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你怎么看?

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你怎么看?

篡位并不稀奇,但司马家却开了一个坏头。

权臣篡位,在封建历史中屡见不鲜,司马氏也不是独此一家,但纵观所有靠着篡位改朝换代的权臣中,唯有司马家被人骂得最狠。

之所以会如此,大致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司马家用了三代人接力,生生地篡夺了自己曾经服务的曹魏政权;其二,篡权之后,司马家后人一个不如一个,硬是把中原大地拖进了百年黑暗之中。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司马家在篡位时,不顾道德约束,居然当街弑君,其手段之阴狠,行为之卑劣,称得上是闻所未闻。

因此,司马家被骂上千年也是活该,谁叫他们开了这么一个坏头呢?

先说司马家是如何篡夺曹魏权力的。

司马家能够在曹魏如日中天,离不开奠基者司马懿,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司马家才能得以在后来混得风生水起。

但在最早的时候,司马懿对于加入曹魏阵营,是相当拒绝的。

这还要从曹操刚占据中原不久说起,当时司马家是河内郡一个有名的名门望族,其祖上最早和追溯到秦末时期,司马家的先祖司马印,曾是西楚霸王项羽麾下一员大将,跟随项羽灭秦后,被分封在了河内郡。

自此,司马家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而到了司马懿这一代,由于他的父亲司马防,是当时的京兆尹(地位等同于市长),因此司马家整体境况还算不错。

并且,司马懿弟兄共八人,外人称这八人为“司马八达”,个个都是当地有名的豪杰。

父亲是个官员,哥哥弟弟均十分出色,这样的家庭,无论谁说起来都不敢轻视,同样,曹操也不敢轻视。

不过,曹操不敢轻视的原因,并非是重视司马家,而是他不允许这样在当地有号召力的家族,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因此,在公元208年,年轻的司马懿被曹操强征为“文学掾“。

对于曹操的强征,司马懿是拒绝的,为了能不去,他开始装病,不过,曹操没有跟他废话,直接来了一句,要是再不来就用强了。

不得已,司马懿只能是乖乖听话,来到了曹操身边,开始他兢兢业业的“文员”工作。

虽说在这期间司马懿表现不错,但曹操却并不太喜欢他,史料记载,据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因此,就让曹操有所猜忌。

不过好在当时的司马懿与曹丕关系不错,并且在之后曹丕上位前后,司马懿屡献奇计,最终在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后,司马懿的春天来了。

公元220年,也就是曹丕登基的那年,司马懿被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至此,司马懿的处境较曹操活着的时候大为改观,并且,曹丕对他的信任也与日俱增,称其为曹魏政权的“萧何”,宠信之下,逢上曹丕出征,坐镇大后方的,必然是司马懿。

有了曹丕的信任,司马懿的权力以及声望自然是在曹魏迅速积累起来,到了曹丕临终之际,司马懿已经是与曹家嫡系曹休、曹真平起平坐的辅政大臣。

而在魏明帝曹叡继位之后,司马懿的地位达到了极点。

因为司马懿本身就是托孤大臣,所以曹叡对他的信任几乎是无条件的,而对于皇帝的信任,在此期间的司马懿也算是投桃报李,为曹魏的政法四方立下了不少功劳。

比如击退意图北伐的孙权、诸葛瑾,又斩杀张霸,另外奇袭孟达,尤其是在五丈原熬死了蜀汉军师诸葛亮,以及在公元238年,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

累累功绩,让司马懿在曹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在大将军曹休死后,司马懿已然成了曹魏的顶梁柱。

而魏明帝曹叡的去世,则是为司马懿走上头号权臣之路添上了一把火。

公元239年,魏明帝239年病逝在洛阳,临终前,拉着司马懿的手,郑重其事地把太子曹芳和整个曹魏托付给了司马懿。

至此,司马懿完成了从能吏到权臣的转变,他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堂,司马懿以及他的家族,都成为了曹魏政权深深依仗的一部分。

