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心腹不是不想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而是实在没有拥护的理由和必要。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病重已久的赵匡胤,召见了晋王赵光义,兄弟二人边饮酒边议事,不过具体说的什么无人知晓,但在门外的大雪已经数寸之厚时,门外的宫人听见赵匡胤手持柱斧戳地,大声说道:“好为之,好为之。”

到了四更时分,宫人们这才发现,宋太祖赵匡胤早已没了呼吸,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就这么驾崩在自己的寝宫当中。

按常理来说,赵匡胤驾崩后,继承大统的理应是他的儿子,但实际上,登上皇位却是赵匡胤的弟弟,也就是晋王赵光义,这种不合常理的继承结果,再加上赵匡胤驾崩当夜发生的”烛影斧声“事件,就让后世对于赵光义的继位,充满了质疑。

要知道,赵匡胤可是有儿子的,并且不止一个,当时的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已经成年,从理论上来讲,他们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这个情况,不仅赵光义清楚,满朝的文武群臣,也十分清楚。

但曾经对宋太祖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们,并没有拥护赵匡胤的任何一个儿子登基,反而在赵光义登基前后,大多都保持沉默,当时的他们,是否迫于压力,或者是有难言之隐?实际上,通过史料中的蛛丝马迹,我们就会发现,赵匡胤的心腹们,之所以不拥护其子登基,完全是没有拥护的理由,因此也就没了这个必要。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其实从根儿上讲,主要责任还是在于赵匡胤。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让自己黄袍加身,成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在此之后,他灭后蜀,平南汉,定南唐,通过一系列操作,让大宋的江山日趋稳固。

但在他开疆裂土的同时,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他却一直没做,这件事就是立太子。

立太子,是古代王朝中,是一件关乎国本的事情,为了政权稳定,不少君王都会在很早就确定好自己的继承人。

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对未来的储君进行系统的培养,二来也可以观察这个储君究竟是否合格,如果真的不合格,还有更换的时间和余地,不至于到时候抓瞎。

但在赵匡胤登基后,对于立太子一事,似乎并不着急,如果说早期时因为大宋初定,时局不稳,倒也情有可原,但直到赵匡胤病重,这件事也没有一个定论。

要知道,赵匡胤可不是没有儿子,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有两个成年的,分别是赵德芳和赵德昭,根据史料记载,在赵匡胤驾崩的那一年,赵德芳17岁,而赵德昭则已经25岁。

而这两人,直到他爹赵匡胤驾崩,别说太子,就连王爷也没捞着。

是赵匡胤对这两个儿子不满意吗?不是,实际上,赵匡胤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立太子,是因为他在犹豫。

犹豫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实在不合适。

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讲究的是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趁势上位的人比比皆是,毕竟皇帝的位子,还是十分诱人的。

作为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赵匡胤来说,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比他更清楚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想要江山稳固,那几乎是痴人说梦。

赵匡胤确实手段颇多,但他的儿子呢?能否和他一样,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何况,当时的赵德昭兄弟二人,还十分年幼,如果把江山留给这样一个小孩子,即便是他拥有合法的继承权,但不具备实力的话,分分钟都会被有实力的武将把位子抢走。

除此之外,在赵匡胤刚登基时,国内并不安定,南汉、后蜀、南唐,这些虎视眈眈的敌人时时刻刻都准备给新生的大宋来一刀子,同时,国内也有不少心怀不轨的势力,也时不时的给赵匡胤找点麻烦。

“太祖即位初,车驾过大溪桥,飞矢射黄伞,禁卫惊骇,帝笑曰:教射教射。---《曲洧旧闻》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赵匡胤自己,都不一定有信心能让大宋千秋万代,如果强行把年幼的儿子立为储君,无疑是加大了北宋灭亡的风险。

因此,在当时的局势下,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着实不合适,但国家总得有个继承人,万一赵匡胤有个三长两短,有储君就不至于让政权动荡,那么谁最合适呢?

