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靴子落地,小米为何仍不受资本市场待见?

谢谢邀请。

经营思维是有惯性的。。。小米的经营思维,是得屌丝者得天下,通过资本运作规模采购,控制品质标准不要太高,从而营造“性价比”。

但这个路数不适合造车。

首先,买车族是中产阶级,不是屌丝族群,这也意味着小米的死忠很难来消费,也就是说小米造车,等于重新创业,面对新的客户群体。

这当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小米冲击手机高端的努力都未成功,何况难度更高的造车。小米手机没有完成价值升级,这不仅是营销理念的失败,还是品牌定位的局限;小米一开始就以“性价比”为旗帜,而高端手机用户最不在意的就是性价比,在他们看来,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

其次,车辆无论豪车还是廉价车,都追求安全性能,小米手机的品质褒贬不一,能不能撑起消费者信心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手机发热没关系,卡死了再重启。。。电车高速行驶中卡一下,可能会出大事。

关键是小米怎么造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还是走规模采购放宽品控这条路?这真的很危险。一次大规模召回就可能让小米倒闭。

再次,小米造车的模式是什么?像特斯拉那样自己研发控制系统,还是购买现成的车控+零部件组装?现在看小米选择买现成,从收购深动公司开始,深动开发的车控系统究竟什么水平,现在很难讲。总之表面上看小米造车逻辑成立,所有环节形成闭环。但正是我最不看好的地方:

第一,小米没有制造业的经历也没有相关人才,小米虽然招纳了很多人,但真正有话语权的都是外行。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制造业的竞争相当残酷,华为选择车控而不是造车,是深思熟虑的考量。

第二,小米做手机的时候招揽了不少同行,被恶意嘲讽为“失败者联盟”,这些人到了小米以后,也的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说明小米整合人才的能力欠缺。很多人可能对这点是不理解的,认识不到人才的重要性,做企业,关键性、决定性、生死存亡,都在人才两字上。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做成世界五百强,有些企业破产倒闭?就是人的差异。所有那些造成企业破产或者大步发展的外因,都是人做的选择。

小米怎么用人是关键。。。汽车不同于手机,靠诋毁对手这套是行不通的,因为消费群体真的不一样。

vv 分类:生活

相关问题