而司马懿的这种地位转变又是怎么来的呢?通过他的经历就不难看出,他能够飞黄腾达,完全是因为被曹魏信任,视他为心腹,因此,包括曹丕以及曹叡,才会无条件地相信他,并把身后事托付给了司马懿。

不过,相对于曹魏家的这份信任,司马懿在之后的所作所为就颇有些不地道了。

曹芳登基后,司马懿曾经遇到了不小的困境,当时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一门心思的想置司马懿于死地,为此没少给司马懿下套。

但最终,经过司马懿的韬光养晦以及周密部署,终于在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将曹爽等人诛杀,也正是通过此事,司马懿算是彻底摄取了曹魏家的大权。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懿基本上架空了曹魏,满朝上下,均是司马懿的儿子以及族人在担任要职,可以说,当时的司马家已经具备了取代曹魏的实力。

不过,取代曹魏的后续工作,司马懿并没有亲自去做,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继承其地位的,是他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是司马懿活着的时候,最喜爱的一个儿子,当初“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所依仗的三千死士,就是司马师负责组织的,这支部队平日里悄无声息,却能在关键时刻来了个雷霆之击,足以可见,司马师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司马懿死后,作为司马家族的接班人,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地位,出任抚军大将军,并开始辅政。

此时的曹魏朝堂上,已经没有能够制衡司马师的人,因此,虽说司马师辅政时间并不长,但却做了很多为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具体工作。

比如,在对内方面,司马师整肃朝纲,建立了全套的选拔官员制度,表面上看似他是为了曹魏,实际上他是在剔除异己,同时挑选忠于司马氏的官员。

而对外,司马师击败了吴国太傅诸葛恪的进犯,稳定了曹魏周边的局势,为司马家取代曹魏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而在朝堂上,司马师识破了魏帝曹芳意图废除他的计策,反手将曹芳废黜,改立曹髦为帝。

能改立皇帝,就证明这个权臣距离改朝换代已经不远了,事实上确实如此,如果再给司马师一段时间,那么曹魏必然结束在他的手里。

可惜的是,司马师在征讨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的叛乱中,受到了惊吓,虽说有惊无险地得胜归来,但不久之后眼疾复发,意外去世于许昌,享年48岁。

而司马师一死,让刚刚继位的曹髦看到了机会,他想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清除司马家族的势力。

但曹髦没想到的是,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技高一筹”,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

当时,曹髦借助刚刚平定淮南叛乱的机会,下诏让司马昭留守许昌,并命其麾下六军由尚书傅嘏带回京师。

但令曹髦意外的是,司马昭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带着大军返回了洛阳。

这样一来,曹髦意图清除司马家族势力的计划就全部落空,无奈之下,曹髦只能是顺水推舟,晋封司马昭为大将军,由此,司马昭正式接任其兄长司马师的大权。

司马昭的上位,对于司马家族能够取代曹魏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他的带兵入京,那么司马家族的军权就有可能保不住,而没有军权,取代曹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在司马昭得权之后,司马家族更是在曹魏的影响力达到了登峰造极。

当然,能有这个结果,司马昭确实也干了不少实事,比如彻底平定淮南叛乱,另外灭掉了蜀汉,逼迫后主刘禅投降,这些都为司马家改朝换代夯实了基础。

而司马昭干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公然弑君,杀死了魏帝曹髦。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不忍看着司马昭势大,便准备孤注一掷,想在朝堂上废除司马昭,结果消息走漏,让司马昭开始有所防备。

而曹髦眼见事情到了这一步,干脆直接来了个兵行险着,直接带了百余卫兵攻打司马昭的府邸,但不曾想,司马昭的府邸没攻下来,反而是曹髦被司马昭的属下成济当街杀死。

曹髦一死,朝中完全是司马昭说了算,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昭距离改朝换代,也就差了最后一步。

只不过,这个最后一步,司马昭始终没有迈出去,倒不是他不想迈,而是老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公元265年,司马昭带着“遗憾”,因病离世。

虽说司马昭死了,但司马家族“篡位”的事业却仍未停止,继任的司马炎,在祖父、伯父以及父亲三人的努力之下,成功的摘了胜利的果实,最终完成了这一目标。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这便是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的大致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就能看出,司马家用了三代四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这一计划,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篡位的过程,让司马家被后世骂了千余年。