自然是他的好弟弟,晋王赵光义。

论年龄,赵光义要比两个侄子大得多,论经验,从陈桥兵变到黄袍加身,大宋朝早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赵光义的身影,而论能力,赵光义更是没问题。

在政权初定,局势复杂的形势下,一边是毫无经验并且年幼的儿子,一边是能力颇强的弟弟,为了保证日后老赵家的皇帝位置能继续,选谁当接班人,一目了然。

不是赵匡胤不想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而是当时的条件实在不允许。

当然,这都是北宋初期时,因为形势复杂,赵匡胤不得不做的权宜之计,虽然没有明面上说让赵光义当接班人,但实际上,从赵光义不断做大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他已经是内定的继承人了。

前文提到,赵光义的封号是晋王,除了晋王之外,赵光义还兼任开封府尹,负责京城汴梁的行政、司法、民生等要务。

别小看这两个职务,这可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当年的后周世宗柴荣,在当皇帝之前,就同时兼任过这两个职位。

也就是说,在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是默许弟弟赵光义为接班人的,不管是因为局势也好,还是因为赵光义的能力也罢,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光义就是大宋朝的储君。

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光义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招揽大臣,结交禁军,而对于弟弟的这种行为,赵匡胤并未阻止,可以说,他是眼睁睁的看着赵光义一步一步做大。

但随着宋朝内外的敌人逐一消灭,天下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的时候,赵匡胤觉得,有必要讨论下立太子的事情了。

但终归只是觉得,在实际想具体操作的时候,赵匡胤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

其一,当初为了保持赵光义的超然地位,自己的两个儿子一直没有封王,只是担任一些中低级军官职务,如果此刻贸然立为太子,与流程规制不符。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经过多年的发展,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十分庞大,盘根错节的程度之深,远超赵匡胤的想象,此时立太子,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动荡。

但这些并非不能解决,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赵匡胤重新培养继承人,不过,连赵匡胤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死得太突然了。

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的儿子铺好路,就在开宝九年的那个冬夜,驾崩在寝宫当中。

在他死后,赵光义登上了皇位,是为宋太宗,对于这个结果,朝中的大臣们并没有太多表示反对的,倒不是因为他们迫于压力或者有难言之隐,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包括赵匡胤心腹的大臣们,已经没有理由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因此,也就只能选择沉默。

其一,赵光义在当时,是最具合法地位的继承人

前文讲过,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赵光义就已经被封为晋王,并兼任开封府尹,虽然没有明面上说他就是储君,但实际上,包括赵匡胤以及诸位大臣,都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

隐形的储君,说的就是赵光义。

并且,赵光义还在赵匡胤的眼皮子底下培植势力,要知道,这可是老赵最忌讳的事情,但他却对弟弟的这种行为听之任之。

这就表明,赵匡胤是拿弟弟赵光义当未来的继承人看待的,并不介意他为日后上位做准备,这种情况,作为大臣们,同样十分清楚。

既然太祖皇帝都如此安排,那么作为心腹大臣,为何要违反他的遗愿,去拥护赵德芳或者赵德昭登基呢?这完全说不过去啊。

其二,赵光义登基已成定局,再拥护他人,反而是找不自在

在赵匡胤驾崩的当夜,皇后宋氏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她在当时做了一个举动,就是让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进宫。

但王继恩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第一时间找到了赵光义,告诉他宋太祖已经驾崩,随后,赵光义跟随王继恩,来到了宫中。

宋氏对于赵光义的到来,十分惊讶,但很快镇定下来,并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

“吾母子之命,皆托付于官家。”---宋皇后

官家,是宋朝时对皇帝的称呼,从宋氏的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她已经把赵光义看做新的皇帝,不管是否真诚,但在当时的局势下,这个称呼的意义重大。

虽然宋氏不能代表所有人,但至少在当时,她作为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她的态度至关重要,连她都已经默认赵光义是新皇帝了,其他人即便是再反对,意义也不大。

更何况,即便是有人反对,那也无济于事,赵光义培植多年的势力可不是吃素的,有一万种方法,会将这些反对的声音压下去。

这个时候,哪个大臣再不开眼地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无疑是典型的找不自在。

其三,赵匡胤的儿子难堪大任,心腹大臣不愿冒这个风险

赵匡胤驾崩时,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虽说这个年龄在古代并不算小,但与更为年长的赵光义来对比,两个人就显得稚嫩得多。

大宋朝怎么来的,赵光义见证了,开国初期的局势怎么稳定的,赵光义也参与了,而赵德昭和赵德芳二人呢?只不过当过一些中低层官员。

行军打仗没有经验,处理政务更是欠缺历练,这样的人,你让大臣们怎么拥护他当皇帝?

