言,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大宋历代君王都明白,幽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复,来自北方的危机则一日不能除。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又试图以武力收复失地,不幸在高粱河一役中中了辽人的箭,多年后疮发去世。此后的长期战争中,大宋都没能夺回此地,直到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宋朝皇帝真宗面前,他没有去珍惜,直到失去后,后世子孙替他把肠都悔青了,时光再也追不回。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特别是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对历史的发展方向,有时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说白了,历史实质就是一个权力更替此消彼长的过程。

比耻辱更耻辱的事:“独孤求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有一场这样的战争:一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样全占的情况下,到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这样的仗在北宋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宋太宗,他很憋屈。另一次是宋真宗,他十分舒坦。前后都是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前为幽州之围,后为澶渊之盟。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也就是赵匡胤的弟弟,亲自上阵指挥幽州之战。该占的优势全占了,几乎打到辽国的大门口,但却被对方的一次快速反击,一剑封喉,转胜为败。

赵匡胤给弟弟留下了雄厚的军事家底,又有曹彬和潘美这样的军事将领辅佐,按说是有能力拿下幽州的。但是打仗最怕的就是遇上瞎指挥的帅,指的就是赵匡义,他治国还行,但论军事才能远不能赵匡胤比。更要命是,他还没有自知之名,非要亲自挂帅,结果耻辱了。

上述提到幽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复杂化,汉人入辽朝为官,当时幽州的守将正是辽国汉将大名鼎鼎的韩德让。作为幽州守将,此人面对宋军的围困,淡定指挥,将汉家兵法里的守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为辽国的救援赢得了时间,对于扭转战场上的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之,宋太宗发起的幽州之围,原本志在收复河山,最后三十万精锐之师,却在宋太宗的指挥下,全军覆没。此后,幽州成了宋人永远无法跨过的一道障碍。

时间转眼到了公元1004年,宋军虽然野战不足,但是防御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中原的军事科技先进,宋朝的步兵和弩箭也不是吃素的。辽国对宋朝边境时常骚扰,但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

但是,双方连年的大小仗不断,在宋朝每年要负担大量的军费开支,在辽国攻不破宋朝的边关,抢不到汉人的东西,作为游牧民族,首先面临的就是饥饿。更何况契丹人本来就不多,由于连年征战,死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再死就没人了。

于是到了萧太后执政,她改变了对宋的策略,改强攻为迂回战术。公元1004年十月,辽国二十万大军绕道杀入宋朝腹地。这一招几乎打乱了宋朝的防线部署,辽国借着骑兵的速度,打得下就打,打不赢就绕道,绕来绕去,绕到了黄河边上,宋朝的国都汴梁告急 。

强敌压境,北宋君臣陷入慌乱,有主和的,有主战的,最终在主战派宋代知名宰相寇准的刺激下,宋真宗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抵达澶州城下。皇帝亲征如寇准预料,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眼看要将辽军包了饺子,这时,萧太后主动提出了和平谈判。

宋真宗和太祖太宗不一样,不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他是读着道德文章长大的,说白了,刀子都没动过,更别说血性了。辽国一求和,正好中了真宗的下怀,只要不打仗,什么都好说。

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宋朝不仅没有要求拿回幽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向辽国送钱送布,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对于澶渊之盟,历来褒贬不一,有说丧权辱国的,也有说促进了宋辽和平的。但是花钱买和平,这事儿不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不靠谱儿。多年以来,后世对这个条约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宋人对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一直铭记于心,北宋的知识分子对待对外作战此类的大事,一直本着一个观点:武人掌权,国家必乱,重文轻武,才是王道。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宋朝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们,一边称入侵者为蛮夷,笑话其没文化。一边又苟且偷安,就这样苟安过北宋,糊弄过南宋,最后又苟且成了元朝。

综上所述,幽云十六州之失,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影响的岂止一个北宋?

穿越生生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