之所以如此,无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司马家的篡位,不仅不道德,并且更不道义。

在司马家之前,权臣篡位虽说也要发生,但却和司马家的性质大不一样,这其中包括时代以及背景灯多种因素。

比如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他虽说是取代了秦朝,但他的取代,是建立在秦末天下大乱的前提下完成的。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秦末天下大乱,才给了包括项羽和刘邦在内的诸多人机会。

假设秦朝统治稳定,四海升平,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义军四起的情况,没有了义军四起,自然也就没有了项羽、刘邦等人起兵的机会。

如果刘邦在四海升平的时候起兵,那么他起兵的性质,就等同于乱臣贼子。

再比如王莽篡位,其性质与刘邦类似,同样是在西汉末年朝堂腐朽,人人厌汉的基础上,王莽适时以一个完美形象出现,这才使他被大家视为能改变当前局面的“圣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莽的成功,一部分原因是被当时的朝臣推上去的。

甚至包括曹魏的创始人曹操,他“挟天子令诸侯”,也是因为东汉末年的混乱局势,让他有了机会能够如此。

最关键的,是如果没有曹操,那么东汉早就完了,因此,曹魏篡汉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司马家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们受恩于曹魏,包括司马懿以及司马师和司马昭,能执掌朝政牛耳,完全是曹魏给了他们这个平台,没有曹魏的赏识,司马家族就不可能上位。

其次,司马家逐步篡夺曹魏政权的时代,与刘邦、王莽均不同,当时的曹魏,并不是王朝末年,也没有出现民不聊生等状况,更没有被取代的必要。

但司马家却依然篡了位,这样一来,他们在道德层面就站不住脚。

为什么呢?儒家历来讲究“为臣者忠,为子者孝”的宗旨,也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纲领,但司马家身为臣子,却反过来危害自己曾经服务的政权,并且,还是在没有“篡位”的背景条件之下进行的。

所以,司马家所做的这一点,是无论怎样都没办法掩盖的道德缺陷,因此,被骂千年也是咎由自取。

第二,公然当街杀死魏帝曹髦,开创了“弑君”的先河。

在此之前,权臣谋害皇帝不乏有之,比如东汉的汉质帝刘缵,再比如汉少帝刘辩,都是被权臣逼死的。

但他们的死,与曹髦有很大区别。

汉质帝刘缵是因为惹怒了权臣梁冀,被梁冀怀恨在心,因此,梁冀就偷偷在汉质帝的饭菜里下毒,用一块毒饼毒死了汉质帝。

而汉少帝刘辩,则是在董卓的胁迫下,不得不喝毒酒自尽。

这二人虽说也是死于权臣之手,但逼死他们的权臣,顶多也是暗中下个毒之类的,从来没有人敢公然杀害皇帝。

但司马昭却干了前人不敢干,也没有干过的事情,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杀了曹髦。

这种性质就十分恶劣了,你说你篡位可以,但这样撕破脸面杀害皇帝的举动,即使是达到了除尽曹魏的目的,但换来的却是,彻底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在此之后,有了司马家开的这个“好头”,权臣们杀起皇帝来,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完全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因此,坏了“规矩”的司马家被骂,也是必然的事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司马家的篡位为中原带来了百余年的黑暗。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最开始表现还不错,厉行节俭、推行法制,建立了“太康之治”这样的盛世景象。

如果后来晋朝能继续这么保持下去,相信后世骂他们的人还会少点,但可惜的是,在司马炎晚年,开始昏招频出。

骄奢淫逸暂且不说,不理朝政也先不谈,司马炎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分封诸王。

他的本意,是想通过分封出去的司马氏族人,来控制整个晋朝,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因此,司马炎就赋予了诸王许多实质性的权力。

但这就为日后的动荡,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到了司马炎去世时,又挑了一个“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而他的登基,算是彻底打开了大乱的“潘多拉魔盒”。