反观赵光义,各方面经验和能力,明显要比两个侄子强得多,作为大臣,都明白“国无长君”的危害,放着一个成熟的君主不支持,反而拥护年轻人,这于情于理,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毕竟大宋开国不久,作为大臣,基本上很少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再次陷入混乱,而有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君主,未来才更有希望,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当时大多数大臣们的想法。

因此,即便是作为赵匡胤的心腹,也不愿意“逆天而为”,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还是让赵光义当皇帝会好一点。

所以,出于这种心理,自然也就不愿意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

另外,赵光义也不是毫无动作,在他登基后,打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让关键人物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改任赵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兼任侍中,并封其为武功郡王,同时诏令他从朝会时,班位在宰相之上。

同时,授任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另外,调任赵廷美为中书令、兼任开封尹,并册封齐王,班位在宰相之上。

两个侄子一个弟弟,这三个最有资格继承赵匡胤皇位的人,每一个都被赵光义大封特封,并且给了他们一个关于皇位传承的口头承诺,恩威并施之下,三个当事人,自然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当事人都没意见,那些心腹大臣们,还有什么理由拥护他们登基?

当然,这三人后来的结局是一个不如一个,赵廷美被削爵罢官,最后忧愤而死,赵德昭因为赵光义的一句话,被活活吓死,而赵德芳在二十二岁时,莫名其妙的暴病而亡,这背后,宋太宗赵光义脱不了干系。

但不管怎么说,赵光义在当时,是没有人反对他继位的,他所塑造的,是一个合法并且年富力强的皇帝,而作为朝中的文武群臣,也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因此,也就不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

小结:

宋太祖驾崩后,他的心腹大臣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与晋王赵光义对比,显然赵光义更具备合法的继承权,同时,赵光义在综合能力上,要明显高于赵匡胤的儿子,另外,在赵匡胤驾崩的同时,赵光义继承皇位已经成了定局,即使反对也没有多大意义,最重要的是,赵光义通过一系列手段,让赵匡胤的儿子都没有意见,因此,其他大臣们,也就没有必要和理由来拥护赵匡胤的儿子登基。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赵匡胤是开国皇帝里,最无奈的一个。因为他的皇位没法子传给自己儿子,只能传给自己的弟弟,显然这是被动的。

有人问赵匡胤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站出站支持赵匡胤的儿子呢?赵匡胤的确有亲信,第一波亲信就是杯酒释兵权的那帮老将,人家正在农家乐里搓麻将呢!第二波亲信,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了。

可以说赵匡胤最大的亲信,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是朝中百官之首,被封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他要做皇帝,谁能拦得住?他俩侄儿赵德昭和赵德芳,完全没有能力压制他。

0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一帮老伙计都给提前赶下岗了。

要么说赵匡胤自己也是活该,哪个开国皇帝没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呢?赵匡胤本来也是有的,以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为首的武将团队,正是赵匡胤起家的老本。

