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难以做到的问题。说它简单,该怎么做大家可能都听的不耐烦了,甚至连三岁小孩都能说出防护的一、二、三。

说它难以做到,是因为绝大多数地方一直没有疫情,一直叫着狼来了,结果没有来,警惕放松了,思想麻痹了,大部分人都高枕无忧了。

现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疫情爆发,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多,东北三省疫情告急,再度进入战斗状态。其它部分地方也有疫情再次卷土重来之势,抗疫形式相当严峻。关键时刻,钟南山院士再次发声,这不同寻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树立危机意识,坚决杜绝麻痹思想。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许多人觉得高枕无忧了,固然国外疫情不断爆发蔓延,国内一些地方也有所抬头,但有些人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

要知道,病毒没有国界,传染途径之多,传染速度之快,况且无症状感染时刻都可能存在。更重要的是一旦传染,无药可救,只能眼睁睁的任其发展。因此,面对新一轮的疫情,一定要提高警惕,像曾经经历过浩劫的武汉人一样去预防。

二,充分认识再次抗议的复杂性、艰巨性。

这次抗疫是在国内经济受到重创,复工生产艰难进行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的,必须做到生产抗疫两不误。

这无疑给抗击疫情带来了难度,既要上班又要减少与人员接触,一旦有人感染,就会形成巨大的感染链,像哈尔滨 吉林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坚持传统做法,形成防疫常态化。

一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个人的免疫力。

二是减少与感染或者潜在感染患者接触的机会。

三是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四是戴口罩形成常态化,只要出门就要戴上口罩。

五是要勤洗手,多喝水,不熬夜,室内常通风。

六是一旦咳嗽、发烧要及时就诊。

时刻谨记钟院士的劝告,做好防护,坚持就是胜利,战疫必胜!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继续做好防疫措施!

5月16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外媒视频连线采访时,就目前我国的疫情表达了自己看法,并且提醒说:“中国仍然面临新冠第二波疫情的挑战。”

一. 如何理解“中国仍然面临新冠第二波疫情的挑战”?

1.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对于我们来说,很多方面还待深入研究。

国内方面,哈尔滨市疫情、广州疫情、吉林市疫情,以及不久前武汉市出现的聚集性疫情,国外方面,德国肉联厂疫情、韩国首尔梨泰院夜店疫情,等等,都说明了我们不能对新冠肺炎掉以轻心。

(下图:吉林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医院)

2. 中国尚未建立起新冠病毒免疫,不应该自满。

钟南山院士说:“中国的抗疫形势并不比国外一些地方更乐观。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

新冠肺炎疫情消失,或者像2003年非典疫情一样自己消失,或者研制出疫苗来进行大面积的接种。而现在,新冠肺炎在海外还在继续蔓延中,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疫苗的研制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下图:新冠肺炎检测)

3. 严重的国外疫情,国内的复工复产复学,以及各种聚集,都可能引发再次疫情的风险。

境外输入病例方面,与其他国家有交流,就难以避免病例的出现。国内本土病例方面,哈尔滨疫情、吉林疫情等都说明了人员聚集容易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

(下图:学生复学)

二.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继续做好疫情防控。

1. 目前我国的防疫任务仍然艰巨,就思想认识来说,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只有时时提高警惕,才能确保我们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

2. 作为个人来说,还应继续加强自我防护,比如:戴口罩出行,勤洗手、多通风,减少或避免聚集活动等。个人防护,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钟南山院士提过,中国已经步入疫情的第二阶段,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爆发的第一阶段。我们要警惕第二波疫情。

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复工复学,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上海出现武汉输入的本土病例1人。

武汉同一个三民小区陆续出现6名病例,起因是既往社区感染史。

沈阳三人确诊,1人传2人,其中1名是跟舒兰疫情相关。数千人被隔离。

吉林舒兰疫情导致45人受感染,沈阳和吉林隔离近8000人,传染源头还没有找到。

武汉进行十天的全民大筛查,10天的时间,武汉筛查了310余万人核酸检测,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126人。

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伺机而动,如果感染者潜伏在人群里,只要有感染者,如果有人密切接触感染者,那么存在受感染的高风险。

多省陆续复工复学,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一些省份的高三学生在开学前进行全面核酸检测,筛查出个别无症状感染者。

张文宏:疫苗最快明年3-6月份面市,实现全体免疫要靠疫苗

疫情发展的最好的结局,是病毒像SARS一样,逐步消失。然而,病毒在夏天虽然不那么活跃,但是并不意味着病毒在夏天会完全消失,在国外一些国家,气温特别高,但是并没有削弱病毒的传播能力。

如果病毒不会自行消失的话,那么我们战胜疫情,实现群体免疫,还是需要靠疫苗。张文宏教授提到,疫苗最快明年3-6月份面市,如果要全球使用,估计要到后年。

国外输入性疫情持续爆发,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是工作重点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35万人,现有确诊超过281万人,12个国家的病例超过10万人,其中美国累计病例超过166万人,疫情在各国持续爆发,世界正处于大流行的阶段,疫情结束时间无法预估。

张文宏教授提到,在冬季疫情可能会出现小高峰。病毒可能会再度席卷而来。我们需要为此提前做好准备。

国内正面临着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双重压力,我们要内防反弹,还要外防输入。钟南山院士提到,对于感染者,我们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我们强大的检测系统,结合流行病学史,还有大数据筛查,结合发热门诊,海关,社区等部门,进行联防联控,做到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那么战胜疫情,只是迟早的事情。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绝不是吓唬人,确实有这个可能的,像前几天吉林的例子。所以要从自己做起,为疫情防御做贡献。

1,第二波疫情

截止目前,多个省份陆续清零。大家工作,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化。但在5月15日前后,吉林发生聚集疫情,造成几十人确诊,8000多人被隔离。多亏防御,处置得当,没大面积扩散。

2,潜在的因素

(1)国外疫情:

虽然我们好转了,但国外疫的疫情数据,不容乐观。由于工作,学习在外的人员陆续回来,所以不能放松。只有全球胜利,才是全面胜利;

(2)免疫系统:

对于免疫,无非是感染后有抗体,或者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但我们感染人数不多,疫苗暂时没研发出来。所以大众是没抗体的,一旦遇到病毒,就容易感染,扩散。

(3)人员流动:

随着大学复学,工人复产,就不可避免的人员流动,只要流动,就可能有风险。

3,从自己做起

至于预防,要抱着从我做起,小事做起的心态:

(1)戴口罩:

尤其在大型公众场合,密闭电梯空间等。积极带口罩,既预防被外界感染,又能防止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别人。

(2)积极上报

随着疫情变化,可能在部分地方有复发者,或者感染确诊者。就会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要是你刚好在这前后去过,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必须积极上报。这样对自己,家人,甚至同同时都是负责的表现。

(3)少流动

就是能网上办的,就网上办。不用出差的,就不要出差。必定流动少,病毒传播概率就低。

总的来说,现在没有彻底胜利,从自己做起,尤其戴口罩,积极上报,少流动,就是最大的贡献。

叶香伦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