著名的“八王之乱”,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由于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造成了司马氏族的不满,最终,几方人马上演了你杀我、我再杀你,他又杀我的“大型游戏”。

从公元300年开始,到公元307年,整个西晋的司马家族,都处在互相残杀之中,当然,司马家的人死几个倒没什么,关键是他们的互相残杀,把刚刚稳定的天下,搅得混乱不堪。

也就是在中原混乱之际,匈奴、羌、鲜卑等游牧民族趁虚而入,纷纷割据一方,五胡十六国就是这么来的。

而五胡十六国时代,则是中原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时代,当时百姓们因为战火流离失所,并且人命如草芥,随时随地都会死在战火之中。

并且,曾经被曹操等人打得跪地求饶的异族们,如今却能在中原大地横行无忌,要知道,这才过去了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而已。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篡位夺权的司马家族。

而司马家把西晋给玩没了之后,又偏安一隅,建立了东晋,东晋更不必说,各种动乱基本上也没消停过。

曾经,东晋难得的明君司马绍有次和大臣王导聊天,就说到了自己先祖当年是如何登基称帝的,王导熟读历史,把司马懿父子三人的所作所为详细的告诉了司马绍之后,司马绍十分羞愧,掩面伏在坐床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若如公言,晋祚安得长!”---司马绍

就连司马家族的后人,都羞愧自己先祖的所作所为,可想而知,司马家族篡位被骂千年,也是”求仁得仁“的必然结果了。

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开启了权臣篡位的先例。

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随后被刘邦推翻。

但刘邦不是权臣,而是反叛的农民军领袖。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但严格来说并没有成功。因为王莽上台没多久就被推翻了,篡位初期就有人开始全面反对,一直镇压到灭亡为止,前后也就13年。

相反,司马家则是标准的权臣篡位曹魏政权,随后建立晋朝,到东晋灭亡,长达150多年。

可以说,司马家是权臣篡位第一个完全成功的例子。

第二,篡位手段恶劣、狠毒。

司马家是通过公开弑君篡位的,这在古代道德规范是不允许的。

当时曹魏第四个皇帝曹髦,不堪受到司马家操纵朝政。

曹髦认为司马家对他极为无礼,朝中大事也不允许他有任何介入,篡位也就是这几年内的事情。

况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连老百姓都知道司马家才是真正的皇帝。

曹髦认为与其将来被司马家暗算,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去死。

于是,19岁的曹髦召集一百多仆人和贴身卫兵,叫嚣着攻打司马家,其实就是闹事寻死。

当时司马家控制的铁甲军赶来镇压,但曹髦亲自上阵挥剑砍杀。

士兵们不敢和皇帝作战,纷纷溃逃。

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

成济还有些犹豫:“要不然生擒了吧?”

贾冲回答:“司马公的命令,只要死的!”

成济无奈,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个傀儡为皇帝,后来没多久就篡位了。

这种篡位手段狠毒辣,而且在大庭广众下弑君,是后人不能容忍的。

第三,开创了皇族内乱和门阀横行的制度。

司马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平衡好国内的政治体系。

秦朝的问题是权臣过于强大,赵高架空了皇帝,搞得天下大乱。

汉代问题主要是外戚和宦官都得太厉害,外戚其实代表皇太后家族,宦官多是皇帝的挡箭牌,双方斗争过于激烈,不但有外戚王莽篡汉,后来东汉灭亡也同十常侍和外戚何进内斗内战有密切联系。

但是,这些都没有司马家的皇族内乱严重。

由于司马家是权臣篡位上台,主要靠笼络门阀家族坐稳位子。

晋朝随后最大的问题是,过于笼络门阀家族。

直到东晋灭亡,实际上国家朝政仍然受到门阀家族的左右,皇权有限,让国内虚弱无力。

其实,司马家应该做的是,仿效秦汉时代打压消灭门阀家族,而不是制度上纵容。

这还不算,司马家还开创了皇族内乱的制度。

也许是感到门阀家族威胁太大,司马家扩大了王爷们的权力。

他认为司马家的王爷比门阀可靠,应该会抱团对付政敌。

于是,这些王爷不但在封地自治,还有自己的军队,其中大国可以有5000军队,中国也有3000人。

这完全忘记了三国时期,诸侯们是怎么拥兵自重,内战几十年的。

结果,果然各王爷首先开始争夺皇位,出现长达16年的毁灭性内战。

资料中写的很好:“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由于司马家的胡来,导致西晋迅速灭亡。中国北方被胡人控制,北方老百姓遭受灭顶之灾,一些地区汉人几乎灭绝。同时,中国分裂长达200年之久,到隋代才又重新统一,始作俑者也是司马家。