可是我们要知道,赵匡胤本人是靠什么起家的,他是篡夺了后周的江山,以武将的身份造反夺取的皇位,这件事他的那些手下们可都参与了。

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子保兴、保吉。---《宋史》

赵匡胤自己做了贼,当然心里就有鬼了。他认为但凡武将,都有可能像他一样造反称帝。可是他也不愿意杀掉自己的这帮老伙计,所以就把他们喊到一块儿喝酒。

在酒宴上,赵匡胤直言,他们个个手握兵权,将来造反了怎么办?这帮人一个个把脑袋都磕破了,表示不可能。

  1. 赵匡胤却叹了口气,表示:现在的确不可能,毕竟你们都是忠心的,但是咱赵匡胤何尝不是对后周忠心耿耿呢?咱可是被你们这帮手下人强行给推上皇位的,难保你们这些大将的手下人,不会把你们也推上皇位。
  2. 赵匡胤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在场所有人,他们都明白,只有交出兵权,才能免除皇帝的猜忌。第二天赶早,以石守信、高怀德两位大将为首的一干武将,全都跑去赵匡胤那儿交兵权去了。
  3. 赵匡胤还浑然不知地摸摸头,表示: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信不过大家。一边说这话,一边笑呵呵地把他们的兵符给收了回来。

这帮老伙计都被赵匡胤剥夺了军权,从此以后在老家只管敛财,而且表现得十分蛮横不讲理,名声都不是很好,赵匡胤得知以后,反倒是对他们宽心了,他就担心这里面有人名声好,得人心。

02晋王赵光义手段非常,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赵匡胤是暴毙而亡,他的死因呆子都能看得出来。之后这皇位就空了出来,赵光义想都没有想,一屁股就坐在了龙椅之上,表示要登基称帝了。

要是换成别人,赵光义早就被赶下台了,可是他是赵光义,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心腹,也是赵匡胤的亲弟弟。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改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侍中,始封武功郡王。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宋史》

赵匡胤在的时候,赵光义就位列宰相之上,是群臣的领头羊。现在赵匡胤没了,天下还没有完成统一,赵光义显然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赵光义坐上皇位以后,手段是比较高明的,他恩威并用,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把周围的人打得服服帖帖。

  1. 首先,赵光义将侄儿赵德昭封为京兆尹兼任武功郡王,地位在百官之上,侄儿赵德芳被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弟弟赵廷美被封为开封府尹、齐王,地位也在百官之上。这么一来弟弟和侄儿都没话说了。
  2. 其次,赵光义将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子女,都称之为皇子公主,地位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模一样。这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赵光义将来可能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儿。
  3. 再者,赵光义将赵匡胤留在朝中的旧部比如薛居正、卢多逊等人全都加官进爵,并且大肆封赏他们的子孙。以此告诉他们,赵匡胤给不了你们的,他赵光义可以给,一下子就堵住了这帮人的嘴。
  4. 最后,赵光义赦免了赵匡胤在位期间的不少犯官,有些还让他们官复原职。在科举考试方面也做了点小动作,录取人数比赵匡胤在的时候,多了两倍。以此获取天下士子的人心。

这一套组合拳,你一点招架的想法都没有。故布疑阵,让侄儿和弟弟都闭嘴了,笼络人心,给了赵匡胤在朝心腹们大量好处,开科取士,笼络了天下读书人,释放犯官,得到了基层的拥护,我就想问,还有谁反对他做皇帝?

03赵匡胤的俩儿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出息。

赵匡胤生前没有立继承人,因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武将出身,身体那么好,才不过50岁,怎么可能暴毙呢?

所以他的俩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其实也没有急着争夺皇位,因为他们也觉得往后的日子长着呢。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赵匡胤活着的长子赵德昭来做皇帝。可是赵德昭没这么大的胆量和本事,他当时连王爵都没有被封,所以手里的权力极为有限。

在赵匡胤看来,他希望循序渐进,让儿子逐渐从基层慢慢成长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接班。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才培养了一半,自己就先走了。

从地位上来说,节度使身份的赵德昭,是没办法跟晋王身份的赵光义相抗衡的。他也没这个胆子,更没有一帮人愿意追随他。

哥哥赵德昭都不敢想的事情,弟弟赵德芳又能怎么办呢?所以说赵匡胤的确是后继无人,这俩小娃娃,根本就不是赵光义的对手。

总结:赵光义的迷魂汤是最起作用的。

当大家对赵光义继承人的身份感到疑虑的时候,赵普为了表忠心,立刻编了个金匮之盟的故事。故事中赵光义和赵匡胤的老娘杜太后表示,将来赵匡胤百年之后一定要把皇位传给他弟弟赵光义,因为国家需要成熟的君主。

这话一点也不错,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成熟的君主来治理,才能比较稳妥。她的意思是,不希望老赵家重走后周老柴家的老路。

不过故事还有后半段,那就是赵光义百年之后,还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件事成为了赵光义的心病,但是也成为了赵光义对付俩侄儿的最好武器。

这俩侄儿心想,只要能等着,等到老叔归天了,这天下岂不就又回到自己手里了么?所以他们就耐心地等着,也就没有急着跟赵光义撕破脸。

结果赵德昭被逼自杀,赵德芳离奇去世,赵光义终于松了口气,笑呵呵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所以说年轻人,实在是太天真,这种鬼话都会相信。

参考资料:《宋史》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因为来不及,宋太祖当晚半夜驾崩,赵德芳还没来得及进宫,晋王赵光义就冲了进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宋太祖驾崩,于情于理,扶赵德昭、赵德芳上位的可能性都不大。现在传闻宋太祖的驾崩和“烛影斧声”有关,但实际上,即便没有这一出,皇储还是当时开封府尹,后来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自五代起,封王+皇都府尹(首都行政长官)就是皇储的标配。

之所以为什么这样搞,这和五代“砍储君”的风气有关。

在宋太祖驾崩当夜,宋皇后(太祖第三任老婆)让王继恩召集赵德芳进宫,假设他真的就比赵光义来得快,那其实也不能如何。

为什么?

因为赵光义当了很多年的开封府尹,不是一个太祖之子可以翻天的。

太祖难立太子:五代以来,皇帝亲子成储君是夺命符

赵匡胤照抄郭威(后周太祖)黄袍加身,支持他的人纷纷封官加爵,在北宋成为开国元勋,这其中就有其弟赵光义,太祖所结拜的义社十兄弟、赵普、曹彬、潘美等等人。

可是,他的两位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却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

这可是非常奇怪的,凡是新君已立,若非年幼,那么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立储君。

可参照后周历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郭威也没有立太子,而是把他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柴荣(后周世宗)设为开封府尹,加封晋王。

所以对照北宋的前身后周,北宋有没有一个相似的人物?

有的,他就是赵光义,晋王+开封府尹

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

赵光义不同没有功绩的太祖之子,而是有着许多的“政绩”的。赵光义在太祖尚在位时,地位已经是高得不能再高了,在没有太子惯例的年代,赵光义完全就是储君的标准。

但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宋太祖不敢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不敢让儿子当储君?

这其实和五代乱象息息相关。

五代关于“杀储君”的这个风气要从后梁说起。

后梁太祖是朱温,他自己本来就是把唐昭宗给杀了之后,自立为帝,先不说励不励志,首先他开的这个头就很坏。

北宋文人编著的《新唐书》是怎么评价朱温杀唐昭宗这件事情的:

自唐之亡也,其遗毒余酷,更五代五十余年,至于天下分裂,大坏极乱而后止。

这里所说的遗毒,便是将士随时嗜主的习惯,也可以称之为“五代恐惧症”,是谁该恐惧?就是那些皇帝和储君,他们就和唐末的节度使一样,说不定今天上任,明天就被砍。

朱温这个人开了这个头不说,他还十分奢靡。开平元年,他开辟了后梁之后,理应就要立太子,可他却不是这样操作的。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众儿子一听:

“你这遭老头...”