可以说,司马家是失败的,而且很失败。

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你怎么看?

司马家因为篡位被骂了上千年?情况当然没那么简单。

司马家之所以被骂,绝不仅仅因为篡位,而是做了一系列危害我华夏的事情。好端端一统天下,却完全不做人事儿,这就有点儿遭人骂了!

西晋王朝52年,东晋王朝104年,不谈有什么荣耀可言,简直写满了屈辱与无耻。我们可以简单列举一下。

第一件事,司马懿屠辽东,导致鲜卑南下。

鲜卑人过去在更北边的草原上生存,那地方冰天雪地,很不适合生存。因此他们多次尝试过南下,可惜有曹操和他的子孙在,这事儿压根办不到。

可到了魏明帝曹叡病重的时候,辽东公孙渊起兵反抗曹魏。这下曹叡不答应了,二话不说,就派司马懿前去平定内乱。

司马懿到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公孙渊给灭了。但是这个时候司马懿没立马回去复命,而是干了一堆惨绝人寰的事情。

  1. 首先,司马懿将辽东地区所有超过15岁的男子,都给宰了。这么一来辽东地区就没有成年男子了。
  2. 其次,司马懿将辽东所有官员都给宰了,他们是支持公孙渊独立的,因此被宰了似乎也不可惜,关键是,司马懿也不派遣新的官员来这儿。
  3. 再者,司马懿没有留下镇守辽东的兵马,就带着主力大军班师回朝了!好家伙,留下偌大的辽东谁来镇守?

这么一搞,辽东地区没有成年男子,没有管事儿的官员,更没有保家卫国的军队,俨然成了一片荒地。

鲜卑人南下放羊的时候,一眼就瞅见了辽东地区空旷的场景,二话不说就带着族人南下取暖了。这为后来鲜卑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懿啊司马懿,你只顾着自己回去抢班夺权,咋不考虑一下辽东的未来呢?

第二件事,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

这事儿就更糟心了。司马昭灭了蜀汉,为儿子司马炎扫清了登基的障碍。司马炎则灭了东吴,完成了天下大一统。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儿,可大一统才不过20年而已,西晋王朝就彻底乱套了。原因比较长: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智力低下,所以一直都是皇后贾南风在主政。而贾南风过分霸道,胡作非为,再加上毒杀了太子司马遹,直接导致司马家的各路王爷一个个起兵发飙。

其实这帮司马家的王爷们,倒不是真心为了给司马遹报仇,主要就是想要掌权。先后参与起兵的司马家的王爷主要有: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

还有一堆司马家的王爷跟着他们起来闹事,直接导致天下大乱。西晋这个时候才统一了20年而已,结果就再次分崩离析了。这就是著名的西晋八王之乱。

西晋乱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北方的各路胡族们虎视眈眈已久,早就在等机会了。这下好了,机会直接送上门,你说人家会傻站着不来吗?

因此,趁着八王之乱把天下打了个稀巴烂的档口,匈奴、羌、鲜卑、氐、羯等多个胡族先后进入中原,直接把中原给搅得天翻地覆了!这就是著名的五胡乱华,当然了现在似乎改口了,称之为五胡入华了。

五胡入华对中原人士有多大影响呢?这么跟你说吧,过去北方至少有2000万左右的汉人,可是五胡入华以后,这些汉人能剩下100万算我输。你说司马家该不该骂?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把中原的有生力量都给打没了,再也无力阻止五胡南下了。