于是便纷纷把老婆送过去。朱温也很开心,但是时间一久了,儿子们的老婆也玩了,到底立谁为太子也没个准信,于是他的二儿子朱友珪就来火了,冲进皇宫把朱温弄死了,自己当了皇帝。

而朱友珪登基后,又被臣子给弄死了,接着是朱友贞登基,是为后梁末帝,没等他们老朱家的狗血连续剧继续上演,李存勖就把后梁给灭了。

故事到了李存勖这也没有结束,李存勖建立后唐不到四年,就被人在皇宫乱箭射死,而李嗣源继位,他的大儿子被元行钦弄死了,就只能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

后唐后梁开了这个坏头,后面可就太精彩了,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后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先帝养子”,但是他们想把皇位传位自己儿子以后,立马就卷铺盖下课了,这都已经发展到了玄学境界了。

当然,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北宋立国实则形势也很严峻。宋太祖的根基并不稳,如果设立太子之位,那么赵光义会怎么想,这可是有后梁、后唐、后晋的前车之鉴。如果赵德昭、赵德芳很有能力就罢了,可当时他俩就是小屁孩,可能立太子不久,北宋就乱了,又或者他俩被杀了。

因此,就是这么敏感,导致宋太祖给两个儿子立王都不敢。

再后来,宋太祖有想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接触政事,公元973年,赵德昭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而赵德芳,公元976年,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这可以看得出,其实赵匡胤有想过平稳过渡,让两个儿子积蓄能力,有望新君,但是上天却没给他时间。

公元979年十一月十四日晚,太祖暴毙。

赵光义皇位“保险”: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个什么盟约?

不知道的以为是宋朝和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习惯了),但实际上,历史上的金匮之盟“据说”是赵匡胤三兄弟(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的生母杜太后在临终前要求赵匡胤答应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金匮之盟在历史上的争议极大,但不得不说的是,杜太后“所言”不无道理。

她说赵匡胤之所以能当皇帝,就是因为后周郭家没有年长的孩子登基,而为了防止北宋被篡位,赵匡胤理应也要立其弟赵光义为帝,赵光义之后要立赵廷美为帝,这样才可以保住赵宋的江山。。

根据上述的五代背景来说,这番话是有道理的,有理有据的。

但问题在于,金匮之盟是宋太宗登基后才拿出来的,而当时只有赵匡胤三兄弟、赵普在场,而太祖已死,赵光义和赵廷美都是“金匮之盟”的既得利益者,赵普更是当朝权臣,两帝心腹,没有人能证明这个盟约的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太祖的两个儿子的确没有封王,太宗皇帝此前却是晋王+京兆府尹,所以说明太祖一开始的确奔着立太宗皇帝为储君的方向去的,大家获得了一个合理的结果,因此没有纠结这个过程。

其实深读宋史,会发现赵匡胤和赵光义在此前已经存在一定矛盾,例如天宝九年,赵光义就跟着赵匡胤巡视洛阳,这一次巡视,赵匡胤提出了迁都到洛阳的想法。

这个想法遭到同行人的拒绝,而其中一个人就是赵光义。

赵光义讲出了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句话是出自吴起,当年为了告诫君主,国家强盛最终靠的不是天险,而是仁德。

可实际上,赵匡胤以洛阳更险为借口,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提出拒绝,其实他俩说的根本就不是这件事。赵匡胤想迁都,极有可能就是为了去除掉“京兆府尹”赵光义的地位,而赵光义的确在东京积蓄了属于自己的庞大政治力量。

因此,在这个角度来看,金匮之盟有可能是真的,即便不是真的,宋太祖一开始的传位人选就是赵光义,而后来迁都一事,把两个儿子拉出去历练一事,都能说明宋太祖想要“反悔”了,因此接近着便是“烛影斧声”。

所以说赵光义的皇位是有“保险”的,不同赵德昭、赵德芳两个可怜的太祖之子,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任何投靠的政治“利益”(杀储君风气盛行)。

赵匡胤究竟有没有心腹可以扶持他儿子登基?

最后一点,其实不管赵德昭、赵德芳的处境多差,当时究竟有没有被赵匡胤的心腹扶持上位的可能,或者说,有没有这样的心腹?

其实是有的。

但既不是什么义社十兄弟中的石守信,也不是宋皇后,而是开辟北宋政治根基的那个男人

赵普!

作为策划陈桥兵变以及建造北宋政治基础的赵普,才是除却赵光义外,当时朝廷的二号人物。虽然后周的范质、王溥也被任命为北宋宰相,但实际上,赵普才是赵匡胤信得过的人,是心腹中的心腹。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赵普和赵光义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一点都不对付。即便是赵光义称帝后,赵普都还当着他的面斥责他:“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赵光义自己本人也曾说过,赵普的影响力极大,曾经都能让他当不了皇帝:“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

这就意味着,只要赵普可以,说不定就能把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扶持上位,让赵光义吃灰,那么那个时候赵普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说起来倒是天意弄人,因为赵普被宋太祖“疏离”了。赵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可惜他太过喜欢“以权谋私”,倒不是贪污,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毫不顾忌太祖的感受,导致被中央官员弹劾,最后被太祖叫回家晒太阳去了。

这就是赵光义所谓“若赵普在中书”的意思,也就是他不在中书,赵光义才敢这样做。

回顾赵光义登基后,其实他也有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例如把赵德昭封为开封府尹,这就意味着赵光义是有意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的了。可惜的是,赵德昭自己不争气,在闹了一出“乌龙赏赐”后,被宋太宗骂了一顿,自己想不开自杀了。

而在两年后,赵德芳也无缘无故暴毙,这个暴毙可就是玄乎得多了。自他死后,赵匡胤的儿子更别说登基夺皇位了,人都没了,一切都是空谈,再之后便是赵恒安全登基,宋真宗之所以这么安全,还是两个堂哥帮他挡了灾。

关于赵匡胤一脉的人“惨案”,一直到了宋高宗时期才有个传说逐渐揭开一点迷雾。

于是宋高宗传位给宋孝宗,皇位才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身上。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当时还有两个儿子在世,分别是赵德昭和昭德芳。按照封建王朝惯例,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皇位肯定就落在这俩兄弟头上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最终由亲叔叔赵匡义继承大统,这也是北宋初期最大的悬案之一。

为什么宋太祖的心腹们不拥护赵德昭和昭德芳两人做皇帝呢?就拿昭德芳来说,他是赵匡胤儿子中最出名的,尤其在民间传说和评书的影响力非常大,他就是古典文学名著《杨家将传》中著名的八贤王。

我想,之所以宋太祖的心腹们没有拥护他的儿子,最主要还是因为形势比人强。此外,从国运的角度来说,赵匡义继承皇位可以让北宋走的更久。说句危言耸听的话,如果立赵德昭和昭德芳中任意一人为帝,说不定北宋也就跟秦国一样,二世而亡了。

我们且看宋太祖死前,整个北宋的政治环境,就能大概知晓这场“兄死弟及”的皇位风波,其实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赵匡义的上位,是一种必然趋势

话说,赵匡胤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黄袍加身”,由殿前都点检(军队的最高统帅)摇身一变成为了开国皇帝,其中他的嫡系心腹石守信、高怀德和李继勋,这三人是出了大力气的。正是他们的支持,赵匡胤做皇帝才能一路顺风顺水。

可是,做了皇帝后的赵匡胤,犯了帝王的通病,看谁都像是威胁皇权统治的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他很清楚,时间一久,赵匡胤发现这几个帮忙打江山的兄弟,手里的兵权足以威胁到皇家的威信,于是他夜不能寐。

他心想,对待这些个兄弟们,总不能卸磨杀驴吧,这样无情的事情,实在是做不出来。最终,他想到了一个方法,用一顿类似于鸿门宴的酒席,使得这些老哥哥们爽快的将手中的权力给交了出来,安心回家养老,从此这些嫡系亲信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成为一个坐享荣华富贵的闲人。

然而军队还是需要有人来管理,总不能事必躬亲吧?这样的话,不得把自己给累死?所以他就想到了弟弟赵匡义。为什么呢?首先,弟弟赵匡义也是当年陈桥兵变拥立自己为帝的发起人之一,而且血脉的关系让赵匡胤对这个弟弟十分放心。

就在这种背景下,赵匡义横空出世,开始接替石守信等人的军权。因此,杯酒释兵权,这一出好戏,实际上是将兵权由石守信等人转移到了赵匡义。在这件事情上,赵匡义是最大的获利者。