第三,东晋104年,11个皇帝基本全是傀儡。

这个有点儿创纪录了有没有?你见过一整个王朝的皇帝,全都是傀儡的吗?看看东晋你就能明白,这事儿还真能看得到。

  1. 东晋开国之君晋元帝司马睿,是王导和王敦等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扶植起来的,因此他必须要给老王家面子。结果王敦还不满意,带兵攻入建康,把47岁的司马睿给气死了。
  2. 晋明帝司马绍虽然平定了王敦之乱,但那是熬死了人家,并不是自己带兵平定的。而且他还必须要给王导面子,这就有点儿恶心了。结果他做了2年皇帝就病死了。
  3. 晋成帝司马衍,5岁登基,22岁去世,在位17年,大权长期由太后庾文君和外戚庾亮、庾冰等人把持,妥妥的一个全天候傀儡。
  4. 晋康帝司马岳,在位2年多时间,23岁就去世了。政权长期由外戚庾冰把持,没有任何作为,而且他的身体也不算健康。
  5. 晋穆帝司马聃,2岁登基,19岁去世,在位17年之久,可大权先后落在太后褚蒜子和权臣桓温的手里,他只能干瞪眼。
  6. 晋哀帝司马丕,22岁登基,25岁去世,在位3年而已。期间长期躲在后宫嗑药,大权一直由桓温把持着。
  7. 晋废帝司马奕,这谥号一听就不吉利,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以后,觉得有点丢人,所以把锅甩给了在位6年的司马奕,将其废黜为东海王。
  8. 晋简文帝司马昱,52岁登基,这么大岁数,按道理不会做傀儡了吧?可在位8个月的时间,就被桓温给活活气死了。
  9. 晋孝武帝司马曜,11岁即位,先后由桓温、褚蒜子、谢安等人执掌大权。好不容易稍微有点儿权力以后,他居然被自己的后妃用被子给捂死了。
  10. 晋安帝司马德宗,他是个哑巴,在位期间成为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桓玄、刘裕等人手里的棋子,被绑架着四处流浪,最终被刘裕给勒死了。
  11. 晋恭帝司马德文,刘裕所立的傀儡皇帝,主要是为了方便禅让大业,要不然这位老兄还真上不了台。禅让结束后,刘裕就找人把他给做掉了。

11个皇帝,没几个是有骨气的。这对整个东晋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对华夏来说,也是非常悲哀的。因为领头人都这么怂,你觉得当时的士气能好到哪儿去呢?

第四,祖孙三代接力篡位,曹家那帮忠臣孝子们不要面子?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可司马家把人家老曹家以及老曹家那帮忠臣孝子的脸,都给打得干干净净了!

为啥?你肯定见过篡位的,但是你见过祖孙三代人接力篡位的吗?这恐怕是头一遭吧?

  1. 司马懿抢班夺权,诛灭曹爽全族。
  2. 司马师、司马昭牢牢操控军政大权,还灭了曹家一个皇帝。
  3. 司马炎这才最后捡漏,建立了西晋帝国。

司马家三代人都能牢牢掌握住曹魏大权,这对曹魏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讽刺有没有?曹操的那帮子孙后代里,难道就没有一个有血性的吗?

曹魏王朝历经3代英主,难道他们手底下就没有一个忠臣吗?如果有的话,为何还会被司马家三代人接力搞掉呢?

司马懿是元老,他掌权谁也没话说。可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曹魏有啥根基?他们掌权,为啥还是没多少人反对?最恶心的人就是司马炎这么一个嫩头青,居然也能顺理成章地接管权力。实在是太讽刺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你怎么看?

司马家篡位被骂千年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为了巩固统治大举八议制度,八议制度不仅彻底摧毁了国家法制,还使门阀世家疯狂崛起摧毁了社会基础,直接为后面的八王之乱打开制度上的条件。第二个是司马家篡位过程太过血腥残忍,可以说是历代篡位者里最血腥的存在。第三个是东汉末年直到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豪气干云的时期,而司马家的这种太过小人的行径给这个时代拉上了黑色的帷幕,导致后三国时代彻底沦为了各路小人无下限捅刀。

康小雨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