当然,赵匡胤也不怕弟弟对自己不利,因为他也是武将出身,在军队中的威信不是其他人能够动摇的。赵匡义的能力和资历在军队中甚至比不上石守信等人,翻不起什么浪花。想到这里,赵匡胤便能安心的睡觉了。

不过,令赵匡胤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弟弟的确颇具才能,征讨想要光复后周的李重进,进占太原等等战役,无一不是漂亮的胜仗,如此一来,赵光义在军中的地位逐渐做大。最终,他凭借着军功,被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不久,赵匡胤病逝。据史料指出,宋太祖病逝的凶手直指弟弟赵匡义,成语“斧声烛影”也是含蓄表达出了是赵匡义害死了宋太祖。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要知道赵匡胤死后,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是赵匡义的对手,因此他登基为帝,没有人敢提出异议。从这个角度来讲,赵匡义登基为帝是必然的。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赵匡义是篡位,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就跟永乐帝朱棣一样,虽然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但也摆脱不掉,他就是个“篡位者”的事实,受人唾弃。关于这点,赵匡义还真的不算篡位,因为赵匡胤生前并没有立太子!为什么赵匡胤没有立太子呢?

赵匡胤未立太子之谜

按照常理来说,新君初立,第一件事情便是要为了江山稳固,立储君。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就是因为迟迟不立储君而导致国家动荡,赵匡胤肯定也是想到这个问题的。

但北宋建国后,他的两个儿子既没有封王,更没有立太子,为什么?其实,赵匡胤之所以不立太子是因为不敢立,因为时局不允许储君的出现。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血淋淋的教训。

首先北宋之前,就是连现代考古学者都不愿提及的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用一个字形容便是“乱”。先是节度使朱温杀了唐昭宗,自立为帝,建立后梁。然而他立太子的方式令人难以启齿,朱温让他的儿子们把自己的媳妇送过来侍候他,谁侍候得好,谁就当太子。于是,儿子们纷纷把老婆送过去。时间一长,朱温还是没有立太子,二儿子朱友珪便把他杀了。朱友珪登基没多久,又被朱温的小儿子朱友贞给杀了,也就是后梁最后一个皇帝。

后来,后唐的李存勖把李友贞杀了,但没过几年,自己也被乱箭杀死。之后,李嗣源继位,还是没过几年病逝,三儿子李从厚继位,但是不久又被继子李从珂废为庶人。自此开始,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石重贵、后周的柴荣,他们几个都是以养子身份继承帝位,但凡有谁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八九不离十全都暴毙。

想到这里,赵匡胤即便想要立最年长的儿子赵德昭为太子,也得掂量掂量,会不会发生前面君王一样的悲剧。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儿子们还没有能力肩负起国家的重担。

相反,弟弟赵匡义各方面都能挑起大梁。因此,赵匡义被封为晋王加开封府尹。这种官职可不是随随便便封的,要知道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前就是这个官职。开封府尹就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晋王可以近似为军委主席,也就是说赵匡义不管行政还是军队都是除了赵匡胤以外的最高领导,因此这个信号很明显,就是要告诉世人,下一任的皇帝就是赵匡义。

当然,这样的处理方案也是最完美的。毕竟北宋初期,战事不断,如果不假思索的立太子,等到赵匡胤晚年或者死后,说不定再来一个“陈桥兵变”,北宋就得完了。而如果赵匡义做皇帝,他手中是有能力可以保住江山稳定。相比之下,赵德昭和昭德芳不仅没有参与朝政,连封爵都没有,因此不立太子,符合赵匡胤的心理预期。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其实赵匡胤封弟弟为开封府尹,只是为了安抚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的心。实际上,他是想尽快将儿子培养出来接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赵匡胤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早就死了,最终让弟弟捡了个“大便宜”。

最后想说,宋太祖驾崩后,亲信们不拥护他的儿子继承大统,是一种“识时务为俊杰”的行为。毕竟赵匡义的官衔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默认的继承者,无可厚非。

Zoey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